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Excerpt:羅格‧布雷格曼的《人慈:橫跨二十萬年的人性旅程,用更好的視角看待自己》
2021/12/30 05:19:14瀏覽511|回應0|推薦7
Excerpt:羅格‧布雷格曼的《人慈橫跨二十萬年的人性旅程,用更好的視角看待自己》

想像有一架飛機緊急降落並斷成三截。當機艙濃煙密布,裡面每個人都了解到:我們得逃出去。這時候會發生什麼事?
A星球上,乘客們轉頭問旁邊的人有沒有事。那些需要援助的人第一批獲救脫困。人們即便面對完全陌生的人,也願意奉獻自己的生命。
B星球上,人人都只顧自己性命。恐慌爆發開來。出現大量的推擠。孩童、老人和行動不便者被人們在腳底下踩踏。
問題來了:我們活在哪個星球上?

「我估計大約有百分之九十七的人認為我們活在B星球上。」波茲美斯 (Tom Postmes) 教授說。「但真相其實是,幾乎在所有的情況下,我們都是活在A星球上頭。」
(p.24)

我的論點就只是如下:我們——出於天性、身為孩童時、在無人島上、當戰爭爆發、當危機襲來——於自己好的一面有著強烈偏好。我將呈獻大量的科學證據,證明對人性有著更正面看法是多麼切實際的事。同時我深信,如果我們開始這麼相信,那這件事就可以更真實。
一則來源不明的寓言故事在網上四處流傳。故事裡有個我認為簡單但意義深遠的真理:

一名老人對他的孫子說:「我心中有一場爭鬥,那是兩匹狼的惡鬥。一匹是惡狼——憤怒、貪婪、嫉妒、傲慢又膽小。另一匹是善狼——平和、慈愛、謙遜、慷慨、誠實且值得信賴。這兩匹狼也在你心中爭鬥,也在每個人心中爭鬥。」
一會兒之後,男孩問:「哪一匹狼會贏?」
老人露出微笑。
「你餵養的那匹。」
(p.34)
——
〈第一章 新的現實主義〉

這一本書,簡言之,可謂宣揚及論證「人性本善」的各種實例,特別是找出真人版的《蒼蠅王》,推翻了小說中所虛構兒童之間的野蠻人性,以及提出反駁賈德.戴蒙曾在社會科學名作《大崩壞》中有關復活節島島民因資源不足而相殘的推論,論述過程都相當精彩。

本書最後的〈跋〉,羅格‧布雷格曼提出應恪守的十條規則,頗值得分享。

又,我個人相當推薦羅格‧布雷格曼的另一本《改變每個人的3個狂熱夢想》。而譯者唐澄暐曾經寫過一本《超復刻!怪獸點名簿》,也一併推薦囉。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00281
人慈:橫跨二十萬年的人性旅程,用更好的視角看待自己
Humankind: A Hopeful History
作者:羅格‧布雷格曼
原文作者:Rutger Bregman
譯者:唐澄暐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1/08/31
語言:繁體中文

【內容簡介】
賈德.戴蒙在《大崩壞》中推論,復活節島島民因資源不足而相殘,甚至以人為食,是以殘酷自私的人性為導火線。但新的人口證據卻有截然不同的解釋。
《蒼蠅王》作者獲頒諾貝爾獎,被盛讚為「生動刻畫了真實人性」;但是當虛構小說在現實中上演,流落荒島的小男孩卻建立起井然有序的小型社會,為了求救,輪流看顧營火不滅。

【作者簡介】
羅格.布雷格曼 Rutger Bregman
歷史學家、作家、記者,被讚譽為歐洲最著名的年輕思想家之一。他的前作《改變每個人的3個狂熱夢想》榮登《星期日泰晤士報》、《紐約時報》等各大暢銷榜,並被翻譯成32種語言。現居荷蘭。

Excerpt
〈跋:應恪守的十條規則〉

傅說中德爾菲 (Delphi) 的阿波羅神殿 (Temple of Apollo) 前庭刻有兩個詞。那座神殿是個重要的朝聖場所,訪客從古希臘的四面八方來到這裡尋求神諭。
他們一進來,讀到的詞就是:Gnothi Seauton。「認識你自己。」
就心理學和生物學、考古學和人類學、社會學和歷史學的最新證據來看,我們只能做出結論說,人類幾千幾萬年來一直被有缺陷的自我形象所引導。長久以來,我們都假定人性自私,假定我們是野獸,甚至禽獸不如。長久以來,我們相信文明是脆弱的飾面,會在微小的挑撥下崩裂。現在我們知道,這種對人的觀點,以及這種對我們歷史的看法,都是完完全全不切實際的。
我已在本書的最後幾章試圖展現,如果我們修改人性觀,會有什樣的新世界在等著我們。但我可能只觸及到皮毛。畢竟,如果我們相信大部分人都正派而友好,應該是一切都會改變。我們可以徹底重新思考要如何組織學校和監獄、企業和民主政體。以及,思考我們如何生活。
……
但後來有個朋友問我,寫這本書有沒有改變我自己的生活觀,而我發覺答案是肯定的。對人性採取務實觀點,很難不大幅影響你和他人互動的方式。所以不管有沒有用,以下是基於我過去幾年所學到的事物,而给自己定下應恪守的十條規則。

