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亮軒書場--清可鑑人 深不見底---談梭羅「湖濱散記」
2016/04/16 16:57:10瀏覽455|回應0|推薦40

在上課之前,只餘下十分鐘了,還在把筆記翻來翻去,筆記有一百多頁,卻不知道這兩個半小時要怎麼講? 任何人都不能說我沒有充分的準備,但是,說也奇怪,就是有永遠也準備不好的感覺。面對博大精深,這樣的感受,應該也很合理吧? 我的準備也許問題在於太多,太細,發現要講的綱目美不勝收,繁花滿眼,絢爛繽紛,朵朵迷人,而此景萬萬千千,曲曲折折,此處一佳景,彼處一佳景,要我如何說?

梭羅是一位自然主義的大哲人,也他的哲思機鋒閃閃,卻深邃無底,不禁想起五台山的那一處摩崖巨碑:「不可說」。一個把自然作為師法目標,而且身體力行的去實踐與自然合而為一的哲學家,說起來也可能沒有幾句,說得透也許連日連夜,一時非常難以取捨。

漸漸的理出了一點頭緒,先不看他的哲學,看看這個人是怎麼形成的。 他一生都未離開他的故鄉康考特那一帶,就是波士頓附近的這個小鎮。怎麼說都不算長壽的四十五年的生命中,就在這裡渡過的。他就讀的哈咈大學,離開他家不足二十公里。他平生所受最為重要的教育,也就是哈佛。不論他怎麼不同意教育制度,從小學到大學,他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

他過的日子,至少在湖濱散記中的兩年裡我們看得見的,是極為簡樸的生活。這樣子簡樸的日子,是否只有他能過得下去呢? 依我看,過得比他還要簡樸的人還有,也許有的印第安人就是,史上更可以找到更多的例證。他要去實現簡樸的生活,只是一個手段,通過這樣的手段,得到了什麼啟發,而且,這樣的啟發,照亮了人性中大家已經忘懷了的一角,歷久而常新,這才是重點。這就是教育,他在康州所受的從小到大的教育,是他之所以燭照千古的主因。重要在覺悟,而非簡單的生活。

他並不主張人人都要過他這樣的生活,而且,經過了兩年之後,他也離開了華頓湖,過的日子怎麼說都不是湖濱散記所寫的這樣。他說過,世界是多元化的,人人都可以選擇他的生活方式,重點是,他是否真的明白他作了什麼樣的選擇? 而華頓湖畔的兩年生活的記錄與感想,帶給後世人類最大的貢獻,是提出了一種大多數人已經淡忘了的生活,還有思想的方式。人類世界的精英,常常也就是提出了另一種我們沒有注意,還是沒有想到的可能,因此便拓展了更大的實踐的空間,不論是在什麼時候還是那一代才會實現。而且,其影響也是無所不在的,因為他的思想滲透到了這許許多多人的生命中,他們的思想行為,即使沒有到華頓湖畔,同樣會有梭羅的因子在內。這就是偉大智慧的作用。

他的母親對他的影響很深,一個好媽媽,勝過十個大學教授。他的母親仁人愛物,簡樸持家,他們家先是經營食品店不怎麼好,後來製作鉛筆,如此而已。卻沒有讓幾個孩子因而懷憂喪志,總是興致勃勃的生活著。她是美國最早期反奴隸的女性會員,對社會的公平正義表現出強烈的關懷。他們家的四個兒女也都承傳了這樣的特質,梭羅之後對於不同種族的人權的鼓吹,乃致於親自協助從各地逃跑的黑奴越界到加拿大去,那是冒著極大的風險的作為,都直接受到他母親的影響。以後他對於平等、自由的堅持,也都可以看出是受到了早年母親的影響。

他愛自然,愛所有的上帝創造的存在,當然也必然受到他們家庭的信仰之影響。他的父親以製鉛筆為業,當然工作得很辛苦,求知欲卻很強,而且愛好音樂,這麼樣的一個家庭,藏書甚多,也造就了他的好學、毅力與細膩感情的來源。 與兄弟姐妹感情深厚,他的第一本書便是為了紀念亡兄而寫。他的出身,的確形成了他生命發展很重要的一部分。

他在美國建國最早開發的地區成長,直接繼承了英國古老的文化文明,他所就讀的哈佛大學,早在他出生之前近一世紀已經成立,以他的家境條件,若不是就在這個地方世代生活,又識得了文壇前輩愛默生先生為他爭取到了獎學金,要進哈佛不會很容易,卻也有地利之便。哈佛是他除了家庭之外孕育成為大思想家很重要的基礎。

新英格蘭地區森林密佈,多湖多山,在當時的美國,已經是個交通發達的地方,人文資訊、商業貨物來往十分方便。雖然華頓湖畔看來只是個小小的天地,實則四通八達,「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水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裡的人文與自然,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雖然生前只出版了包括湖濱散記在內的兩本書,有意思的是,他的寫作年齡開始甚早,年方十歲就寫出「四季」一文。方才成年,便立志要當一個職業作家。他這個職業作家直到他去世,都未能成名,雖然他早就寫了許多的作品,也只是在地方性刊物上發表,看起來他也甘之如飴,一點都沒有放在心上,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梭羅奉行得很澈底。他之讓世人充分的認識他,已經是在一九三○到四○年代,他死後六、七十年之後了。近代文學史上這樣的例子不多。他早歲就愛好古印度與古中國的哲學,而且身體力行,在資本主義已經開始萌芽的美國,尤其別樹一幟。

