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史記.淮陰侯列傳──3(一)
2009/07/16 16:46:54瀏覽9683|回應1|推薦1

史記.淮陰侯列傳──3(一)

【題解】

    第三大段寫韓信平齊敗楚的戰功,兼寫劉邦對韓信的猜忌、矛盾已逐漸深化。韓信卻兩次拒絕了反叛劉邦、三分天下的勸說。

    漢王奪取了韓信和張耳統率的軍隊,命令張耳防守趙地,任命韓信為國相,讓他收集趙國還沒有發往滎陽的部隊,去攻打齊國。

    韓信領兵向東進發,還沒渡過平原津,聽說漢王派酈食其已經說服齊王歸順了。韓信打算停止進軍,但後來聽從說客蒯通的的建議,攻打齊國。楚國派龍且率領兵馬,號稱二十萬,前來救援齊國。

    韓信與龍且展開了會戰。這次戰役再次表現了韓信的智慧。龍且不聽進諫,剛愎自用,進兵與韓信隔著濰水擺開陣勢。韓信先派軍在夜裏用沙袋堵塞濰水上游,天明後派軍正面迎擊楚軍,並佯裝潰敗,往回跑,渡過濰水。楚將龍且果然高興的說:「本來我就知道韓信膽小害怕。」於是就親自率軍渡過濰水追趕韓信。此時韓信下令漢軍掘開沙袋堤壩,河水洶湧而來,將楚軍沖為兩段,一大半還沒渡過河去,韓信立即回師猛烈反擊,趁勢追殲逃敵,把已渡水的楚軍全殲滅,殺死了龍且。未渡水的齊楚聯軍不戰自潰。韓信俘虜齊王田廣,全部平定了齊地,這就是「半渡而擊」戰法繼孫武之後的又一次應用。

    公元前203年,韓信降服且平定了整個齊國。派人向漢王上書,說:「為有利於當前的局勢,希望允許我暫時代理齊王。」正當這時,楚軍在滎陽緊緊的圍困著漢王,韓信的使者到了,漢王打開書信一看,勃然大怒,罵道:「我在這兒被圍困,日夜盼著你來幫助我,你卻想自立為王!」張良、陳平暗中踩漢王的腳,湊近漢王的耳朵說:「目前漢軍處境不利,怎麼能禁止韓信稱王呢?不如趁機冊立他為王,善意對待他,讓他自己鎮守齊國。不然可能發生變亂。」漢王醒悟,又故意罵道:「大丈夫平定了諸侯,就做真王罷了,何必做個暫時代理的王呢?」就派遣張良前往,冊立韓信為齊王,徵調他的軍隊攻打楚軍。

    楚軍失去龍且後,項王十分害怕,就派武涉往說韓信:「二王(劉、項)之事,權在足下。你投向右則漢王勝,你投向左則項王勝。」說明在「楚漢之爭」中,韓信舉足輕重的作用。勸齊王韓信反叛漢王,希望他與楚聯和,三分天下自立為王。韓信辭謝說:「我當年追隨項王,官不過郎中,職位不過是個持戟的衛士,我的建議、計劃不被採納,因此背楚歸漢。漢王授予我上將軍的印信,給我幾萬人馬,好衣美食都分給我,言聽計從,我才有今日。人家對我親近、信賴,我不能背叛他,雖死也不變心。希望您替我辭謝項王的盛情、美意!」

    武涉去後,齊人蒯通知道天下勝負的關鍵在於韓信,想出奇計打動他,就用看相的身份勸說韓信。說:「看你的正面相,只不過封侯而已,處境又危險不安;看你的背面相,貴不可言(其實是勸韓信反叛劉邦)。」韓信請教緣故。蒯通分析了天下大勢,說劉、項的命運掌握在韓信之手,韓信向漢則漢勝,向楚則楚勝。規勸韓信與楚、漢三分天下,鼎足而立。這樣對天下百姓都有益處。

