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6、貧血至極
2007/10/27 06:47:05瀏覽10653|回應0|推薦3
13f、貧血至極痛可槌,虛弱無言體力虧。


貧血至極,虛弱無言體力虧。

一、西醫解釋。

大部份的貧血,都和鐵質缺乏有關。為什麼血液是紅的?這是因為血液中有紅血球,紅血球中有血紅素。

血紅素是作什麼用的?把氧氣運到全身各個角落就是它最主要的功能。

而血紅素的核心元素就是鐵,體內鐵質不夠時,血紅素的量就不足,就會產生貧血。

貧血主要分三類:缺鐵性、地中海型、巨球性,任何一種貧血皆需補充葉酸。

不管是何種的貧血,除了營養的補充,都要注意充份的休息及睡眠。貧血不是感冒發燒,吃三天的藥就可以改善問題。

但如果找到貧血的原因,再注意自己的營養與生活作息。

二、中醫解釋。

貧血是老年人臨床常見的症狀,感覺氣力不夠,出現心悸、氣促、胸悶,亦影響到其他疾病,因而防治老年貧血應引起人們的重視。

貧血常在不知不覺中發生,患者並不在意。老年人貧血發生較為緩慢、隱匿,且常被其他系統疾病的症狀所掩蓋,最常見的症狀心悸、氣促、下肢浮腫、心絞痛往往被誤診。


三、中醫研究。

貧血至極痛可槌,虛弱無言體力虧。

山海邱陵並谿谷,五門八法流注椎。

四、所使用之穴道及部位示意圖如下。


主治配穴;

(1)承山穴。(2)血海穴。(3)丘墟穴。(4)陽陵泉。

(5)膈俞穴。(6)陷谷穴。(7)大椎穴。(8)陰陵泉。



(1)承山穴。
 

貧血至極痛可追,虛弱無言體力虧。

承山 Cheng2 Shan1 (b_57) 足太陽膀胱經脈。

又名腸山、肉柱、魚腹。

【部位】

委中穴下八寸,肭肉之間。

【主治】

1、局部性痙攣local spasm。

2、吐vomiting。

3、瀉diarrhoea。

4、腰神經痛lumbago。

5、顏面神經痛facial neuralgia。

6、大腿部之神經痛neuralgia in thigh。

7、足根據痛painful ankle。

8、四肢麻痺quadraplegia。

9、庤hemorrhoids。

10、腸出血enterorrhagia。

11、腺腫adenocele。

【取穴】

1、直立,兩手上舉,扶壁,足尖站地,足跟離地,在腓腸肌下出現「Λ」字型下取之。

2、患者伏臥,下肢伸直,足掌挺而向上,其腓腸肌部出現「V」紋,從其尖下取之。

【解剖】

在腓腸二肌腹交界下端;正當小隱靜脈,深層脛後動脈、靜脈;正當腓腸內側皮神,經深層則為脛神經通過處。

【方法】

針1~2寸針,尖為向上,為斜刺,灸不如針,可用點刺法。

【應用】

1、足轉筋;灸治承山穴。

2、舒筋。袪寒。下肢肌腱因營養,過勞,寒冷引起轉筋。

     「治療」;針刺承山穴。

3、鐵打損傷;先在痛處針刺後,再針刺承山穴。有化氣、散滯、行淤、通絡之功效。

4、腸風。腸痛。新出血;針刺承山穴、配長強穴。

5、心胸脹滿;針刺承山穴、配陰陵泉。

6、足轉筋cramp。頭目眩vertigo。「治療」針刺承山穴、配魚際、崑崙穴。


(2)血海穴。
 

貧血至極痛可追,虛弱無顏體力虧。

血海 Hsueh3 Hai3 (Sp_10) 足太陰脾經脈。

又名百蟲窩。足太陰脾經脈氣之所發。

【部位】

在膝臏上2寸,內側,赤白肉際。

【主治】

1、慢性腹膜炎chronic peritonitis。

2、月經不順menoxenia。

3、子宮出血metrorrhagia。

4、子宮內膜炎endometritis。

5、睪丸炎orchitis。

6、淋病gonorrhea。

7、兩隻腿生瘡濕癢。

【取穴】

正坐垂足,醫者以右手掌按其左膝蓋,食指中指等四指在膝蓋上面,拇指在膝蓋內側之上方,拇指尖指到處,是穴位。強壓之深部有痠麻感取之。

【解剖】

在股骨內上踝上緣,骨內側肌下部;有膝上內動脈;分布?骨前皮神經及骨神經支。

【方法】

針5分。灸20分鐘,灸3~5壯。

【應用】

1、血海穴;是治療所有血病之主穴。

2、『外科。癰瘡(中醫是一種毒瘡,血液運行不良而積之毒素。)』。

     血海穴;清血。利濕。導濁疏泄,脾經脈所停滯之溼熱。消除血中所積之毒素,而起之瘡瘍。要穴。

3、『診斷』:血海氣海是氣血之海。

     血多時:血海穴顯出脹滿之病狀。

     氣病時:氣海穴顯出空虛之病狀。

4、月經不正常menstrual aberration :針刺血海、配地機穴。

5、癇癖lepra(性病之一,在腿腹之間,淋巴腫脹,有時潰爛。)

