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史上最強軍隊之初唐府兵
2009/05/19 23:16:24瀏覽4472|回應1|推薦2

說到唐朝軍隊,大家一定會想到一些類似於《貞觀長歌》影視劇,想到那裡

面的大唐軍隊,盔明甲亮,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那麼真正的大唐軍隊是

什麼樣呢?他們又是怎麼作戰的呢?他們的裝備又是什麼樣的呢?今天就給

大家說說。

初唐時,唐軍是府兵制,為什麼叫府兵呢?

唐朝初期,沒有大量的常備軍,那打仗的時候怎麼辦?打仗的時候,把那些

農戶武裝起來,讓他們上陣去打,就這麼辦。所以為了能使農戶們快速的、

麻利的集合起來,唐初統治者在全國範圍內,設置了幾百個軍府,這些軍府

的名字,叫折衝府,相當於現在的武裝部徵兵辦,那麼一旦戰爭來了,或者

防衛的任務來了,本地折衝府就該發出命令了,命令本地農戶,武裝起來,

準備出發,當時唐朝總共有六百三十四個折衝府,而這些個折衝府,又分為

三類,一千二百人為上府,一千人為中府,八百人為下府,這些軍府所征的

兵,就叫府兵,這些個府兵平時都是農戶,主要任務:種地,國家給你田地

,什麼永業田、口分田,給你這個,你種桑種麻種植穀物,一旦到了打仗的

時候,你扔下鋤頭就得跟我上陣,那麼這些人平時都是農戶,打仗的時候他

扔下鋤頭了,誰給他發裝備呢?

沒人給他發,自己帶。這些人雖然是農戶,但是,農閒的時候,就得練武,

不像現在,農閒的時候打打牌啊,摸摸麻將啊,甚至說去旅遊啊,那時候都

沒有,農閒了,你就練武,時刻準備為國家獻身,農忙了,你就耕地,盡本

分,那麼打仗了,這些個農戶首先要自帶裝備,自己把自己武裝起來,武裝

好了之後,再去打仗,那麼都有什麼裝備呢?

這些個農戶,每十個人,就要準備六匹馬,這六匹馬主要是用來運輸,不是

騎的,如果你們這十個人比較窮,準備不起六匹馬,驢也行,準備六頭驢。

那麼這六匹馬拉的是什麼呢?首先,是鐵馬盂,痰盂的盂,這馬盂可不是餵

馬的,是給人吃飯用的,之所以叫馬盂,是因為它的個頭很大,能裝很多米

,然後是生火的工具,途中吃飯、取暖都得用它,接著就是帳篷,安營睡覺

用它,然後是布槽,布做的馬槽,也就是給馬吃飯用的,行軍途中馬要喂啊

,然後是鐵鍬,挖土用的,安營紮寨、挖戰壕、挖坑都得靠它,然後是??

(jue),也就相當於現在的鎬頭,刨土用的,再後是鑿子,還要帶個東西,

這個東西叫碓(dui),這是個什麼東西呢?這種東西在農村用得到,我們在

電視劇裡也經常看到,估計現在的農村也有,就是專門舂米用的,把谷子的

外殼去掉,帶著這個東西,方便做飯,要不然全是糠怎麼吃啊?帶完了這些

還要帶個筐,裝東西的,特別是打勝仗了,裝戰利品,接著還有斧子、鉗子

、鋸子,一樣一個,開路的時候用,還有兩把鐮刀,兩張床,這些,都是生

活工具,每十個人,就得帶這麼些東西。

接下來,就是戰鬥工具了,戰鬥工具是這樣的,每五十個人,帶一個火?贊

,這種東西,是一種短矛,打仗的時候,在上面纏上布,澆上油,點著了往

敵人那邊扔,專門燒敵人的,然後是胸馬繩一套,馬籠頭、腳蹬子三套,這

是每五十個人要帶的。

那麼具體到每個士兵,都帶哪些呢?