    韓信回答說:「漢王給我的待遇很優厚,他的車子給我坐,他的衣裳給我穿,他的食物給我吃。我應為他分擔憂患,誓死效忠,怎麼可以向利背義啊!」蒯通又勸說:「人心難測,你想以忠信對待漢王,可是你勇略震主,功蓋天下,身處人臣之位,很危險啊!」韓信說考慮一下。又過幾日,蒯通又勸說要韓信抓緊時機作決斷。韓信仍然不忍背漢,又自認為有功於漢,漢王不至於對他太無情,終究不會奪去自己的齊國,於是謝絕了蒯通。蒯通聽後,只好裝瘋逃走了。 

【原文】

    乃遣使報漢,因請立張耳為趙王,以鎮撫其國。漢王許之,乃立張耳為趙王。

  楚數使奇兵渡河擊趙,趙王耳、韓信往來救趙,因行定趙城邑,發兵詣漢。楚方急圍漢王於滎陽,漢王南出,之宛、葉間,得黥布,走入成皋,楚又復急圍之。六月,漢王出成皋,東渡河,獨與滕公俱,從張耳軍脩武。至,宿傳舍。晨自稱漢使,馳入趙壁。張耳、韓信未起,即其臥內上奪其印符,以麾召諸將,易置之。信、耳起,乃知漢王來,大驚。漢王奪兩人軍,即令張耳備守趙地。拜韓信為相國,收趙兵未發者擊齊。


【注釋】

○鎮撫:使安定並撫恤之。
○數使奇兵:數,ㄕㄨㄛˋ,屢次、頻繁。使ㄕˇ,命令、派遣。奇兵,趁敵人毫無防備,出其不意加以襲擊的軍隊。

行定:往來救趙途中,(便把所經過的趙國各地城邑都佔領)安定百姓。

○發兵(詣漢):派出軍隊(到劉邦那裡去)作戰。=出兵。

○南出之宛葉間:出,逃出。之,往。宛、葉,在今河南省南陽、葉縣。

○黥布:音ㄑㄧㄥˊ ㄅㄨˋ,漢初時人英布。(?~西元前196)漢初六縣(今安徽省六安縣)人。秦末從項羽入咸陽,封九江王。後降漢,破項羽於垓下,封淮南王。及韓信、彭越相繼為劉邦所誅,遂舉兵反,戰敗逃江南,為長沙哀王誘殺。因曾受黥刑,故亦稱為「黥布」。

○滕公:即夏侯嬰,因他曾為滕縣縣令,故稱。夏侯嬰是劉邦的部下,與劉邦同為沛人,楚漢相爭時,曾任滕令,戰後受封汝陰侯。

傳舍:ㄓㄨㄢˋ ㄕㄜˋ,客舍,賓館。驛站所設供行人休息的房舍。

○自稱漢使:劉邦自稱是漢王派來的使臣。

○即其臥內:就在張耳、韓信的臥室中。

○上奪其印符:上,指劉邦。印符,印信與兵符。

麾:ㄏㄨㄟ,軍中用來指揮作戰的旗子。

○易置:更換,改換職位。劉邦把諸將的職位都更動了。 

備守:防禦守備。

○相國:秦漢等朝所置的宰相職位。後沿為宰相的通稱。或稱為「君」、「相室」。

○收趙兵未發者擊齊:把趙地尚未遣送走的士兵收集了,交給韓信帶去伐齊。


【翻譯】

於是派人報告漢王,並請求立張耳為趙王,用以安定撫恤趙國。漢王答應了他的請求,就封張耳為趙王。楚國多次派出奇兵渡過黃河襲擊趙國。趙國張耳和韓信往來救援,在行軍中佔領安定趙國的城邑,調兵支援漢王。楚軍正把漢王緊緊地圍困在滎陽,漢王從南面突圍,到宛縣、葉縣一帶,接納了黥布,奔入成皋,楚軍又急忙包圍了成皋。六月間,漢王逃出成皋,向東渡過黃河,只有滕公相隨,去張耳軍隊在修武的駐地。一到,就住進客館裏。第二天早晨,他自稱是漢王派來的使臣,騎馬奔入趙軍的營壘。韓信、張耳還沒有起床,漢王就在他們的臥室裏奪取了他們的印信和兵符,用軍旗召集眾將,更換了他們的職務。韓信、張耳起床後,才知道漢王來了,大為震驚。漢王奪取了他二人統率的軍隊,就命令張耳防守趙地,任命韓信為相國,讓他收集趙國還沒有發往滎陽的部隊,帶去攻打齊國。