一、有疑慮時,假設最好的情況
……
當我們的信念到頭來遭到辜負時,我們大部分人都會感到羞恥。但如果你是個現實主義者,或許你該覺得有一點點驕傲。事實上,我的看法走得更前面:如果你從來沒被騙過,那麽你應該要問,你的基本態度是不是有點太信不過別人。

二、思考雙赢的局面
……
在同個脈絡下,關於寬恕的文獻強調,原諒別人合乎我們自己的利益。那不只是一種饋贈,更是一個好交易,因為原諒就是停止浪費能量在反感和怨恨上。事實上,你藉此解放自己好好活下去。「原諒是把一名囚犯釋放,」神學家路易斯B史密德斯 (Lewis B. Smedes) 寫道,「然後發現那名囚犯就是你。」

三、多問問題
……

四、緩和你的同理心,訓練你的同情心
……
和同理心不同的是,同情不會耗盡你的精力。……那是因為同情比較能夠控制,比較遠離,而且也更有建設性。那不是在承擔另一個人的悲傷痛苦,而是真正幫助你認清這件事然後行動。不只如此,同情還為我們注入精力,而那正是助人所需要的。

五、試著了解他人,就算不知道他為何有那種想法
……

六、愛你的自己人一如別人愛他們的自己人
……

七、避開新聞

近日最大的一個距離感來源就是新聞。看晚間新聞可能讓你覺得跟現實更合拍,但真相是,新聞會扭曲你對世界的觀感。它往往把人概括成一個個團體,好比說政客、菁英、種族主義者和難民。更糟的是,新聞還會把鏡頭拉近對準害群之馬。
……
我的經驗談?有好幾個:避開電視新聞和推播通知,改讀更精緻的週日報刊以及深度特寫,線上或非線上的都可。擺脫你的螢幕,跟有血有肉的真人見面。仔細想想你拿什麽資訊餵養你的心智,就像你會留意你拿什麽食物餵自己的身體那樣。

八、不要揍納粹分子
……
而每一年,說巧不巧地,反法西斯主義者也前來讓新納粹分子求仁得仁。不可免地,總是會出現一段影片,顯示有人得意洋洋地揍了某個納粹分子。但之後證明這種行動的效果適得其反。就像轟炸中東成了恐怖分子的天降甘霖一樣,納粹分子只會更強化極端主義者。這讓他們證明自己在自己的世界觀中是正確的一方,也因此要吸引新血加入比之前容易太多。

九、出櫃:做善事不必羞愧
……
海德 (Jonathan Haidt,心理學家) 發現,人常常因一個簡單的慷慨舉動而驚訝感動。當心理學家問他的受試對象,這種經驗怎麽影響他們,他們會描述一種無法抵擋的衝動,讓他們也想要出去幫幫誰。
海德把這種情感稱作「提升」(elevation)。人因為天生如此,所以一個簡單的善意跡象就會讓我們感到「溫暖」以及「酥麻」。而吸引人的地方在於,我們連從別人那聽說這些故事也會出現這種效應。那就彷彿我們按了一個精神重設鈕,消除了我們的憤世嫉俗感,於是我們就再次擁有一個清晰的世界觀。

十、要切乎實際

最後,來說那條我所恪守的最重要規則。
如果要說我寫這本書有什麽企圖的話,那就是改變「現實主義」這個詞的意義。在當代用法中,「現實主義者」變成了和憤世嫉俗者——某個有著悲觀看法的人——同樣意思,這不就清楚說明了問題所在嗎?
事實上,不了解實際狀況的是憤世嫉俗者。事實上,我們是活在A星球,就是人們會十分想善待彼此的地方。
所以實際一點吧,勇敢一點吧。誠實面對你的天性,交出你的信任。在光天化日下做好事,且不要為了自己的慷慨寬容而羞赧。一開始人們可能會當你是天真好騙,但記住,今日的天真想法可能就是明日的常識。
該要有新的現實主義了。該要對人類有新看法了。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14nov&aid=171036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