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9/26 23:38:37瀏覽1402|回應1|推薦40 | |
引用文章全球化下競爭:歐美日的貨幣寬鬆 與 德國的撙節 之論戰 全球化競爭:熱錢流竄、供過於求、匯率競貶、利率愈低 2015年夏季全球股市崩盤向下修正,台股由萬點回檔至7500點下跌高達25%;中國上海綜合指數由5000點回檔至3000點下跌高達40%;美國道瓊指數由18300點回檔至15500點下跌15%;歐洲各國股市下跌15%至20%;日本股市由20900點回檔至17500點下跌15%。原因眾說紛紜,不外乎以美國聯準會即將升息或是中國經濟持續疲軟為由,這篇文章我們認為原因還是在全球化競爭,造成供過於求、物價下跌、GDP增長率下跌,迫使各國貨幣匯率競貶、以及利率愈低。 . 壹、歐美日貨幣寬鬆導致全球熱錢流竄 2007年美國次級房貸風暴導致包括雷曼兄弟控股公司(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在內的數百家銀行倒閉,道瓊工業指數由2007年底的13500點回檔至2009年初的6500點,跌幅超過五成。為挽救美國的金融危機,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採取降低利率以及貨幣寬鬆政策,由Fed購買抵押債券,釋出美元以挽救滿手債券而無法周轉的銀行,連續執行三次量化寬鬆,大量購買美債,使得Fed的資產負債表由2008年不到1兆美元突破至2013年底的超過4兆美元,請參考下圖(圖一),其中 MBS 為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
歐巴馬政府更是大舉國債,使得國債由2008年上任前約10兆美元暴漲至2015年超過18兆美元的國債,已經超過100% GDP (國內生產毛額),請參考下圖(圖二),顯示美國國債由1970至2015年,縱軸單位為兆元。 不論是量化寬鬆或是大舉國債都是以印鈔票(包括利用銀行轉帳釋出電子貨幣)的方式以增加經濟活動,至少在解決失業率方面歐巴馬政府是成功達陣的,他將美國的失業率由2008年超過10%降至目前2015年9月的5.1%,道瓊指數也在2015年5月底達到破紀錄的18300點,成果非常顯著。 日本及歐洲跟進量化寬鬆及大舉國債,日本銀行早就於2000年代初期實行量化寬鬆以對付通縮;日本在2012年底開始實施的安倍經濟學實質上也是量化寬鬆政策。歐洲央行也宣布歐元區於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實施歐洲版量化寬鬆政策。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國債已經突破GDP 227%,在歐洲,德國國債約GDP 75%,英國國債約GDP 88%、法國國債約 GDP 95%、希臘義大利葡萄牙愛爾蘭比利時等5國國債都超過 GDP 100%。 量化寬鬆加上大量舉債實際上就是歐美日等經濟大國不顧後果的印鈔票,造成國際熱錢流竄,全球股市及房市不正常的追高,也造成泡沫經濟。當泡沫破掉,股市回檔是正常的現象,但是我們更希望能分析出股市下跌的原因。 . 貳、全球化競爭導致供過於求 貨幣寬鬆壓低中長期利率,無形中降低了借貸成本,活絡了產業投資,增加了產能。對於低門檻以代工為主的產業,由於企業複製的成本低,加上借貸成本低,吸引不少的投資者,造成產能過剩供過於求。在台灣,紡織、水泥、鋼鐵、石化、造紙等產業就是因為連中國大陸甚至是東南亞國家群起效尤加入競爭,使得低價競爭加劇,獲利備嘗艱辛。 甚至是稍高門檻的代工產業如DRAM記憶體、LED省電燈泡、太陽能電池以及面板產業面對中國大陸、韓國及日本電子業的夾殺,面臨嚴重虧損,被戲稱為台灣的四大慘業。 勞力密集的產業已經由台灣遷至大陸,當大陸薪資上漲成本抬高時,這些勞力密集的產業又被遷至東南亞低薪資的國家以降低人力成本。 石油價格下滑是另外一個意外,起因於從2008年起借貸成本驟降,當年油價每桶超過美金百元,而頁岩油探勘成本每桶大約僅70美元,造成頁岩油氣探勘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美國甚至已經變成全球最大的產油國,這也是美國近年來經濟復甦的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碰到產油國家聯盟OPEC以不降低產能的低價完全競爭,造成石油價格腰斬只剩下每桶大約50美元,請參考下圖(圖三),也造成美國頁岩油業的鉅額虧損,油井被迫關閉,企業被迫裁員,銀行貸款也面臨呆帳的結局。可說美國的經濟復甦:成也頁岩油、敗也頁岩油,醉了由他。 (註:在圖三中,2008至2009年間因為美國金融風暴,致使價格回檔。)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