【原文】

  信引兵東,未渡平原,聞漢王使酈食其已說下齊,韓信欲止。范陽辯士蒯通說信曰:「將軍受詔擊齊,而漢獨發間使下齊,寧有詔止將軍乎?何以得毋行也!且酈生一士,伏軾掉三寸之舌,下齊七十餘城,將軍將數萬眾,歲餘乃下趙五十餘,為將數歲,反不如一豎儒之功乎?」於是信然之,從其計,遂渡河。齊已聽酈生,即留縱酒,罷備漢守禦。信因襲齊歷下軍,遂至臨菑。齊王田廣以酈生賣己,乃亨之,而走高密,使使之楚請救。韓信已定臨菑,遂東追廣至高密西。楚亦使龍且將,號稱二十萬,救齊。


【注釋】

○引兵:率領兵馬。

○未渡平原:渡,指從平原渡黃河。平原,古邑名,在今山東省平原縣南。

○酈食其:ㄌㄧˋ ㄧˋ ㄐㄧ,號廣野君,生卒年不詳。陳留高陽人,秦末辯士。曾謁沛公,說下陳留。又為劉邦說齊,下七十餘城,及韓信襲齊,齊以為受騙,遂烹食其。

○已說下齊韓信欲止:說,勸說。下齊,使齊歸附劉邦。欲止,想中止伐齊。

○辯士:能說善道的人。
○蒯通:ㄎㄨㄞˇ ㄊㄨㄥ,楚漢時策士,范陽人,本名徹,生卒年不詳。韓信用其計定齊地;嘗通論戰國時說士權變,自序其說,共八十一首,號稱雋永。

漢獨發間使下齊:獨:只,只不過。發,派遣。間使,密使,暗中派去的使臣。

○寧有詔止將軍乎:難道漢王有命令中止你不進軍嗎?寧,豈、難道。

○何以得毋行也:怎麼能不走呢!

○一士:一個平常的書生。

伏軾掉三寸之舌:軾,車前橫木。伏軾,(乘車人把身子)俯在車前橫木上。掉,要,舞弄。三寸之舌,形容能言善道,長於言辭的口才。亦作「三寸不爛之舌」、「三寸舌」。

○將數萬眾:將,ㄐㄧㄤˋ,率領。眾,許多的人。

○乃下趙五十餘:僅僅攻下趙五十餘城。乃,才。

豎儒:蔑視讀書人的稱呼。學養淺陋的小儒。

○信然之:韓信認為蒯通的話是正確的。

○縱酒:毫無節制的飲酒。

罷:撤除。守禦:守備防禦。

○信因襲齊歷下軍遂至臨菑:歷下,及金山東省濟南地。臨菑ㄗ,當時齊國的都城。

○賣己乃亨之而走高密:齊王竟把儷生烹殺了。己,指田廣。賣己,出賣自己。亨,ㄆㄥ,同「烹」,煮。高密,齊邑,在今山東省高密縣西南。

○號稱:宣稱、誇口。

【翻譯】

韓信領兵向東進發,還沒渡過平原津,聽說漢王派酈食其已經說服齊王歸順了。韓信打算停止進軍。范陽說客蒯通規勸韓信說:「將軍是奉詔攻打齊國,漢王只不過暗中派遣一個密使遊說齊國投降,難道有詔令停止將軍進攻嗎?為什麼不繼續進軍呢?況且酈生不過是個讀書人

,坐著車子,鼓動三寸之舌,就收服齊國七十多座城邑。將軍率領數萬大軍,一年多的時間才攻克趙國五十多座城邑。為將多年,反不如一個讀書小子的功勞嗎?」於是韓信認為他說得對,聽從他的計策,就率軍渡過黃河。齊王聽從酈生的規勸以後,挽留酈生開懷暢飲,撤除了防備漢軍的設施。韓信乘機突襲齊國屬下的軍隊,很快就打到國都臨菑。齊王田廣認為被酈生出賣了,就把他煮死,而後逃往高密,派出使者前往楚國求救。韓信平定臨菑以後,就向東追趕田廣,一直追到高密城西。楚國也派龍且率領兵馬,號稱二十萬,前來救援齊國。

