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火船廊1919存漢風
2020/05/26 10:03:46瀏覽1591|回應2|推薦61

西元18世紀中廣東潮州人的後裔鄭信成了暹羅國的達信大帝。西元19世紀到20世紀初,廣東汕頭人陳慈黌(1843一1921年,又名陳步鑾)成就了「黌利家族」,開始在泰國發蹟。

1871年,陳慈黌在湄南河入海口不遠的吞武里岸,開設了陳黌利行,擴展進出口貿易,以火礱、火船,運輸銷售暹羅大米,以及中國絲綢、茶葉等貨物。陳慈黌坐鎮曼谷,運籌帷幄,指揮著香港、新加坡、西貢、汕頭等地的業務,家族乃日益發展壯大。

火礱是什麼?火船又是什麼?

礱,依說文解字的說明:「䃺也。从石龍聲。天子之(ㄐㄧㄠˇ),椓而礱之礱。謂以石(ㄇㄛˊ)物曰礱也。今俗謂磨穀取米曰礱。」是先民用來磨去穀殼的器具,這種礱的運作以人力為主,產量不高。「黌利」家族在第二代當家陳慈黌的帶領下,發明了「火礱碾米機」、改進了商船裝卸貨物的方式,大大推動了家族的生意,與香港、新加坡、越南等地的商貿事業蒸蒸日上。

「火礱碾米機」就是機械式碾米機,當時蒸汽機普遍被用在各種機械、運輸上。而蒸汽機必須用火燒水,所以,「火礱」應該就是碾米速度快、產量大的蒸汽碾米機了。由於數量大、需求多,陳慈黌在湄南河邊開辦了第一間火礱(即新式碾米廠),方便從船上卸貨裝米入倉和運米出海,由於生意極盛,黌利家族共擁有7家火礱,還有相應的倉庫、米棧及運輸系統,火礱業規模之大,首屈一指。成為名符其實的火礱王。

18、19世紀,曼谷就已經是著名的水上之都。早在吞武里時代,湄南河畔就有「萬帆競渡,百舸爭流」的局面,泰中兩國的貿易也以湄南河為依託。以從事貿易為主要業務的黌利行如果還是以人力或風力船舶運輸,其運量及速度當然不足以滿足需求,於是蒸汽動力的船舶就成了重要的運輸工具,將泰國的米運往中國,又從中國運來絲綢、茶葉等。黌利總行又設中暹船務公司代理挪威船務,有輪船十餘艘,航線遍及東南亞、中國及日本各主要口岸。

蒸汽船舶就和火礱一樣是用燒煤的蒸汽機為動力來源,於是,蒸汽船就被稱之為「火船」。

有了「火船」,那麼「廊」又是什麼呢?

原來「廊」就是供船舶停靠的碼頭。顧名思義,「火船廊」,就是供蒸汽船舶停靠的碼頭囉。「黌利」家族的「火船廊」也是當年火船運輸鼎盛時期,華人社會中最出名的碼頭。

18世紀,西風東漸,仗著船堅砲利,覬覦中國的地大物博,1838年,發生了第一次鴉片戰爭。從此,中國大地不得寧日,東南沿海各省百姓紛紛出亡南洋。黌利行也從香港的乾隆行將觸角延伸到了暹羅,並開始在泰國發蹟、壯大。泰中貿易繁榮,加上故國戰亂,間接帶來了華人入泰高潮。但這些為躲避戰亂、災荒,選擇下南洋的移民並不像黌利家族一樣腰纏萬貫,許多人在上岸時就身無分文,甚至還染上惡疾。此時的碼頭船廊除了是貨品、資金、人力以及資訊的集散地之外,還承擔了施醫贈藥、慈善救濟、職能培養等功能。

興建於1850年的「火船廊」位於湄南河吞武里,鄰近「噠叻仔」及華人聚居的唐人街。原來屬於也是華僑的泰國貴族Phraya Phisansupapon (Cheun Phisanbut)的土地,為緩解新移民的思鄉之情,特地在此建了典型的中式三合院。這所三合院又鄰接Phraya Phisansupapon從新加坡買來的火船停靠的碼頭,於是名為「火船廊」。1919年,一戰結束,黌利家族從Phisanbut家族手中買下火船廊的土地及建築,與緊鄰的黌利故居連為一體,作為辦公區、員工宿舍和米倉,和家族居住地,命名為「廊1919」(LHONG 1919)作紀念。

隨著時光推移,海運與盛,停泊外海的大型深水貨輪更加普遍。火船廊作為貨物集散碼頭的職能漸漸消失,原來的三合院只作為倉庫和黌利家族工人住房,也因此加劇了三合院的荒廢。黌利家族不忍放任祖先遺留的文化遺產傾頹,決定修復、活化這座古厝。黌利家族第五代傳人Saran Wanglee決定揭開歷史面紗。而Wanglee博士的母親Rujiraporn Wanglee正好是資深室內設計師,便毅然決然加入修復計畫。在修復過程中發現許多遺留的寶物,以及在取除牆面漆,竟發現底下有完整壁畫。這也讓Wanglee母子更想把建築回復原貌。修復需要不少經費,這座三合院也要想辦法養活自己,因此成就了「廊1919,(LHONG 1919)」的轉型契機。2017年,「廊1919」整修完成面世。

