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4/20 18:06:45瀏覽432|回應0|推薦14 | |
沒有! 因為有些國中的某些班級可以有多人進第一志願高中,有些國中的某些班級不會有人進第一志願高中,甚至於不會有人進第二,三志願高中,為什麼? 所以,至少我們的孩子沒有受到一樣的國中教育! 原因何在? 原因是現行升學考試不是真公平,惡性循環導至現在的惡質國中教育,不公平的國中教育。 國中基測的不公平就是不同學校、不同的老師教出的學生放在一起比,比誰考的分數多。國家辦教育,給學生學校、教室、教科書、老師;國家可以給每一學生一樣的學校、教室、教科書,但無法給每個學生都有一樣的<老師>,學生在不同<老師>教學下,產生了聯考時代的升學不公平,這種不公平的惡性循環下,造 改善方法是將以上三項不公平的競爭拿掉,只讓使用同一版本、在同一所學校、由相同老師教學的學生比升學的選擇,方法是將當今全台灣的學力測驗成績換算成班級等分數,讓每一班的第一名先選他要讀的高中,每一班的第一名選完,再輪第二名選,如此,每一班的升學機會相同,升學競爭只是一個班級的常態表現,台灣的國中教育才能恢復正規,台灣每一未來公民得到真正公正、平等的教育。 要讀那一所高中,本是學生自己的事,應由學生自己本身選擇,但在教改以前的聯考,或教改以後的基本學力測驗都是將所有學生放在一起比誰考的分數多的競爭,國中學生在12歲到15歲的年齡,是屬於可塑性大的時期,所以他們的讀書成就與老師教學態度、方式、要求有密切關係,因此學生升學的責任變成了老師的責任,變成學校的責任,學生反而變成了被動的工具,這是為什麼國中老師為考試分數打學生,沒有生活教育、體育、美育、只有智育等等國中教育的亂象,要國中教育正常,唯一方法就是將學生的升學責任回歸給學生自己本身,學校、老師不要再擔負學生的升學責任,他們才 能擔負學生的全人教育,讓學校除了智育之外,還有體育、美育、生活教育,老師除了教<書>之外,還能教<人>。 我們台灣發展出來的聯考升學方法,實在是省力、省錢、公正、平等的好方法,但只有一點小缺陷---人性好強的缺陷,造成台灣多年來的國中教育的缺失,正如,相命學上有謂:一賤破九貴的說法一樣,我們的聯考樣樣好,只有一點不好,就是讓老師、學校加入學生競爭考學的戰場,現在不但老師、學校,現在連方首長也上了前線。 解救之道,就是要老師、學校、甚而地方首長撤出戰場,將這競爭交還學生自己,也就是說讓學生的升學競爭由全台灣的大考場縮小為一個班級的小競爭、常態競爭,讓每一班的升學機會相同,如此教育也許不能將每一個學生都帶上來(智育),但每一學生都會受到尊重,正常成長,可以把每一個班級,每一個學校都帶上來,讓全台灣每一所國中的每一班級都一樣好,每一個學生不管在那所學校、那個班級、 這<常態升學>的方法,即刻執行,也許有些想不到的困難,但,第一年,只讓每一班的第一名優先選擇做起,試試看吧! 至少,這方法,會讓"常態分班"落實! "常態分班"是十年教改的唯一成就! 這每一班的第一名或班級名次不是就讀學校任課老師決定的,是透過公正升學考試評量換算的,這不同與執行失敗的自願就學方案,事實上,常態升學是結合失敗的聯考與自願就學方案而成的負負得正的好制度,這制度一定會讓台灣國中教育得救。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