【原文】

  齊王廣、龍且並軍與信戰,未合。人或說龍且曰:「漢兵遠鬥窮戰,其鋒不可當。齊、楚自居其地戰,兵易敗散。不如深壁,令齊王使其信臣招所亡城,亡城聞其王在,楚來救,必反漢。漢兵二千里客居,齊城皆反之,其勢無所得食,可無戰而降也。」龍且曰:「吾平生知韓信為人,易與耳。且夫救齊不戰而降之,吾何功?今戰而勝之,齊之半可得,何為止!」遂戰,與信夾濰水陳。韓信乃夜令人為萬餘囊,滿盛沙,壅水上流,引軍半渡,擊龍且,詳不勝,還走。龍且果喜曰:「固知信怯也。」遂追信渡水。信使人決壅囊,水大至。龍且軍大半不得渡,即急擊,殺龍且。龍且水東軍散走,齊王廣亡去。信遂追北至城陽,皆虜楚卒。


【注釋】

並軍:把軍隊合併到一起。
未合:尚未交戰。

○遠鬥窮戰其鋒不可當:出兵遠征,士兵沒有牽掛,所以全力作戰,銳不可當。遠鬥:全力作戰。窮戰:全力以赴地作戰。窮:盡,極。

○自居其地戰兵易敗散:在(本國)自己的鄉土作戰,因眷戀家室,便易於潰散。敗散,潰敗逃走。

深壁:深廣的護壁。比喻防禦堅固。 

令齊王使其信臣招所亡城:信臣,1.君所信任的臣子。2.使臣。招,招撫。所亡城,那些已經(丟失)淪陷於漢軍的城邑。

○二千里客居:遠居在兩千哩外的客地。

○其勢無所得食可無戰而降也:漢兵沒有地方得到糧餉,那麼不用作戰就可使漢軍投降。

○易與:容易對付。

○不戰而降之吾何功:不與韓信交戰而使他投降,那我有甚麼功績可言呢?

○今戰而勝之齊之半可得何為止:現在與漢兵交戰勝韓信,齊國一半的土地就可到手,為什麼終止不戰?

○與信夾濰水陳:楚漢雙方在濰水兩案排開陣勢。陳,軍陣。

○壅水上流:從上游堵塞住了濰水。

○引軍半渡:帶領著一半軍隊渡河。

○詳不勝還走:漢兵假裝戰敗,向來路退回。詳,通「佯」ㄧㄤˊ,假裝、偽裝。

○龍且水東軍散走:龍且手下留在濰河東岸的軍隊都四散逃走。 

○齊王廣亡去:亡去,逃走、逃跑。

追北:追趕敗逃的敵軍。北:敗兵,打敗仗後往回逃跑。

○楚卒:指龍且部下的士兵。

【翻譯】

    齊王田廣和司馬龍且兩支部隊合兵一起與韓信作戰,還沒交鋒,有人規勸龍且說:「漢軍遠離國土,拼死作戰,他們的鋒芒銳不可擋。齊楚兩軍在本鄉本土作戰,士兵容易逃散。不如深溝高壘,堅守不出。讓齊王派他親信的大臣,去安撫已經淪陷的城邑,這些城邑的官員和百姓知道他們的國王還健在,楚軍又來援救,一定會反叛漢軍。漢軍客居兩千里之外,齊國城邑的人民都紛紛起來反叛他們,那勢必得不到糧食,這就可以迫使他們不戰而降。」龍且說:「我一向瞭解韓信的為人,容易對付他。而且援救齊國,不戰而使韓信投降,我還有什麼功勞?如今只要戰勝他,齊國一半土地可以分封給我,為什麼不打?」於是決定開戰,與韓信隔著濰水擺開陣勢。韓信下令連夜趕做一萬多口袋,裝滿沙土,堵住濰水上游,帶領一半軍隊渡過河去,攻擊龍且,假裝戰敗,再往回跑。龍且果然高興地說:「本來我就知道韓信膽小害怕。」於是就渡過濰水追趕韓信。韓信下令挖開堵塞濰水的沙袋,河水洶湧而來,龍且的軍隊多半還沒渡過河去,韓信立即回師猛烈反擊,殺死了龍且。龍且在濰水東岸尚未渡河的部隊,見勢四散逃跑,齊王田廣也逃跑了。韓信追趕敗兵直到城陽,把楚軍士兵全部俘虜了。

