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Excerpt:葛林布萊的《大轉向:物性論與一段扭轉文明的歷史》
2022/01/04 05:11:26瀏覽502|回應0|推薦7
Excerpt:葛林布萊的《大轉向:物性論與一段扭轉文明的歷史》

任何偉大和令人讚嘆的東西,

都會漸漸變得平淡無奇。
——盧克萊修 (蒙田,《隨筆集》上卷第二十三章)

時間改變世界萬物的性質,前事必然由後事代替,沒有東西始終保持不變;一切都在演化;大自然改變一切,也使一切改變。
——盧克萊修 (蒙田,《隨筆集》中卷第十二章)

僅僅指出一個原因是不夠的,必須舉出好幾個,儘管其中只有一個是真正的原因。
——盧克萊修 (蒙田,《隨筆集》下卷第六章)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D%A2%E5%85%8B%E8%8E%B1%E4%BF%AE
提圖斯·盧克萊修·卡魯斯 (拉丁語:Titus Lucretius Carus,前99年-前55),羅馬共和國末期的詩人和哲學家,以哲理長詩《物性論》(De Rerum Natura)著稱於世。

從蒙田的《隨筆集》,開始接觸到盧克萊修,而在讀完這本《大轉向》之後,似乎才能真正了解現代讀者能夠和蒙田一樣讀到盧克萊修的文字,是一種多麼難能可貴的事情啊。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21615
大轉向:物性論與一段扭轉文明的歷史
THE SWERVE: How the World Became Modern
作者:葛林布萊
原文作者:Stephen Greenblatt
譯者:黃煜文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期:2014/01/04
語言:繁體中文

【內容簡介】
本書以1417年教廷文書人員波吉歐,在南日耳曼一座偏遠修道院發現《物性論》的事件貫穿全書。作者巧妙連結羅馬時代與文藝復興的思想與歷史背景,讓讀者身歷其境,體會古羅馬的書籍收藏風潮、中古修道院的手抄書文化,觀察那些沉迷於古代作品的佛羅倫斯人文主義者、醜聞纏身的文藝復興教廷,以及認識無數受《物性論》影響的人物與成就:達文西、莎士比亞、米開朗基羅、拉斐爾、蒙田,以及科學革命時代前後的哥白尼、伽利略、培根、馬基維利、卡拉瓦喬、賽凡提斯、霍布斯到斯賓諾莎等等。

這是一本描繪人類歷史轉變的關鍵時刻——文藝復興,眾人重新思索宇宙、理解萬物的人文思維的再現。這段歷史啟發了無數人,同時,也為後世科學家與哲學家提供的一座舞台,供其繼續思索與驗證。

【作者簡介】
葛林布萊(Stephen Greenblatt

新歷史主義學派開山祖師,哈佛大學人文學約翰柯根榮譽教授。
一一美國國家圖書奬年度非文學類得主,二一二普立茲年度非小說類作品獎得主,「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以及《諾頓莎士比亞》與《諾頓英國文學選集》總編輯。
葛林布萊重視文學作品和歷史脈絡的關聯性,得獎著作眾多,包括《推理莎士比亞》、《Hamlet in Purgatory》、《Shakespearean Negotiations》。

Excerpt
事物的本質〉

《物性論》不是一本易讀的書。詩句總計七千四百行,以標準六音步詩格律寫成。拉丁文詩人維吉爾與奧維德模仿荷馬的希臘文詩,也採用這種格律撰寫史詩。《物性論》分成六卷,卷首均未命名,這首長詩結合了濃厚的抒情詩之美,對宗教、愉悅與死亡的哲學思索,各種關於外在物質世界的複雜理論,人類社會的演進,性的危險與快樂,以及疾病的性質。《物性論》的語言糾結困難,句法繁復,處處呈現出驚人的思想野心。
……

以下簡短 (並不詳盡) 列出盧克萊修的挑戰所內含的元素:

一切事物都由不可見的粒子構成。盧克萊修不喜歡技術性的語言,因此他不使用標準的希臘哲學用語來指稱這些基礎粒子,也就是「原子」,亦即不可分割的事物。盧克萊修使用日常的拉丁語彙,例如「初始的事物」、「原初」、「物質的軀體」、「事物的種子」。這些種子組成構成了萬事萬物,而萬事萬物最終消解之後又回到原來的種子。不變、不可分、不可見而且數量無窮,這些種子持續處於運動狀態,彼此不斷地碰撞,結合起來可以新的形體,然後分開,然後又結合,如此持續不斷下去。

