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9/04 22:55:18瀏覽274|回應0|推薦2 | |
華夏文化智慧結晶 (之一) 人類文明的發展歷程中,存在折無數前行者奮鬥的軌跡,有人曾經說,人類之所以異於其他動物者,就在於人類能夠累積智慧,能夠將前面的人努力的成果留住,再從原有的根基向上發展,完成了歷史上無數耀眼的文明成就,否則,人類的歷史不過幾萬年,有記載的歷史大約一萬年上下,相較於其他生物動輒百萬年生存歷史,還只是生物史上的「小朋友」,又怎能在短短數萬年間,累積如此的文明成果?舉個例子來說,蜘蛛醫生下來就會結網、捕獵、交配,從百萬年前就是這樣沒有變過,人類一生下來什麼都不會,連照顧自己存活下來都沒有辦法,但是經過學習、成長後,這個人可能成為音樂大師,可能成為諾貝爾得主,也可能成為一個出色的企業家,如果更上一層樓,也可能成為愛因斯坦、牛頓、比爾蓋茲,或是莫札特、貝多芬。 在文明發展的歷史上,每個人都有可能貢獻一份心力,成為整個文明成果的一部份。但是翻開整個文明的發展過程,卻有很少數的一些人,他們的成就不僅僅傲視當代,甚至成為後行者發展的重要關鍵,這樣的影響力有時候可以擴展到幾百年,甚至幾千年後。 漢朝著名史學家司馬遷,他的「史記」是歷史上極為重要的史學著作,可以說在司馬遷之前,歷史僅止於單純的記載事件及人名,但是「史記」問世之後,史學的著作才開始有了靈魂,人們從「史記」理才了解到,原來歷史也可以寫得有血有肉,在記載歷史的過程中,人們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也能躍然紙上。我們可以說,司馬遷的「史記」以一人一書的力量,改變了日後千百年的歷史面貌。 西方著名的生物學家達爾文,以研究生物的演化而著稱。一般人對於達爾文的印象,大概僅止只他在演化論上的研究成果,以及只要提到物種演化就會提到這位英國科學家。但是事實上,「演化」這個概念並不是達爾文的獨創,在達爾文之前已經有過不少人有過類似的論點,但是都沒有一個人能夠將整個概念整合,因此也無法形成太大的的影響力量。然而,達爾文在他那場著名的生物尋秘之旅中,越過危險的海洋,遊歷了許多小島,終於將整個演化論的「物競天擇」理論成形,寫成了「物種起源」一書。這本書影響了後世所有的生物演化研究專家,一直到二十一世紀的現在,只要是研究生物演化的人,都一定受到這本鉅著的影響。同樣的,達爾文也是以一個人,一本書的力量,就影響了整個人類的世界。 一個人的力量,能夠發動多大的能量?一個人的研究,能夠做到什麼樣的全面性影響?孔老夫子以一個人的力量,連傳世的「論語」都還不是自己所寫,影響力卻可以即於兩千多年之後;如果物理界沒有愛因斯坦,整個量子理論的問世可能會晚上個幾十年;而史學家研究先秦時代的歷史後,也發現如果沒有秦始皇的「車同軌,書同文」,整個中原大陸以文字整合在一起,現在的中國,可能就跟歐洲一樣,成為幾十個分裂的小國家。 由此可見,在歷史上雖然不常發生,但是有時候,一個研究,一本書,或是一個人的力量,是很有可能發生無限大的擴張能量的。 由黃河流域發展而出了華夏中國文化,是人類文明史上最璀璨也最偉大的文化之ㄧ,這個文化的特徵是:早熟、持續力強,而且影響力極遠。早熟,是指這個文化的成熟期來得非常得早,曾有人說,華夏文化的發展,就好像一個五歲小孩,本來應該只是念幼稚園小班的年紀,卻已經把大學的研究所課程修完了。在兩千多年前的先秦時代,當世界上絕大多文明都還在早莽時期的時候,華夏文化就曾經有過一次知識發展的大爆炸,當時的諸子百家文化爭鳴,舉凡文學、農學、哲學、法學、人類生存學(陰陽學),乃至於科學、醫學,都已經有人即高層次的發展成果,有的成果甚至到了兩千多年後的現在,還是非常實用的理論學說。事實上,許多改變世界的科技和科學研究,華夏文明也孕育得比世界所有文明還要早,像是圓周率的發現,就比西方早了幾百年,而所謂的「四大發明」、火藥、印刷、造紙、羅盤,也都是華夏中國文明最早發明的。 持續力強,指的是這個文明的韌性十足,而且充滿了生命力。人類文明史上的「四大文明」:埃及文明、巴比倫文明、印度文明,以及華夏中國文明,至今仍然存在的,只有華夏中國文明,另外的三個偉大文明,巴比倫文明早已不存在,而埃及和印度則是只有國家存在,但他們現在的民族和當年的文明種族已經沒有任何關係,等於只是「借殼上市」。 這樣一個歷史悠久,而且充滿文明智慧的文化,蘊藏的知識可謂浩然如海。但可惜的是,就好像一個缺乏管理的圖書館一樣,就算館內的藏書再怎麼豐富,如果沒有人去翻閱,滿山遍野的珍貴知識也和街道上的石頭一樣,一點價值也沒有。知識和圖書館裡的書一樣,要有人去翻閱才會有價值。可惜的是,在兩千年前的諸子百家時代,許多已經臻於完美的文化智慧結晶,因為年代的久遠和傳承的斷層,已經流散於時光的夾縫之中,有的已經失傳,有的甚至連名字都沒有留下來。有的雖然僥倖在歷史的縫隙中留下隻字片語,但是卻因為缺乏適當的轉譯,已經鮮少有人能夠窺知其中的價值,就好像真珠蒙塵在砂礫之中,比石頭看起更不值錢。 簡單舉的例子來說,大家都聽過的「風水」之學,它的真正原型,是古代的智慧者從人類與大自然的互動中,經過多年的印證得到的生存哲學,是一種結合了環境學、人文心理學、生態學的偉大理論,但是在多年的失傳及江湖術士的誤導下,已經成為一種幾乎是人人喊打的封建迷信,現在有很多人說到風水學就是嗤之以鼻,不只是科學工作者不以為然,就算是一般民眾,也是很多人完全不能接受。但真正的事實是,西方世界現在有很多人已經開始重視這一門結合了居住、生態、人文的古老智慧。經過破譯和現在化詮釋的風水之學,其實就是一門很符合科學精神的學問。 而華夏中國文化中許多智慧結晶,其實就是古代人們的科學,在當時資訊不足、器材不完備的環境下,先人以無比的智慧,在有限的資訊體系下自成一套全是人類與大自然共存結合的理論,這就是許多古老智慧的真正原貌。 |
|
( 知識學習|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