【原文】

  漢四年,(韓信)遂皆降平齊。使人言漢王曰:「齊偽詐多變,反覆之國也,南邊楚,不為假王以鎮之,其勢不定。願為假王便。」當是時,楚方急圍漢王於滎陽,韓信使者至,發書,漢王大怒,罵曰:「吾困於此,旦暮望若來佐我,乃欲自立為王!」張良、陳平躡漢王足,因附耳語曰:「漢方不利,寧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為守。不然,變生。」漢王亦悟,因復罵曰:「大丈夫定諸侯,即為真王耳,何以假為!」乃遣張良往立信為齊王,徵其兵擊楚。


【注釋】

○漢四年:即西元前203年。

○使人言:指韓信派人上書請求。

○齊偽詐多變反覆之國也:偽,耍兩面手法。詐,欺詐。多變,意外的變故很多。反覆之國也,反覆不定,屢降屢叛的國家。

○南邊楚:齊國南面的邊界鄰近楚境。
不為假王以鎮之其勢不定:假,代理的。假王,代理王位,暫攝王位。鎮,鎮守、壓服。其勢不定,形式是無法穩定的。

○願為假王便:(韓信自言)希望自己能暫攝齊王之位,對當前的局勢是比較便利的。

發書:打開書信。

旦暮望若來佐我:旦暮,朝夕。比喻時間快速。若,你、你的。佐,輔佐。

○躡漢王足:暗中踩了一下劉邦的腳,示意他不要露出不滿的意思來。

○因附耳語:於是貼在耳朵旁邊說話。附耳,靠近耳邊小聲說話。淮南子˙說林:「附耳之言,聞於千里也。」 

○漢方不利寧能禁信之王乎:漢軍所處的情勢正是不利之時,我門怎能禁止韓信稱王呢? 

○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為守:不如趁韓信請求代理的機會正式立他為齊王,好好地對待他,讓他自己設法守住齊國。 

變生:(恐怕會)發生變故。指可能引起韓信背漢。(言外指韓信是有叛變的可能的。) 

○大丈夫定諸侯即為真王耳何以假為:大丈夫,有志氣而勇敢剛毅的男子,指韓信。真王,有實權的王爵(受封為真正的王)。 

○徵:徵用、調用。 


【翻譯】 

    漢四年(前203),韓信降服且平定了整個齊國。派人向漢王上書,說:「齊國狡詐多變,反覆無常,南面的邊境與楚國交界,不設立一個暫時代理的王來鎮撫,局勢一定不能穩定。為有利於當前的局勢,希望允許我暫時代理齊王。」正當這時,楚軍在滎陽緊緊地圍困著漢王,韓信的使者到了,漢王打開書信一看,勃然大怒,罵道:「我在這兒被圍困,日夜盼著你來幫助我,你卻想自立為王!」張良、陳平暗中踩漢王的腳,湊近漢王的耳朵說:「目前漢軍處境不利,怎麼能禁止韓信稱王呢?不如趁機冊立他為王,很好地待他,讓他自己鎮守齊國。不然可能發生變亂。」漢王醒悟,又故意罵道:「大丈夫平定了諸侯,就做真王罷了,何必做個暫時代理的王呢?」就派遣張良前往,冊立韓信為齊王,徵調他的軍隊攻打楚軍。