我們離開鄭王廟,往東南,轉過大街小巷,大約十點半左右來到火船廊外不遠處的停車場。沿著馬路往前,左側是一些沒啥特色的現代建築,右邊一排長長的中式建築,牆面有些斑剝,瞧瞧那馬頭牆、窗格,保存了些中國建築的特色。牆面上靠近一扇窗戶處畫了兩個小孩,一個大點的男孩站在一個甕上,像是要打開半掩著的木窗向裡張望的模樣。下面一個小一點兒的男孩仰望著,像是跟哥哥說:「看到了嗎?看到什麼了?」

沿著長牆向前望,是一棟比較凸出的建築,牆上畫了一幅騎在馬上的仕女圖,這裡就是廊1919的入口。入口外面左邊大樹下一小小的紅色廟宇,有點兒像咱們的土地公廟。

仕女圖建築的山牆下方一塊路牌寫著黌利路。

進入廊1919,進入視線的就是一個U字型的二層樓式三合院,開口方向是湄南河,想必當年的碼頭就在河岸邊上吧!


進去右轉,紅色三合院前方下位置是一座媽祖堂,媽祖堂前面有一座大大的祭台,祭台正面四個大字,寫的是「吉祥如意」。祭台上有好多個大小香爐,每個香爐裡都有香煙裊裊、或粗或細的香枝燃燒著。看來香火鼎盛呢!

火船廊由5座建於1919年的建築物組成U字形三合院,U字開口正對湄南河。主要建築均為長條形的外廊式兩層樓房,青磚牆、屋頂和樓面為木結構,二層門窗洞口都有彩畫作為裝飾。靠近碼頭還有2組聯排式倉庫,為後期重建的混凝土和輕鋼結構,建造年代較晚。

正廳聚寶堂供奉著天后聖母媽祖,堂上還有一面清光緒庚寅年間張之洞書贈「惠此中國」四個大字的匾額。看書贈年代,當時的張之洞可能是湖廣總督,光這匾額就知道黌利家族不管是在中國還是泰國都有極大的影響力。三合院的大庭院裡擺放著桌椅,最為醒目的就是散置在院落裡的紅色紙陽傘,還有懸掛在一樓走廊上的紅燈籠,頗有些中國風。

媽祖堂兩側二樓走廊上各掛著一件巨大的中式袍服,甚是搶眼。媽祖是中國第一海神,她司掌海上安全,守護著漁民、船員和行船人的平安,從火船廊興建至今都被船員和居民虔誠的祭拜。媽祖堂裡面供奉的三尊媽祖雕像都來自中國,據說象徵著媽祖的三個階段。這三尊神像分別是林默娘、海神媽祖和天上聖母。

從媽祖堂沿著走廊,每一個房間都保存著使用當時的樣貌,這裡有客廳、有起居室、有臥室、有書房、有餐廳。走廊上還擺放著兵馬甬石雕,以及各式各樣中風味的裝飾。

 

 

 

 

 

 

 

 

 

 

 

上到二樓,大部分的房間仍是空置,這可能與當年的二樓是供船員和工人居住的宿舍有關吧。

走到河邊,幾位泰國學生穿著畢業服在這裡拍畢業照。在這個不是畢業季的十月都有學生來此拍照,相信五、六月份畢業季時必定更是拍照取景的絕佳場景。

 

 

 

 

 

 

 

 

 

 

 

整修過的廊1919保存了原味。但原來的老建築並沒有現代化的廁所等設施,在整修時又是如何處理的呢?當然得是現代化的衛生間囉。但是當你走到門口,必定讓你驚訝,原來洗手間也可以用這種方式「迎賓」呢!

 

在曼谷這樣一個民族特色鮮明的地方,保存了這麼一座具有明顯中國特色的建築,更是讓百年碼頭火船廊再現風華。看看遠在南洋、暹羅民族味極端濃厚的曼谷市區都能保留這種極具中國特色的火船廊,供遊客、後人緬懷。想想咱們一味的以去除祖先留下的文化為要,怎不讓人汗顏。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回應文章

玉米蘋果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0/06/06 13:29

   歲月, 真是個 可愛的東西 ~

   無論喜歡與否, 都能展現出 它自己的風貌

   真棒的一篇...Fox恭喜恭喜

   咱真誠的 按 一百個讚 喔!   

馬哥 問候您(landmarc) 於 2020-06-13 12:04 回覆:
感謝來訪。

司空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2020/05/27 13:47

古香古色。。。

中間有兩個孩子攀牆偷窺的壁畫相當傳神,饒富趣味。。。

馬哥 問候您(landmarc) 於 2020-06-13 12:06 回覆:
真的,這位作者還真有些功力,兩個孩子動作自然極了。比起許多胡亂塗鴨更是高明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