一個士兵,一張弓,三十支箭,箭袋一個,大橫刀一把,磨刀石一塊,大觿

一個,觿是象牙做的一種錘子,一般帶在身上作裝飾用,但當兵的帶這個玩

意可不是做裝飾,有實際用途,比如撬開箱子、瓶子、石頭、解開繩子、布

匹打的死結等等,還有軍帽、軍裝,這都得自備,還有綁腿,這就是一個單

兵的裝備。

那麼這些裝備帶全了就可以了嗎?不是的,還要帶九斗麥飯,兩斗大米,自

帶乾糧,那麼我們經常看電視劇電影,那裡面的唐軍動不動就全身披甲,而

且那甲冑做得還特好看,實際是不是呢?實際不是地,甲冑,在那時候是很

貴的東西,不是誰都置備得起,所以府兵們不需要自備甲冑,甲冑由國家發

,但是,可不是一出動就發,那要看看你這次出動要去幹什麼,比如說你們

這次要去遠征,要去打吐蕃,打突厥,九死一生,那可以發給你,但如果你

們這次只是去皇宮值班,輪流護衛,那不能發給你,你只要帶著橫刀、弓箭

就可以了。

所以大家看看,古代打仗需要打多少東西?光一個士兵,就得六種器具,還

要自備軍裝,每十個人,要帶十三種工具,馬要六匹,每五十個人,要帶八

種裝備,這些都要自備,因此我們每次看電視劇,都是每個士兵盔明甲亮,

輕輕巧巧,手裡就拿著一支長矛或者一把短刀,這和歷史是很不相符的。

那麼都帶齊了,該去打仗了,打仗之前,要分建制,就好像我們現在,一個

班、一個排、一個連,要分好建制才能動手,那府兵制的時候怎麼分呢?三

百人,是一個團,團長不叫團長,叫校尉;團下面分隊,五十人為一個隊,

領頭的也不叫隊長,叫隊正;對下面分火,十個人為一火,領頭的叫火長。

那麼如果是三萬人,就是一百個團。

出征的時候誰帶兵呢?可不是折衝府的將軍帶兵,他也就相當於一個徵兵辦

公室主任,他沒這個權力帶兵,當然也沒這個能力帶兵,那麼誰帶兵呢?朝

廷派誰帶兵,誰就去帶兵,比如李世民派李靖做總管,去討伐突厥,那就是

李靖去帶兵,但是李靖決不能說大模大樣跑到折衝府,說你把兵給我吧,那

人家折衝府的將領絕對不給,得怎麼辦人家才給你兵呢?就像現在一樣,你

得有手續,有憑證。你比如說李靖,他要帶兵去打仗,首先就要去兵部,得

兵部給了你領軍的證明,你才能領軍,這個證明,在唐代叫做「魚符」,那

麼李靖拿著魚符,直奔折衝府,說我要領兵,折衝府和當地的刺史要檢查這

個兵符,檢查之後沒問題,才給你兵,但如果說,這個戰事非常大,比如滅

突厥的戰爭,滅吐谷渾的戰爭,那麼折衝府的負責人,你也要跟著一起去,

如果戰爭的規模不大,那麼就是果毅都尉,也就是副手去,戰爭規模再小一

些,那就是果毅都尉的下屬再去,以此類推。那麼要出征了,這些府兵的年

紀都在多大呢?現在的徵兵制,年齡都很小,一般到了二十二歲二十三歲,

那就是老兵了,可那時候不是,那時候,你二十歲當兵,六十歲才免除兵役

,也就是到了二十了,到了服兵役的年齡了,一直到你六十歲,你才能退休

,名副其實的老兵。如果你會騎馬射箭,太好了,立刻去做騎兵校尉,這類

騎兵校尉叫做越騎,屬於最厲害的騎將,不會騎馬的,或者會騎馬但是不能

