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全球化下競爭:歐美日的貨幣寬鬆 與 德國的撙節 之論戰
2014/11/27 22:56:53瀏覽1470|回應1|推薦40

引用文章 馬英九一定要撐得住繼續與學生溝通服貿協議

不論走在家樂福、全聯、頂好、或是燦坤大賣場中,至少有一半的產品是進口貨,包括米、餅乾、清潔劑、成衣、以及電器產品等,很多都是來自東南亞、韓國、以及大陸,價格並不貴,很顯然的排擠到了國產品的銷售,這就是全球化下競爭。在台北市,除了房價、除了上館子,其他在大賣場的物價還算好。

最近美國期中選舉,執政的民主黨大敗;日本增加的消費稅導致國內生產毛額(GDP)連續兩年衰退;歐洲陷入消費不振,本文將以全球化競爭的角度來分析歐美日以及德國的手段,並分析台灣的處境。

.

壹、美國經濟數字一片大好,執政的民主黨為何仍在期中選舉大敗

歐巴馬自2008年金融風暴後入主白宮,連續三次執行貨幣寬鬆,讓美國的金融業起死回生,目前的失業率已經降至5.8%,股市是捷報頻傳、連續破表,道瓊指數已經高達17800點的歷史新高紀錄。瑞士的洛桑管理學院甚至將美國連續兩年評比為世界最有競爭力的國家。

然而,11月5日美國期中選舉,執政的民主黨大敗,共和黨不僅奪得參議院和眾議院的多數主導權,也增加四個州長席位。時和 好奇的是:歐巴馬將經濟數據搞得一片大好,為何老百姓不買帳?
.

時和 的看法是:三次執行貨幣寬鬆將美國聯準會(相當是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膨脹至4.5兆美元,聯準會釋出美元以極低的利率購買政府債券、房地美和房利美房屋債券,以及其他有擔保債券。

貨幣寬鬆優點是救了金融體系:當初金融體系滿手的倒債債券,趁聯準會購買債券時全部脫手轉給了聯準會,將倒債的風險完全轉嫁到聯準會頭上,由全民買單。因此當金融體系轉危為安發大筆紅利時,才會發生所謂的占領華爾街運動。

貨幣寬鬆缺點是這些多發行出來的錢大部分都落入原債券持有者,這些有錢人並沒有將錢完全投資在美國本土,有很大一部分是投資在了股市、以及新興國家,炒高了股市、也炒高了新興國家的股市。

貨幣寬鬆另外一個後遺症是掩護了發行透支的國債,歐巴馬上任前美國國債大約是10兆美元,目前已經暴增至18兆美元,估計至歐巴馬卸任時的2016年,美國國債將增至20兆美元左右。美國以貨幣寬鬆刻意壓低國債的殖利率,在未來利率上升時,將是編列預算時的不定炸彈,例如:2013年美國政府關門事件的夢魘重演只怕將會是如影隨形、揮之不去。

.

貳、美國復甦靠的是開發頁岩油氣

美國利用水利壓裂法開採出頁岩油氣,讓美國的燃料價格以及電力價格降為全世界最低的國家之一,才是美國復甦的主要原因。

配合歐巴馬大力推動的美國製造業回流,當然也搭上了貨幣寬鬆所造成的低利率,讓美國的製造業有了新動能,失業率得以改善。

回到本文的開始,仔細的思量:在全球化競爭下,美國的產品有競爭力嗎?

美國人一般家庭並沒有得到貨幣寬鬆的利益,新回流製造業的薪資也沒有增加。

以最低時薪來看,美國人最低時薪10美元,大約是新台幣310元;而台灣的最低時薪是新台幣115元(約3.7美元);泰國最低時薪則不到2美元。

美國人的平均年薪大約是5萬美元,在全球化的競爭下,倘若沒有關稅保護,未來一般成衣或是家用品製造業恐怕還是很難在美國生存。

.

叁、日本貨幣寬鬆20年終於嘗到苦果

日本從20年前就開始偷偷摸摸的實行貨幣寬鬆,利用接近零利率發行國債,美其名是活絡經濟、避免通縮,但是在政治人物選舉加碼下,國債暴增到GDP的227%。(美國國債18兆美元,約是GDP的100%)

欠錢還錢,安培政府被迫自今年四月一日起,增加消費稅由5%至8%,卻造成連續兩季GDP衰退,民意如流水,民意支持度驟降,安培貨幣寬鬆經濟學被質疑,逼得安培解散國會,重新改選以尋求新民意的支持。 在台灣消費稅相當是開統一發票外加的5%稅金。

.

為何美國貨幣寬鬆行?而日本不行?