     「治療」:針刺血海穴、配衝門穴。

6、五淋「治療」:針刺血海、配氣海穴。

7、淋巴腺:

     散佈在淋巴管裡面的核形小體,在人體內有兩種作用;

     (1) 生成淋巴細胞。

     (2) 消滅或截留侵入體內的病原菌。

     (3) 阻擋各種異物,而截留侵入體。


(3)丘墟穴。
 

貧血至極痛可追,虛弱無顏體力虧。

丘墟 Chiu1 Hsi1 (g_40) 足少陽膽經脈。

足少陽膽經脈之所過,為原穴。亦為六陽經之溜穴。

【部位】

在外踝骨下,微前陷中。

【主治】

1、腓腸肌痙攣gastrocneimus muscle spasm。

2、坐骨神經痛sciatica。

3、腳氣beriberi。

4、肺炎pneumonia。

5、胸膜炎pleurisy。

6、腸絞痛colic of intestine。

【取穴】

正坐垂足,第四趾直上,外踝骨前橫紋陷中,微拗足時,出現陷凹處取之。

【解剖】

伸趾短肌起點;外踝前動脈分支;有足背外側皮神經之支,及腓淺神經肌之支。

【方法】

針4~6分,針尖向內踝骨後面斜刺。灸10~15分鐘,灸1~3壯。

【應用】

1、丘墟穴;針對腿脛酸痛。轉筋痿厥。踝附骨痛,取之有舒筋、活絡、宣氣、導滯、行血,尤其足關節扭傷有奇效。

2、丘墟穴;調節內臟功能。頸項僵直。側胸痛,具有療效。為膽經原穴,膽經虛、實症皆拔之。

3、腳氣;丘墟穴。商丘配解谿穴。


(4)陽陵泉。
 

貧血至極痛可追,虛弱無顏體力虧。

陽陵泉 Yang2 Lin2 Chuan2 (g_34) 足少陽膽經。

筋之會穴,足少陽膽經之所入,合穴屬土。

【部位】

在外膝眼下1寸,外尖骨前之陷凹處。

【主治】

1、膝關節炎gonarthritis。

2、半身不遂hemiplegia。

3、腳氣beriberi。

4、下肢痙攣lower limb spasm。

5、習慣性便秘hemiplegia。

6、顏面浮腫facial edema 。

7、膽石病cholelithiasis。

8、胸膜炎pleurisy。

9、肋間神經痛intercostal neuralgia。

10、遺尿enuresis。

【取穴】

屈膝垂足,膝外側關節之下,腓骨小頭之微前下陷中取之。

【解剖】

在腓骨小頭前下方,腓骨長短肌中;膝下外側動脈、靜脈;正當腓總神經分為腓淺及腓深神經處。

【方法】

針7分~1.5寸,針尖須向足三里方向進針,宜留針15~30分鐘。

【應用】

1、陽陵泉是八脈會中之筋會,難經有云:「筋會陽陵」。疏曰:「筋病至此」。滑伯仁曰:「膽與肝為配,肝者筋之合,故為筋會」,所以陽陵泉統治一切筋病。

2、所謂「筋」者,就是現代之肌腱。

3、治療關節之筋遲緩。筋痙攣。腫痛:陽陵泉是必用穴。

4、胃潰瘍gastric ulcer:針陽陵泉為特效穴。

【應用】

5、尿閉anuria、腹部膨脹tympanites:針陽陵泉、關元、大腸俞。刺後小便既出。

6、內臟出血、子宮出血metrorrhagia:針陽陵泉。

7、止月經、止白帶:灸陽陵泉。

8、升陽氣降濁氣。止痰。消除吞酸口苦。泄瀉嘔吐:針陽陵泉、配足三里。

9、胸脅痛。支滿。脅下腫痛。搜風去痰。舒筋利節。

     上肢神經痛upper limb neuralgia:針治陽陵泉。因它與陽維脈相通,繞於臑俞,肩俞。

10、頭皮屑,生瘡furuncle:陽陵泉灸之過多是因,速灸三陰交解之,因它有排泄瘀滯作用。

11、腳氣腳痛beriberi pain:1陽陵泉。2肩井。3足三里。

12、膝腫痛:1陽陵泉。2陰陵泉。3足三里。

13、風濕冷痺:1陽陵泉。2環跳。

14、週身疼痛難忍、四肢痺痛,外受風寒:『治療』

     「方法」:

     (1) 毫針直刺,外關1寸,中渚4分,肩隅1寸,曲池1.5寸,後谿3分,環跳2寸,陰市8分,陽陵泉1寸,足三里1寸,崑崙3分,內庭3分,痛者用瀉法,麻者用補法。

     (2) 灸:1外關。2曲池。3陰市。4風市。各3壯。


(5)膈俞穴
 

貧血至極痛可追,虛弱無顏體力虧。

膈俞 Keh3 Ssu2 (b_17) 足太陽膀胱經脈。

血之會穴。

【部位】

在胸椎thoracic第七節之下,去脊外開1.5寸。

【主治】

1、心臟內外膜炎endocarditis pericarditis。

2、心臟肥大cardiomegalia。

3、胸膜炎pleuritis。

4、喘息panting。

5、支氣管炎bronchitis。

6、胃炎gastritis。

7、食道狹窄esophagostenosis。

8、食慾不振anorexia。

9、腸出血enterorrhagia。

10、盜汗night sweat。

11、腸炎enteritis。

12、小兒疳積及營養不良malnutrition。

13、肺結核tuberculosis。

14、胃癌gastric carcinoma。

【取穴】

正坐、伏臥,按胸椎thoracic第七節之下,為至陽穴,外開1.5寸取之。

【解剖】

在斜方肌下外緣,有背擴肌,最長肌;分佈有第七肋間動脈,靜脈背側支,內側支;第七胸神經後支,內側皮支,深層為第七胸神經後支,外側皮支。上位有二至三個胸神經外側皮支。

【方法】

針尖向外斜刺5~8分。或針尖向上沿皮進刺,可進刺2寸,留針15~30分鐘。

灸15~60分鐘,灸3~7壯。

【應用】

1、膈俞穴;是血之會穴,凡是血病,均應用膈俞穴。

2、膈俞穴:上為心俞穴,心主血。下為肝俞穴,肝藏血。足太陽膀胱經又是多血之經脈,故血病之要穴。

3、胃酸過多。神經衰弱。心悸亢進。歇斯的里。膈俞穴是要穴。

4、針刺膈俞穴;針感會循脊柱放射到環跳穴。有時亦會至心窩部。沿肋骨,間神經傳至期門穴。

5、『腦溢血症』apoplexia;在膈俞穴及左頸不會有鬱血。按壓肺俞穴外側之魄戶穴,頭部會有脹痛之感覺。「治療」:先針刺肩中俞。膈俞穴。點刺。再用拔罐器吸出紫紅色瘀血。同時在合谷穴,委中穴放血。

6、『上肢痛』;膈俞穴上方會有硬塊,針刺膈俞穴硬塊可消除。

7、肺結核;針刺膈俞穴,膽俞穴。


(6)陷谷穴。
 

貧血至極痛可追,虛弱無顏體力虧。

陷谷 Hsien4 Ku3 (s_43) 足陽明胃經脈。

足陽明胃經脈所注,為俞穴屬水。

【部位】

在第二趾外側本節後,去內庭2寸。

【主治】

1、間歇熱algid-fever。

2、熱病febris。

3、盜汗過多night sweat。

4、顏面浮腫facial edema。

5、眼球充血ocular bulbual congestion。

6、欠伸oscitation。

7、腸雷鳴。

8、腸絞痛colic of intestine。

9、腹水ascites。

【取穴】

正坐,第二趾外側方,本節之陷中,去內庭2寸處,骨交叉中靜脈側取之。

【解剖】

在第二趾骨間隙中,有骨間肌;佈有足背靜脈網及足背內側皮神經,第二支本幹。

【方法】

針3~5分。灸10分鐘,灸1~3壯。

【應用】

1、掌心痛。掌背痛。用陷谷穴;是特效。

2、手指關節痛。用對側邊的陷谷穴;是特效。

3、眼下骨頭痛。用陷谷穴;是特效。


(7)大椎穴。
 


流行感冒頭發燒,頭痛腦漲身難熬

主治胸中之熱及消炎。大椎穴。

大椎 Ta4 Chui1 (gv_pm_14) 督脈。

又名百勞,是手三陽脈,大腸、小腸、三焦。足三陽脈,胃經、膀胱、膽經。與督脈之會穴。

【部位】

在頸椎cervical第七節之下,胸椎thoracic第一節之上,之陷凹中取之。

【主治】

1、感冒common cold。

2、間歇熱algid fever。

3、肺氣腫plumonary emphysema。

4、肺結核tuberculosis。

5、衄血epistaxis。

6、嘔吐vomiting。

7、黃疸jaundice。

8、癲癇熱病convulsion cased by high fever。

【取穴】

正坐頸椎cervical第七節之下,胸椎thoracic第一節之上陷中,俯首取之。

【解剖】

1、在頸椎cervical第七結與胸椎thoracic第一節棘突之間,有腰背肌膜,棘上韌帶及棘間韌帶;棘突間皮下靜脈叢;分布有第八頸神經後支及第一胸神經後支內側支。