在馬上射箭的,有的做步兵,有的做騎兵,慢慢訓練。可是打仗之前,這些

人總得訓練啊,我剛才說過,農閒的時候,他們就練武,可是練武,只是個

體的演練,群體的演練搞不搞呢?當然搞。

每年到冬季,一年到頭了,莊稼也收完了,有時間了,折衝府就把這群農戶

找過來,命令他們,開始訓練,怎麼訓練呢?折衝府都尉令左右兩個校尉,

各帶步兵十個隊,也就是五百人,騎兵一個隊,五十騎,相距百步,嚴陣以

待,之後聽角手,也就是號手,吹第一通號,列隊,二通號,偃旗息鼓,三

通號,舉起大旗,聽到鼓響,兩隊吶喊著向前衝,接著其中一隊鳴鑼,鑼聲

一響,那隊人馬就退兵,另一隊人馬繼續前進,然後前進的一方隊伍中突然

也鳴鑼,則那隊人馬也退兵,反覆如此,這就是練兵了,當然古代的練兵,

如今看來,似乎要簡單一些。

我們知道唐朝前期的時候,唐軍所向無敵,經常打勝仗,那麼除了平時訓練

得好,軍紀嚴明也是個很重要的保障。唐軍的軍紀有多嚴明呢?由於時間問

題我不能詳細盡談,在這裡我舉幾個例子,讓大家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到了出征的時候,各府府兵悉數到來,開始行軍,途中如果發現有得病的,

立刻通知軍醫調治,如果病人不能走路,騎驢,連驢都騎不了的,給兩頭驢

,中間搭個床,馱著走,誰要是敢丟棄病人不管,斬首。

誰要是撿到東西了,比如丟失的器械、錢物、牲口,誰要是撿到了,一天之

內交公的,以交還物價值的五分之一賞此人,比如你撿了一匹馬,值20兩銀

子,你一天內交公了,尚你4兩紋銀,那麼你貪小便宜,一時沒交,好,三

天之內要是被發現了,治你重罪,打板子、關禁閉,反正要懲罰你一下,要

是三天過了,你還不交,一旦被發現,立刻斬首。

誰敢剋扣軍餉,斬。還有,用於拉軍需的驢馬,不准騎,放牧的時候,必須

把驢放在外圍,馬放在內圍,為什麼呢,一來防止馬跑了,二來防止有人偷

馬。有驢馬死了,必須得核對驢馬身上的記號,然後才准處理屍體,如果記

號不是你這個隊的,那就是偷的,立刻斬首。

隨後就是什麼臨陣脫逃、誤了行程、洩露機密等等等等,都斬首,包括把婦

女帶入軍營,都得斬,打仗的時候見死不救,全隊都斬,丟了旗幟,全隊都

斬,濫殺無辜,斬,毀莊稼砍樹木,斬,等等,不再細說。

那麼光紀律嚴明也是不夠的,會打仗、能打仗也是很重要的,那麼能不能打

仗首先要看什麼呢?要看武器好不好,如果你那刀都生銹了,槍都沒尖了,

那還打個什麼仗呢?所以臨戰之前,先要取幾付甲冑,往上面射幾箭,砍幾

刀,試試武器好不好使,試過武器之後,再用土堆成十二匹假馬,注意啊,

用土堆的馬,和真馬一樣大,幹什麼呢,讓士兵騎在上面,舞刀弄槍,訓練

在馬上作戰。因為馬上要打仗了,比如說明天就要打仗了,今晚再練練本事

,那你不可能說真的騎上馬去操練,所以就做個土馬,臨陣磨磨槍。
這是戰前要做的準備。

那麼這些準備都做完了,第二天開戰了,又該怎麼做呢?