物質的元素粒子——「事物的種子」——是永恆的。時間不是有限的,而是無限的——即時間這個獨立實體沒有始點也沒有終點。不可見的粒子構成整個宇宙 (從星辰到最底層的昆蟲),這些粒子不可摧毀,雖然宇宙中任何特定的物體終有毀滅之日,但構成這些物體的粒子卻永遠存在。……

元素粒子的量無限,但形體與大小有限。粒子就像字裡頭的字母,它是獨立的實體,可以組合成數量無窮的句子。(2.688ff.)

所有的粒子都在無限的空虛中運動。空間就像時間一樣,是無限的。它沒有定點,沒有起點,沒有中點或終點,也沒有界線。物質並未被包裹在一起成為固體。事物之中存在著空虛,使構成粒子能在物體中移動、碰撞、結合與分離。空虛的證據不僅包括我們可以看見我們的周圍存在著無休止的運動,還包括一些現象,例如水從洞壁滲出來,食物散布到身體各處,聲音穿過封閉房間的牆壁,以及寒意滲入筋骨。
因此,宇宙是由物質 (基本粒子與所有其他粒子一起組成) 與空間、無形空虛組成的。此外並無其他事物存在。

宇宙沒有創造者也沒有設計者。粒子本身不是被創造出來的,也無法被摧毀。在這個世界上,秩序與混亂的模式不是出自任何神聖計畫。神意是一種幻想。

事物的形成是偏離的結果。如果數量無限的所有個別粒子呈一直線從空虛中穿過,在自身重量的拉扯下像雨滴一樣直直落下,那麼世界上將不存在任何事物。然而,粒子並不依照預先決定好的方向一起密集而連鎖地前進。相反地,「在絕對不可預測的時間與空間中,粒子會緩緩偏離直線行進的軌跡,到最後那偏離的程度,說是改變了原先的方向也不為過。」(2.218-20) 因此,元素粒子的位置是不確定的。

偏離是自由意志的來源。在所有有知覺的生物 (包括人類動物) 的生命中,元素粒子的隨機偏離決定了自由意志的產生,如果所有的運動都順著一條已經預先決定的長鏈行進的話,就不可能有自由可言。原因接續著上一個原因,不斷上溯,直到無窮,就像命運注定一樣。然而,我們的自由意志卻總是與命運搏鬥。

人類生活的最高目的,就是追求愉悅,減少痛苦。
……
盧克萊修不安地說,而這也成為他的名言,人生的目標必須遠離這種瘋狂的事業,並且站在安全的地點遠遠望著它:

當狂風吹襲廣大洋面,揭起驚濤巨浪,此時最舒服的事,莫過於站在陸地上,遠望人們面對此一嚴厲的試煉:並非他人的苦難令我們感到惬意與愉悦;而是慶幸自己能夠免除災難的打擊。能坐觀兩軍相爭,自己則不受刀劍威脅,也是一大樂事。然而,世間的極樂與至福,在於領悟智者恬淡自適的教誨,使自己的心靈居於至高之處,俯瞰他人四處追求,惶惶不可終日的樣子。世人總以智巧相爭,追逐名利,日夜盤算财富與權力,渴求攀上俗世的頂點。(2.1-13)

愉悅最大的障礙不是痛苦,而是幻覺。人類幸福的大敵是過多的欲望——妄想得到遠超過有限的自身所能得到的東西——與折磨人的恐懼。即使是可怕的瘟疫,在盧克萊修的描述中——他的作品最後生動描述了雅典發生瘟疫的慘狀——最恐怖的部分不在於痛苦與死亡,而在於瘟疫引發的「煩惱與恐慌」。

了解事物的本質,會產生強烈的驚異感。我們了解宇宙是由原子與空虛構成的,別無他物,世界不是神意的創造者為我們設立的,我們不是宇宙的中心,我們的情感生活並不獨特,就像我們的身體與其他生物無異一樣,我們的靈魂就跟我們的身體一樣是物質的,總有一天會毀滅。這些體悟不會令我們絕望。相反地,把握事物的本質是走向幸福的關鍵,盧克萊修堅稱,人類不重要——我們不重要,我們的命運也不重要——這是好事。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14nov&aid=171078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