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豔秋的兒子--李志邦的問題出在
教育工作者(老師)給學生學習壓力,成績壓力,
問題是:教育工作者為何給學生學習壓力,成績壓力?
這除了家長壓力之外,就是我們的升學考試讓教育工作者給學生
學習壓力,成績壓力後對學生的升學有成效!
所以,教育工作者不得不給學生學習壓力,成績壓力,
改變方法: 讓教育工作者給學生的學習壓力,成績壓力變成對升學沒有用,
方法是:每校,每一班<常態升學>,
當教育工作者不需給學生學習壓力及成績壓力以達到增加學生升學率時,
一定能讓台灣國中的教育工作者快樂教學,讓台灣國中的孩子快樂的學習 ,不必像李豔秋一樣送孩子赴美,以「逃難的心情」,面對椎心泣血的家庭變動,
可以讓孩子的發展方向能不拘於學業,而依自己能力多元發展。
讓家長認識學生的學業成績不是一個人的全部,
而學業成績也不是靠老師天天考,就能考出來的,
學生的發展是要靠學生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