讓讀者印象深刻的,也正是他的身體力行,沒有徒托空言,要說他是一位哲人,重點就在這裡。便以湖濱散記為例,每一篇作品,都有實踐的背景。智慧、博學、實踐,此三者,形成了梭羅的風格。在這個風格裡,依然存在著對於宗教的深刻體驗。對於神的敬重,轉化為對於自然的敬重。一花一葉一草一石乃至於大山大水,他都體會得出造物主的恩典,從而表現出優雅從容的氣度,讀其文如見其人,和風拂面,暖意盎然,其來有自。 無疑的,他在年輕的時候便多多少少受到了中國道家思想與儒家思想的影響,然而卻並非表現出類似中國文人式的風格,他以十分積極的態度面對人生。也許在隱逸方面看似道家,卻以積極的態度推動環保。他主張和平,卻含有對於暴力的憤怒,深具革命的意識。反對體罰不惜辭職,便是一例,還有,他反對美國對墨西哥開戰,因此被關了一夜,因此對於人世有更多的檢討,這都是他反對暴力的言行。

他的優雅沒有書齋裡蘊釀而出的道學氣,而是親身貼近泥土的樸質。然而他的謙和卻真的很東方,讓人不由得想起古中國古印度的隱士。他具有很精到的自然科學知識,又長於描繪寫真,科學方面的協會邀請他入會,他卻以為自己專業素養不足而婉謝。從不爭先恐後的事例很多,資本主義的社會中,梭羅,以立足於土地的高度.漸漸的讓世人認識他,進而認識到自已。

除了實踐之外,他的孤獨,也是能夠寫出此書的最大動力。世上害怕孤獨者大不乏人,只要一落單,便惶惶不可終日。沒有一定的修養,是無法接受長時間的孤獨的。但是,他卻寧可孤獨,這樣的孤獨,也非逃遁,而是想要擁有更真實的人生。內省的工夫培養到足以孤獨時,孤獨便成為越發渴求的必需。塵勞關鎖,處處都會掩埋了那一點靈光,忘卻了生命的本質,久而久之,這個真正的我便了無蹤跡,再也回不來了。梭羅一生未受世俗價值觀念所惑,認識了土地,認識了農耕,認識了大自然的變化,體會出只有簡單才能撥開雲霧豁然開朗。孤獨,是有條件的,開悟是個或然,然而不孤獨,不會提昇自我,卻是個必然。此中意趣,極可玩味。 從實踐與孤獨中,深入探討,就到了追求真相的境界。

梭羅的開悟,並非僅依冥想所得,這一點,正好打在時代的痛處,思而不學則殆,許多人到一段時間便要打個禪七,不一定對人人有用,想來高僧也不會不同意我的說法吧? 梭羅極具入世的精神,他絕對不是個自了漢,就像他在湖濱散記中引用的孔子的教誨,要「己立立人,己達達人。」他身體力行從自己開始,沒有任何一絲教訓,而啟迪自在。他能從對於自然世界最深刻的接獨與關懷,探索真知,直證本源,是多麼值得仿效的典範!他教導我們的真知,一點也不必抽象,更無需神秘,而是接近「四時行焉,草木生焉,天何言哉,天何言哉」的境界。孔老夫子見到了梭羅的話,也許不免會感嘆道:「吾不如老圃,吾不如老圃也!」

沒有真相,那來真知,真相不求,真知不見,得見真相,真知自現。我想這幾句話可以作為對於梭羅思想行為體會的大綱大法。你看他是如何的自種自食,把多餘的一點點農產品拿去跟其他的農家交換食物。他是如何的以他測量的專業賺一點工資,買到一點肉食。你看他蓋房子,每根釘子,每塊木板,都要詳細記錄,他的帳目可以細讀,不是為了讓是便於查帳,而是要證實生活中的物質部分可以減少到如何的程度,相對的使得心靈得到更大的自在。也因此,他的每一口食物都經過充分的理解與品賞。他蓋房子的每一塊木板石塊也都經過親手摩挲,事事如此,他才獲得真相。真相,豈易得哉? 是啊,對自然與心靈的永遠不停歇的探索,是梭羅的生命歷程,對梭羅的理解與體會,也是永遠不會停止的探索。手邊有一百三十幾頁的筆記,說來奇怪,翻開來瞄了瞄的,只到第二頁。也許還可以講個十次二十次的。然而「輕舟已過萬重山」,書場還要為別的景點趕路。

翻開湖濱散記的第一頁,有一段話說得好: 「當我們急於探索和學習的同時,我們總希望一切都神秘而未被人發現,希望陸地和海洋永遠原始,因為奧秘,使我們永遠無法測度。」 我非常喜歡這一句話,在我們的正前方,永遠有可以探索的空間,每一次新的結論,就是更新的神秘的開始,就如亙古以來的宇宙,在今日,還可以足夠百年繼續向前發展半導體一樣。而這樣的發展,也使得人性面臨新的考驗,產生新的課題。梭羅先生閣下,請問以為然否?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elih2002&aid=53578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