【原文】 

  楚已亡龍且,項王恐,使盱眙人武涉往說齊王信曰:「天下共苦秦久矣,相與戮力擊秦。秦已破,計功割地,分土而王之,以休士卒。今漢王復興兵而東,侵人之分,奪人之地,已破三秦,引兵出關,收諸侯之兵以東擊楚,其意非盡吞天下者不休,其不知厭足如是甚也。且漢王不可必,身居項王掌握中數矣,項王憐而活之,然得脫,輒倍約,復擊項王,其不可親信如此。今足下雖自以與漢王為厚交,為之盡力用兵,終為之所禽矣。足下所以得須臾至今者,以項王尚存也。當今二王之事,權在足下。足下右投則漢王勝,左投則項王勝。項王今日亡,則次取足下。足下與項王有故,何不反漢與楚連和,參分天下王之?今釋此時,而自必於漢以擊楚,且為智者固若此乎!」韓信謝曰:「臣事項王,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戟,言不聽,畫不用,故倍楚而歸漢。漢王授我上將軍印,予我數萬眾,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聽計用,故吾得以至於此。夫人深親信我,我倍之不祥,雖死不易。幸為信謝項王!」 


【注釋】
戮力:合力、並力。 

○計功割地分土而王之:(項羽分封諸侯)根據諸侯功勞的大小把土地劃分出來,每個諸侯分到一部分領土,得到王爵的封賞。割地,分封田邑。 

○以休士卒:這樣做是為了讓士兵得到休息。士卒,兵士。 

○侵人之分:劉邦侵佔了別的諸侯的職權。(指劉邦西併三秦和破五諸侯之事) 

○其意非盡吞天下者不休:劉邦的意思是不把天下都吞為己有絕不罷休。 

○其不知厭足如是甚也:劉邦竟是這樣過分的不知足。厭足,饜足、滿足。 

○且漢王不可必身居項王掌握中數矣:劉邦的地位是不一定靠得住的,他的性命已有好幾次被抓在項羽的手中了。必,確信、靠得住,相信,信任。數,ㄕㄨㄛˋ,好幾次。掌握,控制。=把握、控制、掌管、操縱。 

○憐而活之:可憐劉邦而放他得了活命。 

○然得脫輒倍約:但是劉邦只要一脫離險境,立即違背了盟約。倍,背棄。 

○自以與漢王為厚交:厚交,深厚的交情。=深交←→淺交。 

○終為之所禽矣:恐怕終於會被劉邦暗算的。禽,捕捉。通「擒」。 

○足下所以得須臾至今者以項王尚存也:劉邦所以不殺韓信,只是因為項羽還活著的緣故。須臾,片刻、暫時。引申為延年、延續、拖延。 

○當今二王之事權在足下:韓信對於劉邦、項羽的成敗,是舉足輕重的。權,秤砣。猶言輕重。比喻決定輕重的關鍵、作用。 

右投則漢王勝左投則項王勝:右投,指依附劉邦。左投,指幫助項羽。右指西方,左指東方。 

○項王今日亡則次取足下:項羽今天被消滅,下一個就輪到韓信(被消滅)了。 

有故:有舊交情。 

○何不反漢與楚連和參分天下王之:韓信為什麼不背叛劉邦而與項羽連結講和,把天下分成三部分,項、劉、韓各自稱王?參:三。 

○今釋此時而自必於漢以擊楚:你現在放棄這個機會,自己確信劉邦是靠得住的,從而去攻打項羽。 

○且為智者固若此乎:做為一個聰明人,原來應該這樣的麼? 

○郎中、執戟:職官名。秦漢時的侍郎官,掌管宿衛殿門。 

○畫不用:畫,策畫、計謀、計策、謀略。不用,不被採用。 

○漢王授我上將軍印予我數萬眾:予,交付、給與。眾,指士兵。 

○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聽計用:劉邦把衣服脫給我穿,把東西讓給我吃,並且採納我的意見。解,脫。解衣,脫衣。衣我,給我穿。推,讓。食我,給我吃。言聽計用,形容深被信任。=言聽計行。言、計,指韓信的言語和計策。 