2、自大椎穴至筋縮穴間,每一穴兩旁都有,胸神經後支、內側支神經幹。

【方法】

可放血。針4~6分。灸10~20分鐘,灸3~5壯。

【應用】

1、大椎穴主瀉胸中之熱,全身之熱及消炎。

2、大椎穴治全身疼痛,寒、熱風氣痛及氣短不語。

3、大椎為手、足三陽脈,共六脈與督脈之會穴。純陽脈主理外表,凡外感六淫之在於表者,皆能紓解。

4、各種神經症,有鎮靜作用。扁桃腺炎。體內寄生蟲;大椎穴是全身治療必用穴。

5、尿毒症,全身水腫,昏迷不醒時:先灸大椎、百會穴。使其神智恢復,嘔吐停止,再行對症治療。

6、流行性感冒,體溫熱度高達39°:針刺大椎穴一般在2小時候後熱度可降低,頭痛、嘔心nausea、鼻涕、鼻塞亦可消退,過6~15小時可以恢復正常。

     「治療」:少數在2~4小時又出現,頭痛、咳嗽、食慾不振時。但是如同時,針刺足三里、合谷、內關,則這些不適的病情亦可治癒。

7、感冒壯熱。局部性疼痛:用梅花針,在大椎穴周圍,輕微刺激點刺。

8、小而中暑、厥背反張、神昏不語、四肢厥冷:針灸大椎、中脘、氣海。有立甦醒之效。

9、高血壓hepertension:治療分兩組。

     「治療」1:針灸百會、通天、後頂、絡卻、大椎。

     「治療」2:針灸合谷、足三里。以上兩組穴位輪流使用。

     『方法』1:用豪針以切指法進針,沿皮向後斜刺,百會、通天、後頂各3分,絡卻沿皮刺4分,大椎直刺8分。

     『方法』2:第二組,足三里、合谷直刺1吋,留針20分鐘,其他均用雀啄術,每兩天針一次。

10、肺炎治療法:以針、灸,相互配合使用。

     「主穴」:大椎、陶道、風門、肺俞、尺澤。

     「次穴」:合谷、列缺、太淵。

     「助穴」:膏盲、豐隆、曲池、手三里、委中。

     該症視病情輕重,而決定次數。


(8)陰陵泉。


子宮痙攣小腹疼,突然如絞痛難忍。

陰陵泉 Yin1 Lin2 Chuan2 (Sp-_9n)足太陰脾經脈。

足太陰脾經之所入,為合穴屬水,不宜灸。

【部位】

在膝下內輔骨下陷中。

【主治】

1、腹膜炎peritonitis。

2、腸絞痛colic of intestine。

3、遺尿enuresis。

4、尿閉anuria。

5、腳氣beriberi。

6、陰道炎vaginitis。

【取穴】

1、以足直伸,放輕鬆從脛骨頭,之內側陷中取之。

2、以食指沿脛骨內緣,直上摸至脛骨拐彎處,內下側是穴位。

【解剖】

在脛骨頭內踝下緣,脛骨頭後緣和腓腸肌之間,比目魚肌起點上方;前方有大隱靜脈,膝最上動脈,最深層有靜後動脈靜脈;正當小腿內側皮神經本幹,最深層有脛神經。

【方法】

針6~8分,留針15分鐘。灸5分鐘,不宜多灸,灸1~3壯。

【應用】

1、陰陵泉為脾經合穴,屬水與水經之腎經及膀胱經脈,在五行上有密切關係。因之有清理脾胃。宣泄水液。化濕通暢。行痹鎮痛。通利小便。之功效。

2、小便癃閉anuria;陰陵泉、配足三里穴。

3、膝下水腫dropsy;陰陵泉、配陽陵泉穴。

4、小便不通dysuria;陰陵泉、配足三里。氣海。天樞穴。


注重配穴;
有病到醫院,西醫檢查,確認病症。選擇治療,中西皆可。相關配穴,僅供參考。


注重配穴;

有病到醫院,西醫檢查,確認病症。選擇治療,中西皆可。相關配穴,僅供參考。

參考網頁請按Anemia 疏菜補血 vegetable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