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常態升學」可以讓「一綱多本」成為可行的好制度
2007/06/13 11:38:44瀏覽303|回應0|推薦2

 「常態升學」是讓不同學校、使用不同版本、由不同老師教的學生有一樣的升學機會,方法是讓每個學生經過三年正常的學習後再透過公正的、嚴謹的、客觀的升學考試如現行之國中學力能力測驗,但要將測驗成績轉換成班級等第,排列出每班的名次,依每個學生在他班上的名次做為他選高中的先、後次序,讓每班第一名第一選他要讀的高中,第一名選完第二名再選,如此每校、每班的升學機會相同,此謂「常態升學」。

當今「教改」失敗,主要是在;一是升學壓力由以前約五萬人的壓力增加為現今的三十萬人壓力(以前高中分台北、高雄、台灣北、中、南、屏好幾區,每區約四、五萬人,教改後統一為一區,約三十萬人)。二是明星第一志願學校由十數所變為建國中學、北一女中男、女各一所。三是要讀的教科書由「一綱一本」便成「一綱多本」,書越唸越多,知識越來越少。再者良好的「常態編班」政策無法落實,城鄉教育差距越來越大,富、貧子女受高等教育機會越來越不平等。若考慮筆者建議,採用「常態升學」,學生升學壓力由三十萬人減少為三、四十人的壓力,明星學校可因地而異,教科書雖有「一綱多本」的選擇,但只讀一本就好,因為升學考試成績只與自己一班比,把本班選的讀本讀好就行,因為是「常態升學」所以一定引導「常態就學」、「常態編班」,讓城鄉差距越來越小,富、貧子女都有一樣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或言這種升學法會增加同班同學的競爭,會出現以前「自學方案」的缺失,但筆者認為「自學方案」的失敗是在於升學機會由任課老師自入學第一次平常考的分數計算起,學生有三年長時間分數比較的壓力,老師有教練兼裁判的折磨,才導致了失敗。「常態升學」是同班同學在同環境、同老師、同教科書學習三年後,在經一次或兩次的公平、公正、統一的考試(如今之國中學測)下分辨出的學習能力及成果,依此成果排序,選擇自己要讀的高中,不但公平,而且同學三年,同學習、同遊戲、同考試,升學考試讓同學們更知己、知彼,知道自己的學習性向與能力,確定人生努力方向。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echiajo&aid=1023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