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默照禪
2014/12/11 18:41:12瀏覽1277|回應0|推薦4

默照銘〉全文
  宋.宏智正覺
  默默忘言。昭昭現前。鑒時廓爾。體處靈然。靈然獨照。照中還妙。露月星河。雪松雲嶠。晦而彌明。隱而愈顯。鶴夢煙寒。水含秋遠。浩劫空空。相與雷同。妙存默處。功忘照中。妙存何存。惺惺破昏。默照之道。離微之根。徹見離微。金梭玉機。正偏宛轉。明暗因依。依無能所。底時回互。飲善見藥。檛塗毒鼓。回互底時。殺活在我。門裡出身。枝頭結果。默唯至言。照唯普應。應不墮功。言不涉聽。萬象森羅。放光說法。彼彼證明。各各問答。問答證明。恰恰相應。照中失默。便見侵凌。證明問答。相應恰恰。默中失照。渾成剩法。默照理圓。蓮開夢覺。百川赴海。千峯向岳。如鵝擇乳。如蜂採花。默照至得。輸我宗家。宗家默照。透頂透底。舜若多身。母陀羅臂。始終一揆。變態萬差。和氏獻璞。相如指瑕。當機有準。大用不勤。寰中天子。寒外將軍。吾家底事。中規中矩。傳去諸方。不要賺舉。

如下節錄自聖嚴法師-禪與悟/禪意盡在不言中篇對〈默照銘〉的解釋

    「默默」是心念的寂靜,「昭昭」是心地的明淨。
  「忘言」是既不用口說的語言,亦不用思考的語言,一般人的沉默,僅至於口不出聲,未必能夠心無妄念,那便不是「忘言」。
「現前」是毫無差異的映現,是將自己所面對的一切現象,百分之百地如實觀照,若加入了主觀的判斷,便與現前的事實有了出入。
  這兩句話,既是禪修的方法,也是禪修的體驗。
    「默默忘言」就是既無語言,也無對象,乃至沒有心念的活動。先將自己跟環境孤立起來,再將自己的現在跟過去與未來孤立起來,最後要將自己的現前一念跟前念與後念也孤立起來。「昭昭現前」是在忘言之後,所得的明朗與清晰,首先知道有心的念起念滅,其次凡有念起立即發覺,最後唯有朗然獨照的明淨之心,像是一面纖塵不染的廣大明鏡。

若能專精於默照的工夫,便可親證最上乘法,名為「至得」,實即無得。《金剛經》云:「若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即不與我受記。」這也跟《心經》的「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的義理相同。因為若於默照之中,尚存有所得有所證的自我中心及價值肯定,此人便未得真解脫。唯有先以默照方法破我執除身見,始能真得與三世諸佛同一鼻孔呼吸的經驗,然後才能轉大法輪,揚佛家風。宗家默照,透頂透底。

    曹洞宗的家風,便是禪宗的家風;禪宗的家風,便是佛祖的家風。佛法化世的功能,即是悲智雙照,悲智的啟發,端賴止觀雙運的修持。
  宏智正覺禪師倡導的默照禪法,究其內涵,即是止觀雙運。止觀在梵文是奢摩他(samatha)及毘鉢舍那(vipa
śyanā)兩字合譯為漢文,即有止觀、定慧、寂照、明靜的意思。那是大小三乘通用的禪觀方法。止觀兩字在中國則幾乎使人有被天臺宗獨佔的印象。而天臺宗的止觀,分有「小止觀」、「漸次止觀」、「不定止觀」、「圓頓止觀」的四種,圓頓修法的止觀法門,實與禪宗的頓悟法門相似相通,而禪修的入門方便,通常也以止觀最切實際。《摩訶止觀》卷一云:「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觀。」此與默照禪的「默默忘言,昭昭現前」極為類似。
  宏智正覺禪師很明顯地是採納了止觀的基本方法,配合了曹洞禪的相互因依的理論,新創「默照禪」的名稱。

 

 

如下節錄自艾克哈特.托勒-修練當下的力量一書

撤離對心智的認同
    好消息是,你可以從心智當中解脫。這是真正的自由,你現在就可以著手進行第一步。
盡可能經常傾聽腦袋裡的聲音,特別注意那些常常重複的思考模式,它們就像陳年錄音帶一樣喋喋不休地在你的腦海裡重複了好多年。
這就是我說的
「觀察那個思考者」,也就是去傾聽自己腦袋裡的聲音,做一個觀察的臨在。
    當你聆聽那個聲音時,態度要不偏頗。也就是說,不要批判或責備你所聽到的。因為一旦批判或責備,就意味著那個同樣的聲音又從後門溜進來了。你很快會發現:那個聲音在那裡,而我在這裡聽著它、注視著它。這份對於「我在」的了解,就不是一個思想了,它是對你自身臨在的一種感知,是超越心智而生的。
    所以,當你聆聽你的思想時,你不但覺察到了思想,也覺察到自己在觀察思想,一個新的意識向度就出現了。
    當你聆聽思想時,你會感覺到「有意識的臨在」——在思想之後或之下一個更深層的自我。這樣一來,你的思想就失去了掌控你的力量,而快速地減弱,因為你已不再經由認同你的心智,而賦予它能量了。這時,那種不由自主、強迫性的思考就開始步向終結。
當一個思想銷聲匿跡時,你會經歷到心智續流中的一個間斷——無念的間隙。起初,這個間隙可能很短,也許幾秒鐘而已,但是它們會逐漸變長。當這些間隙發生時,你會感到內在有某種定靜和平安
。你開始感覺到你與本體合一的自然狀態,這種狀態通常會被心智遮蔽起來。
    隨著不斷練習,定靜和平安的感受會加深。事實上,它的深度沒有盡頭。你也會感受到一種內在深處散發出來的微妙喜悅,那就是本體的喜悅。
在這個與內在連結的狀態中,你會比處於和心智認同的狀態時更加警覺、更加清醒。你是全然地臨在。而這個與內在的連結也提升了賦予你肉體生命的能量場的振動頻率。
    當你更深地進入無念(這是東方人常用的說法)的範疇時,你會領悟到純粹意識的狀態。在那種狀態下,你強烈地感覺到自己的臨在和極大的喜悅,因此所有思考、情緒、身體,還有整個外在世界相對來說都不重要了。這不是一個自我(selfish)的境界,而是無我(selfless)的境界,它帶領你超越了你原先認為的自己(yourself)。那份臨在就是本質上的你,但又不可思議地比你偉大許多。

 

後記: 

末學在第三階段修持中, 終於多少領悟其要點,尤其當無法用正見或正思惟對治因外境引發之強烈情緒,或階段性淨化之莫名情緒發生時,只要作情緒如實的觀察者,只是靜靜地觀察情緒的感受,如怨懟,如生氣,如恐懼,而不是不自覺地隨著外境不斷起妄念,作批判,如果還有妄念也只是靜靜地觀察,覺知力量開始如實觀照時,你會驚訝,情緒可以如此放下, 甚至妄念無法再起,而調伏了自心,恢復平靜,另外把圓覺經所云: 知幻即離 不作方便 離幻即覺 亦無漸次,此四句用來觀照自心,也是方法之一

如果還是做不到調伏自心,就要觀察是否有新冤欠/祖先或罪垢發生了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aura38&aid=19596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