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谷歌走了,留下了什么?
2010/01/16 12:34:31瀏覽257|回應0|推薦0

谷歌離開中國的決定似乎已經確定,這將是中國的一個悲哀。

有些國人以谷歌不應該涉及政治為由,歡迎谷歌離開。但是我想說的是,谷歌涉及的并非如此復雜的政治問題,而只是信息自由流通的問題,這是谷歌的企業核心,也是作為IT專業人士的一個共識。


信息必須自由流動,才可能帶來穩定,這是政府的義務,也是人民的權利。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國家在經歷的非典之后,甲流再次來臨時所吸取的教訓(雖然只是部分)。如果人民總是被蒙在鼓里,各種傳言很快就會加倍脫離現實,最終造成難以控制的后果。況且,要解決流言的根本辦法是控制言論嗎?

這又涉及到企業道德的問題。我想問一個企業是否可以不顧任何自己堅信的道德底線運作。我想這在中國是可以這樣子的,所以才可以發現在三鹿事件之后,居然還有企業把問題奶粉收藏起來,等風浪過了之后繼續銷售。如果說中國企業可以喪失道德底線繼續經營賺錢,那谷歌的離開,似乎是它對自己“不作惡”信念的遲來的覺醒。這是需要勇氣的,特別是考慮到中國已經成為擁有全球最大互聯網用戶的國家。

考慮到這一點,我們才可以看到為何德國人有法理底氣可以向在二戰時期協助法西斯政府的企業追討賠償。而中國人對二戰時期在日勞工的問題卻如此艱難。畢竟,人家只是企業,如果你自己都認可可以不顧道德底線經營,他們也只是在做同樣的事情。為何到了這里,就成了一個雙重標準?



有人總是為國家受到批評辯護。我知道這是愛國心的一種沖動,但這是盲目的。我們不應該為國家的錯誤不惜一切辯解。我愛我的國家,但是難道這就表示我應該顛倒黑白,泯滅良心來為國家的錯誤粉飾嗎?難道西方的批評完全是錯誤的嗎?只要稍有一些常識的人都知道,中國的互聯網從來都不是開放和自由的。我們的網絡只是從被巨大的防火墻所限定的區域看出去的一小部分——正如井底之蛙所看到的那樣。但是我們的政府仍然覺得不夠,還要給我們裝綠霸,還要掃黃掃非法信息。我想問,這究竟是為什么?

我可以忍受政府那“不公開言明”的秘密,把我們當作容易受摧殘的柔弱之花,但是當外部世界在對我們的處境表示同情的時候,我只希望其他的井底之蛙們不要狂妄的叫囂我們看到的是全世界。這種無知讓我感到難以言狀的悲傷。

如果說谷歌的離開源于其在全球(至少在西方)極其成功的商業模式在中國的失敗,這只能證明了一件事情:

  1. 中國的國情異于西方;
  2. 中國的人民異于西方;
  3. 中國無法提供「國際級別」的商業環境;
  4. 中國人民無法接受「國際級別」的商業運作;
  5. ……

不知道這是表明我們長期的隔離而遠離了世界,還是因為我們已經可以自大到不屑世界。

老實說,我平常甚少用谷歌中文,因為如果只是搜索國內的網站,百度已經足夠。但也只是僅此而已,百度最多也只能是大陸的內部網搜索引擎,甚至都無法延伸到大中華地區。所以如果我需要搜索專業資料,我所使用的也只是谷歌英文而已。我想在這里說的是,谷歌中國的退出對我其實沒有什么影響,但是真正受到影響的,將是我們國家的形象。


從年頭國家開始想強制國民安裝過濾軟件,到后來把谷歌打入傳播色情淫穢信息,到年尾審判異見人士,中國似乎在金融危機中賺足底氣之后開始剛愎自用了。我不知道這是好事還是壞事。但毫無疑問的事實是,中國互聯網受到的監控已經是越來越嚴重,谷歌的出走至少在某種程度上印證了這一點。



所以我才不敢在國內隨便發我的部落格,以免某天被不知名人士上門帶走,人間蒸發。

當一國家的人民開始因為發言而充滿恐懼的時候,我很擔心人民是否還信任國家。

這是谷歌的悲哀,也是中國人的悲哀。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nyado&aid=3692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