事實上是歐巴馬的運氣好,美國的貨幣寬鬆對整體的經濟並看不出有實質的改善,真正讓美國經濟復甦的動力是開發成功了頁岩油氣,讓美國的燃料價格及電力價格降低,變成全世界最有競爭力的投資環境。

美國地大物博,礦產豐富,美國行的通的,別的國家不一定行得通。

.

日本的燃料如同台灣一樣,幾乎全部都靠進口,燃料價格高、電力價格高,投資成本偏高,自然會逼得製造業外移或是萎縮。

.

不過 時和 是佩服日本大媽的,報導日本大媽 (用渡邊太太稱呼) 買外幣以增加家庭經濟收入,即使是在低利率下,會賺錢的人還是會有會賺錢的方法。 說明:拆入低息日元投資境外高收益品種及外匯投資的日本家庭主婦們,把日本寬裕的流動性引向利率更高的國外市場,而非用於發展日本國內的實業。

.

肆、貨幣寬鬆造成債留子孫、被迫加稅,日本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我們社會是如同金字塔型,塔尖端小部分是極有錢人,塔底端基座大是一般老百姓,中層是一般中產階級。當國債暴增,只能加稅,以下來看當增加所得稅或是增加消費稅時對一般老百姓的差異:

例子: 甲年收入一千萬元(10000000元)屬於高薪,乙年收入六十萬元(600000元)屬於一般老百姓;乙每年消費50萬元,甲很富裕每年消費是乙的五倍為250萬元。比較增加所得稅5%或是增加消費稅5%的差異。

甲:倘若只增加所得稅5%,甲每年多負擔所得稅50萬元。

甲:倘若只增加消費稅5%,甲每年多負擔消費稅12.5萬元。

乙:由於乙屬於較低收入戶,基於累進稅率,乙並不用多繳所得稅。

乙:倘若只增加消費稅5%,乙每年多負擔消費稅2.5萬元。

由此可知,倘若開增的是消費稅而不是所得稅,有錢人甲節省了 (50 - 12.5 = 37.5) 萬元,而一般老百姓在生活拮据下還要再繳2.5萬元的消費稅。

一般老百姓是社會的大眾,可知在漲電價、漲消費稅後,所能支配的金錢是更少,自然降低了消費能力,也導致消費萎縮。

.

根據安倍政府預算,還債償息的開支一年就要23.3兆日圓,相當於一年稅收的47%,日本面臨少子化的危機,人口負成長、高齡化,未來年輕人的負擔將更沉重。

.

伍、歐洲經濟的萎縮

2008年歐豬五國(PIIGS,葡萄牙、愛爾蘭、義大利、希臘、西班牙)一樣面臨倒債風波,也就是無法償還國債,原因很簡單,國債都破表超過GDP的100%。

目前這些國家的消費稅:(歐元區:德國19%、法國20%、西班牙21%、義大利22%、希臘23%、愛爾蘭23%、葡萄牙23%), (非歐元區:瑞士8%)。

這麼高的消費稅,只有有錢人才能付得起,一般老百姓付不起,消費自然是萎縮了。

從消費者的觀點看,當然是到稅率低的地區去採購,也由此可以看出為何瑞士的經濟發展依舊強勁,GDP繼續能正成長,那也是因為他們的財政穩健。瑞士國債只有GDP的45%,比所有歐元區都來得低,也因此並沒有增稅的壓力。

.

有些經濟學家認為貨幣寬鬆能挽救歐洲的經濟,問題是在〝新增加的錢〞有沒有進入一般大眾之手?而不是被少數有錢人所掌控。時和 認為癥結點還是在產品有沒有競爭力?倘若產品沒有競爭力,廠商無法賺錢,企業終究還是經營不下去,失業率也只能維持在高點。

.

陸、德國的撙節

德國謹守財政平衡,並不貿然增加公共支出,至少不貿然增加國債,應該是這一波經濟衰退下的倖存者。

目前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強力欲推動歐元版的貨幣寬鬆,德拉吉是義大利人,義大利的國債破表,是歐豬五國金融出狀況的國家之一,德拉吉版本的貨幣寬鬆也包括購買歐元國的公債。

德國當然是反對,猶記得2009年起希臘金融危機時,希臘倒債,要由國際金融協會 (IIF)出面直接減損高達65%至70%的債務,買各國公債就相當是要由全歐元區分擔風險、全民買單,德國自然是不願意。

歐元區各國間零關稅,德國技職教育成熟,工業技術高品質細膩及耐用,產品在歐元區中一直是叫好又叫座。 惟德國因為持續推動綠能,補貼綠能造成電價飛漲,耗能產業在德國無法生存,耗能產業外移,也意外地惡化德國失業率的陣痛期。

.