佈陣

假設此戰,出動20000人,上戰場的有14000人,還有伙夫、醫官等等,不能

都上戰場,那麼這14000人,總共就有280個隊,騎兵80隊,步兵200隊,接

著列陣,分左中右三軍,中軍36隊,左右共六個軍,合計164隊,一旦打起

來了,不是像電影裡我們看到的那樣,一個主帥大喊一聲衝啊大家就往上衝

,那是找死,打起來之後,首先不是攻,首先是防,防守是第一,一聲令下

,左中右三個軍立刻分散,分別組成兩個戰陣,各85隊,前一個85隊的大戰

陣立刻向前邁進,這叫戰隊,換句話說他們先上,後85隊人馬,向後撤,這

叫駐隊,預備隊,前面打完了,他們才能上,那80隊騎兵呢?他們在預備隊

的左右站立,沒命令不准出擊,而且不准騎在馬上,要站在地上,出擊的時

候才准你上馬。

因此我們看電影的時候,看古代片,那騎兵都在馬上神采飛揚的,雖然很好

看,可那是錯的,為什麼騎兵要下馬呢?一來迷惑敵人,讓你不知道我騎兵

在哪裡,二來,防止騎兵們成為箭靶子。

好,陣已經布完了,防守工作已經完畢,下面開始出擊。出擊,也不是電影

裡那樣,一聲令下全體往上衝,冷兵器時代打仗是決不能瞎衝的,那怎麼辦

呢?首先是擂鼓,鼓一響,弩箭手先上。古代打仗決不是像電影電視裡那樣

,人手一桿紅纓槍,或者一把鋼刀,說打掄著紅纓槍就往上衝,那是純粹的

胡扯,古代軍隊,兵種分的是很嚴格的,什麼時間,哪一部分人先上,這是

很有說道的,亂來不得,所以第一通鼓響,弩箭手先上,弩箭手往前進,距

離敵人一百五十步的時候,放箭,弩這種武器射程比較遠,所以在一百五十

步的後就可以發揮威力了,那麼繼續前進,邊走邊發射,當行進到距敵人還

有六十步的時候,弩手不要停,繼續射,同時,弓箭手出現,弓箭手靠的是

弓,沒有弩的射程遠,所以到了六十步的時候,弓箭手才發威,也是邊攻擊

邊走,與敵人還剩下二十步的時候,弩手也好,弓箭手也好,誰也別射了,

再射就要碰頭了,這麼近的距離怎麼辦呢,他們各自把弓弩收起來,隊形一

分散,後面的預備隊,也就是另85隊的駐隊人馬,此時就衝上來了,聽到這

裡會不會想起一些好萊塢中所展現的古代戰爭場面?那麼駐隊加入戰鬥後,

剛才還在射箭的箭手們該怎麼做呢?他們此時要做得,就是收起弓箭,拿出

隨身攜帶的長刀大棒,和新加入戰團的駐隊弟兄們一起,往前猛打。

到了這時候,肉搏戰已經開始,但是騎兵仍舊不許動。不到你上的時候你不

能上,什麼時候才能上呢?如果發現步兵打不過敵人了,發現步兵不行了,

開始挨扁了,這時候騎兵才上,但是騎兵上去可不是死戰,兵書上說叫做「

騰擊」,什麼叫騰擊?跳躍翻騰著攻擊,也就是打了就跑,跑了再回來打,

反覆如此,那麼在騎兵騰擊敵軍的時候,步兵幹嗎呢?步兵立刻調整隊形,

調整好了之後,再上,再戰,就這樣馬步結合,反覆鏖戰,直到把敵軍打敗

敵人敗退之後,騎兵可以追,但決不能放開手去追,要邊追邊觀察,確認敵

人是否真的敗退,假設他要是詐敗呢?搞個埋伏圈引誘你呢?直到確認敵軍

真的是打敗了,比如隊形也散了,大旗都倒了,那時候再猛烈追擊,徹底打

敗敵人,但是,步兵無論如何,也不能散,騎兵在追擊的時候,步兵不得亂

動,為什麼呢?假設騎兵追擊不利,比如中了埋伏,往後敗退的時候,這時

候,沒有亂動的步兵才能毫不慌亂的去抵禦敵人,接應騎兵,只有這樣,才

能保證戰鬥的最終勝利,至少,不遭受重大損失。這就是當時唐軍的一貫打

法。

那麼肉搏戰的時候,我說過,駐隊和戰隊都是拿著長刀、大棒,向前奮勇攻

擊,那麼這類武器是否有用呢?它們在戰鬥中,功效如何呢?

