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與孔子一生的對照,我們常常犯了佯裝知道的毛病
2008/04/23 16:22:38瀏覽610|回應1|推薦0

(圖片來源:http://www.minstrum.net/images/art/tlj2)

與孔子一生的對照,我們常常犯了佯裝知道的毛病

李常生  臺北中和  3/27/2007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一段話已經成為千古名言。但歷來一直有著不同的理解。

李澤厚在其《論語今讀》中的譯文是:孔子說:「我十五歲下決心學習,三十歲建立起自我,四十歲時不再迷惑,五十歲認同自己的命運,六十歲自然地榮受各種批評,七十歲心想作什麼便作什麼,卻不違反禮制規矩。」

程昌明的譯文為:孔子說:「我十五歲時,有志於做學問,三十歲時,能牢固地自立了,四十歲時,已經明瞭各種事情而不會感到疑惑,五十歲時知道天命是什麼,六十歲凡聽到的都能辨別清楚,明白貫通,到七十歲,我可以隨心所欲,但也不會超越法度。」

也有人這樣更清楚解釋的:

孔子從15歲就立志向學,這個「學」是甚麼呢?個人以為孔子想學的應是「道」。然而,何謂「道」呢?「道」即是真理,是生存的意義,也是生命存在的價值。

15歲就立志尋道的孔子,30歲時,由感性上認為已經找到了「道」,而且也認為自己已有一定的體悟。到了40歲時,他對他所證悟的道已經沒有任何疑惑,也就是說,他已經從感性上的認知,昇華到理性上的明白了。 到了50歲時,知道了他的使命,就是「傳道」。所以孔子從55歲開始周遊列國。周遊列國的目的,是弘傳此道。到60歲時,心性已經提高到「耳順」的層次,也就是對於外在的環境、人、事、物都能了然於胸,達到凡事難亂其心的境界。不管聽到甚麼,看到甚麼,不管別人怎麼對待他,他的心都能坦然不動,這就是大忍之心的表現。孔子70歲時,他的境界已達到能隨心所欲而不逾矩。孔子的一思一念,一言一行,都在道中。也就是修煉到他所應該到的層次,功成圓滿。(01)

自我一生的檢討

孔子的這句話,自從小時讀過論語以後,每一段時間,都有意無意的拿這句話與自己對照一番,每次在對照時,似乎都覺得孔子講的很對。十五、六歲時,好好讀書開始准備考大學,於是認為自己像孔子一樣,已經開始有志於學了。三十歲的時候已經當上了經理,管了四十幾個人,也感覺孔子講的很對,自己已達到三十而立的境界了。四十歲的時候,見過世面,喜歡對年輕人吹吹牛,認為自己已經不惑了。到了五十歲的時候,終於比較知道生命的意義在於創造宇宙繼起的生命,生活的目的在於增進人類全體的幸福,也應了孔子所說的五十而知天命。

到了五十五歲時考進南京東南大學(原中央大學)博士班,加上幾場大病下來,對於孔子所言的見解,又有了天大的不同。發現,孔子所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學,其實我是五十有五而有志於學,十五、六歲時,只不過是讀書想升學罷了;三十而立,原來自己三十歲時自認為已「立」,只是個虛假的立,崇拜虛榮的立,哪里是孔子所言已經找到了「道」,而且當時還大言不慚的認為自己已有一定的體悟;孔子四十而不惑,經過幾場大病,我在住醫院時仔細思考,發現自己對人生還是充滿了疑惑,原了自己四十歲時的自認「不惑」,只是佯裝的、表面的、吹牛的不惑。到了五十歲時,才稍微瞭解,人是為什麼而活?想要達到孔子所謂的傳道,仔細檢討,肚子裏根本沒有東西,要傳那門子的道?

如果現在(今已58),將自己的一生再與孔子的開釋言行對照,發現自己僅勉強達到孔子所稱三十歲時的境界,也就是說方才比較清楚「道」是什麼?想要達到四十而不惑,還有一定的難度,想要達到五十歲的而知天命,只是有心而無力,如果說有,也只是在誤人子弟。至於:「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對我而言,可能都是一生也達不到的境界。

我們常常犯了佯裝知道的毛病

我們大部份的人都常常犯了佯裝知道的毛病,不論在寫文章的時候,或者與朋友聊天的時候,聖人心中有五隻敢說三;我們現代的人心中有三就敢談七。總以為天下之大均在我肚,隨便看了幾本書,就自以為是專家,還敢到處去演講,往往臺上講的津津有味,台下的高人只認為是胡說八道。

我在東南大學讀博士班上建築學院的課的時候,發現老師分兩派,一派是不講課,規定你讀幾十本書,期末繳報告就好。另一派是每堂上課,還要學生討論。起先,我一直納悶,認為老師不上課,怎麼達到傳道、授業與解惑的目的?等我上了許多每堂都要上課的教授的課,我才發現到,老師叫你讀書,不上課才是對的,有問題時可以去與老師討論,互相交流,這種收穫最大。東南大學上課是不點名的,學生可來也可不來,因為此學校學生的程度非常高,博士生往往其中有許多是「臥虎藏龍」的,講課講的不好,到了下次上課的時候,學生就可能只剩下一兩位,或者只見學生發表的意見,比老師講的還要精彩。博士的課,教授原本就是站在導讀的立場,而非「講書」的立場,因為學生看的書往往不比教授少,反應的事情也往往比教授更新。

原本是很喜歡上臺的人(),現在愈來愈不敢輕易上臺,原來很喜歡寫東西教訓別人的人,現在往往喜歡傾聽年輕人講的道理。孔子有言:「三人行必有我師也。」講的一點也不假,最奧妙的是孔子沒說幾歲的人才能成為我師,因此,不論幾歲的人,其所表現的肢體語言、所說的道理、所寫的東西都可能成為我師也。

我們常常犯了佯裝知道的毛病,總是認為自己很行,還是謙虛一點比較好,也比較不會出差錯,更比較能夠學到東西。我們常常在對一件事情表達意見或者批評別人的時候,往往我們只知道那件事情的皮毛,不懂得那件事情內含的深厚意義,這種毛病對我自己而言,是需要繼續改進的,看到七十歲的時候(假設活得到),自己是否可達到孔子所言:「四十而不惑」的境界,如果能達到,就很滿足了。

 

參考文獻:

1:大紀元時報香港版,傳統文化再讀孔子書,2005/09/07http://hk.epochtimes.com/5/9/7/7355.htm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echangsheng4444&aid=1809108

 回應文章

摸 象 或 (不?) 著 木目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愈來愈不敢輕易上臺,....."
2008/04/28 21:50
放下 "面子 / 身段",

教學相長,

不說,

沒它心通的,怎能指出妳的毛病 ?








懇請不吝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