柒、台灣也有貨幣寬鬆政策

如果 貨幣寬鬆 的定義是 增加貨幣供給量,那台灣也有很多不同的貨幣寬鬆政策。

比如說,青輔會及勞委會的青年創業貸款、教育部的學業貸款、內政部的首購房屋貸款,這些的利息都比銀行低,是鼓勵青壯族群的政策;其他的還包括為因應2008年金融風暴時,在2009年發放的消費券(每人新台幣3600元)。

由於都是嘉惠普羅大眾(非金字塔頂端有錢人)的政策,時和 對上面的政策持正面支持,原因是這些錢都完完整整的流入到消費市場,活絡了經濟;而非流入股市或是囤積炒房造成泡沫化。

.

在本篇文章中,歐美日的貨幣寬鬆是別有目的,他們的目的在打壓國債的殖利率,進而掩護超賣的國債,但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日本貨幣寬鬆20年,造成零利率,看似壓低了國債利息的支出,實際卻是讓國債在不知不覺中暴漲到了目前的GDP227%,等到警覺到危險時,已經病入膏肓,救不回來了。

.

捌、結論

以下是時候整理專有名詞:

1. 撙節:謹守財政平衡,不增加國債。

2. 公共支出:根據凱因斯理論,增加公共建設支出創造就業,提振經濟。

3. 貨幣寬鬆:增加貨幣供給量。

4. 國債:得徵收各種稅或是收費來清償。

.

貨幣寬鬆是中性的用語,撙節也是中性的用語。倘若貨幣寬鬆並沒有造成國債增加,那是好事、是技術。

但是倘若貨幣寬鬆夾帶國債高漲,那就是飲鴆止渴、債留子孫,總有一天得開增額外的稅來償還,歐美日都碰到相同的困境。今天歐美日的經濟萎縮,倒不如說是被他們的高消費稅所擊敗的。

一國的生產與消費包括國內生產、進口與出口、國外勞務或投資報酬等,保持貿易平衡以及政府財政平衡才是永續經營的穩當做法。

當經濟萎縮時,在全球化競爭的觀點下,代表的是競爭力衰退,購買力降低。然而,貨幣寬鬆能解決競爭力嗎?應該是不可能。 直接貶值貨幣、勒緊褲帶、調整薪資至更有競爭力時,應該才是正解。

在全球化競爭的觀點下,成敗還是在〝有沒有競爭力〞,在台灣增加競爭力唯有透過提升教育品質,國小國中高中的教育在學科下最應該加強的還是國文、英文、和數學,畢竟高科技的研發靠的還是基本功夫,即使是服務業也必須和國際接軌。另外加強技職教育,提升技職的產品品質及附加價值,才能讓台灣在全球化的競爭下繼續笑傲江湖。

.

整理出這一篇 貨幣寬鬆 與 撙節 的比較,也是提醒自己〝日本渡邊太太的功力〞,再怎麼惡劣的經濟環境下都有可能找出機會為家庭經濟做出貢獻,有為者亦若是。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epe&aid=19379765

 回應文章

摸 象 或 (不?) 著 木目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My two cents worth ? !
2014/11/29 04:41
貨幣寬鬆 與 通膨, 股市 沒有多大關連 ? ! Ronald Reagan 上任時, 國債不及兆。今日近17兆。印鈔 or 借錢 僅是 number in the sky。

關鍵是 Current Demand vs Supply

美國勢強,原因眾多,.....

Shale Gas 僅其一。

平地多,淡水多,人口質量,政治穩定,

若消費衰退,只需 寬鬆 老共, 港, 台, 新加波 中上層 移民。

美國 佔盡 便宜http://blog.udn.com/mbr8879576/3871355
懇請不吝賜教?
時和(leepe) 於 2014-11-29 06:32 回覆:
謝謝 瞎摸象 的分享,也完全贊成瞎摸象的觀點。

貨幣寬鬆 是要看 多出來的錢到了誰的手裡,倘若是落在少數有錢人的手裡,這些人多半拿去炒房炒股票,所以股市和精華地段的房市會被炒高。

同樣的,這些僅有少數有錢人的消費,並不會造成通膨,因為大多數的老百姓並未從貨幣寬鬆中得到利益,大多數的人被迫節衣縮食,消費萎縮,因此並不會造成通膨。

.

雷根總統強調軍事,雷根總統時代所增加的國債多是用來發展及採購武器系統。

柯林頓總統的政府預算控制得還不錯。

小布希時代政府透支的原因是因為發生911事件而擴大反恐。

歐巴馬國債爆表 為的是利用貨幣寬鬆救金融業。

.

贊成瞎摸象所說的 美國地大物博,時和 完全贊成,美國行的通的、其他國家並不見得行得通。

最後,各國都出口產品至美國,都想賺美元外匯,因此很多產品在市場上供過於求,物價被壓得低,也抵消了通貨膨脹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