大棒自不必說,誰都知道大棒子能打死人,又硬又結實,那麼這個長刀是什

麼呢?是不是類似於日本刀的東西呢?其實這個長刀,既不是日本刀那樣的

玩意,也不是我們在電視劇裡經常看到的腰刀一類的東西,這種東西,叫陌

刀。

陌刀是一種又重又長的長桿大刀,有點類似於西遊記裡二郎神的三尖兩刃刀

,最長的長達一丈,這種刀不允許在民間持有,只能在部隊裡裝備軍人,唐

代用這種刀大量裝備精銳軍隊,打仗的時候,士兵們拿著陌刀,組成人牆,

將陌刀排成一排排,向前奮進,就好像是一堵堵刀牆一般,這種武器的集體

進攻,殺傷力特別巨大。

後來唐帝國和阿拉伯帝國在中亞地區曾經打過一仗,雖然唐帝國敗了,但是

,這一仗陌刀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阿拉伯的騎兵,在陌刀武裝起來的唐軍

面前,佔不到一點便宜,如果是唐軍的藩族盟軍突然背叛,這一仗很難說誰

勝誰負。當時唐軍的陌刀隊見人砍人,見馬斬馬,騎兵在陌刀步兵面前基本

就是送死,那一仗有兩萬唐軍陣亡,但換來的是七萬阿拉伯騎兵的傷亡。

這就是陌刀,那麼還有什麼武器呢?

還有就是我們在影視劇也能經常看到的長矛,唐代的長矛,長八尺就稱為槊

,模樣大家都見過,槊是騎兵用的,步兵也用,但是步兵用的叫做木槍,比

騎兵的槊還要長,超過了八尺,長矛在唐代是經常用的,且造價比陌刀要便

宜,成本低,唐太宗征伐高麗以及唐朝名將蘇定方征討西域的時候,都曾經

大量使用長矛步兵,戰績都很不錯。

陌刀和長矛,這是唐軍的主要武器,當然,還有隨身佩戴的武器,比如橫刀

,橫刀的作用,就相當於後世的腰刀,唐代橫刀是士卒或者侍衛隨身攜帶的

武器,橫刀是什麼樣子呢?日本的東洋刀,就是唐代橫刀的變種,但是橫刀

沒有弧度,刀身是直的,戰鬥中橫刀也經常被使用到。

那麼除了刀矛之外,唐軍的遠程武器就是弓弩了,唐代的共有四種,長弓、

角弓、稍弓、格弓,其中部隊裡用的,就是長弓和角弓,這兩類弓都是遠程

發射器,稍弓是近程發射的,不利於作戰,格弓就更不行了,裝飾用的。唐

軍非常重視弓箭的應用,後來設立武舉,都專門有弓箭這一項。

弩也在裝備全軍,有擘張弩、角弓弩、木單弩、大木單弩、竹竿弩、大竹竿

弩、伏遠弩,七種,這裡面有單兵使用的弩,也有大型弩機,大型弩機的殺

傷力非常震撼,發射的時候聲如雷鳴,但是不利於野戰,守城或者攻城還可

以,單兵用的弩機射程也很遠,比如擘張弩可達兩百三十步,角弓弩可達兩

百步。

唐軍的這些武器,在當時,可算是非常先進的,還有其他一些更厲害的大型

武器,比如拋車,專門向外扔出大石頭,毀壞城牆,攻城利器,還有火箭,

在唐代就有了,攻打高麗的時候李世民就曾命令發射火箭燒城,這裡我就不

一一細說了,這些武器,在周邊少數民族政權那裡,是很少有的,所以唐朝

初期,唐軍的戰鬥力非常強,好的武器加上獨有的兵法,和名將的率領,初

唐時期的唐朝府兵可以說是精銳異常,周邊國家紛紛敗在他們手下也就不奇

怪了。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gionra&aid=2964870
 引用者清單(1)  
2014/10/03 23:56 【udn】 這有相關商品!電視 名將 大型 古代比價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寫的真好~
2009/06/01 03:49
寫的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