○夫人深親信我,我倍之不祥:人家對我十分親近、信賴,我卻背叛他這是不吉祥的事。夫人,彼人,指劉邦。親信,親近信任。倍,同「背」。不祥,不善、不吉利。指結果不好。 

○雖死不易:即使到死也不變心。 

○幸為信謝項王:千萬替我辭謝項王的盛情。不能接受他的美意。幸,,希望。謝,辭去、推卻、拒絕。說文解字:「謝,辭去也。」 


【翻譯】 

楚軍失去龍且後,項王害怕了,派盱眙人武涉前往規勸齊王韓信說:「天下人對秦朝的統治痛恨已經很久,大家才合力攻打它。秦朝破滅後,按照功勞裂土分封,各自為王,以便休兵罷戰。如今漢王又興師東進,侵犯他人的國界,掠奪他人的封地,已經攻破三秦,率領軍隊開出函谷關,收集各路諸侯的軍隊向東進擊楚國,他的意圖是不吞併整個天下,不肯甘休;他貪心不足到這步田地,太過份了。況且漢王不可信任,自身落到項王的掌握之中多次了,是項王的憐憫使他活下來,然而一經脫身,就背棄盟約,再次進攻項王。他是這樣地不可親近,不可信任。如今您即使自認為和漢王交情深厚,替他竭盡全力作戰,最終還得被他所擒。您所以能夠延續到今天,是因為項王還存在啊。當前劉、項爭奪天下的勝敗,舉足輕重的是您。您向右邊站,那麼漢王勝;您向左邊站,那麼項王勝。假若項王今天被消滅,下一個就該消滅您了。您和項王有舊交情,為什麼不反漢與楚聯和,三分天下自立為王呢?如今,放過這個時機,必然要站到漢王一邊攻打項王,一個聰明睿智的人,難道應該這樣做嗎?」韓信辭謝說:「我侍奉項王,官不過郎中,職位不過是個持戟的衛士,言不聽,計不用,所以我背楚歸漢。漢王授予我上將軍的印信,給我幾萬人馬,脫下他身上的衣服給我穿,把好食物讓給我吃,言聽計用,所以我才能夠做到今天這個地步。人家對我親近、信賴,我背叛他不吉祥,即使到死也不變心。希望您替我辭謝項王的盛情美意!」

【原文】 

  武涉已去,齊人蒯通知天下權在韓信,欲為奇策而感動之,以相人說韓信曰:「僕嘗受相人之術。」韓信曰:「先生相人何如?」對曰:「貴賤在於骨法,憂喜在於容色,成敗在於決斷,以此參之,萬不失一。」韓信曰:「善。先生相寡人何如?」對曰:「願少間。」信曰:「左右去矣。」通曰:「君之面,不過封侯,又危不安。君之背,貴乃不可言。」韓信曰:「何謂也?」蒯通曰:「天下初發難也,俊雄豪桀建號壹呼,天下之士雲合霧集,魚鱗雜遝,熛至風起。當此之時,憂在亡秦而已。今楚漢分爭,使天下無罪之人肝膽塗地,父子暴骸骨於中野,不可勝數。楚人起彭城,轉鬥逐北,至於滎陽,乘利席捲,威震天下。然兵困於京、索之間,迫西山而不能進者,三年於此矣。漢王將數十萬之眾,距鞏、雒,阻山河之險,一日數戰,無尺寸之功,折北不救,敗滎陽,傷成皋,遂走宛、葉之間,此所謂智勇俱困者也。夫銳氣挫於險塞,而糧食竭於內府,百姓罷極怨望,容容無所倚。以臣料之,其勢非天下之賢聖固不能息天下之禍。當今兩主之命懸於足下。足下為漢則漢勝,與楚則楚勝。臣願披腹心,輸肝膽,效愚計,恐足下不能用也。誠能聽臣之計,莫若兩利而俱存之,參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勢莫敢先動。夫以足下之賢聖,有甲兵之眾,據彊齊,從燕、趙,出空虛之地而制其後,因民之欲,西鄉為百姓請命,則天下風走而回應矣,孰敢不聽!割大弱彊,以立諸侯,諸侯已立,天下服聽而歸德於齊。案齊之故,有膠、泗之地,懷諸侯以德,深拱揖讓,則天下之君王相率而朝於齊矣。蓋聞天與弗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行,反受其殃。願足下孰慮之。」 

【注釋】 

○欲為奇策而感動之:奇策,出奇制勝的計謀。=妙計。感動,打動、說服。之,指韓信。
以相人說韓信曰僕嘗受相人之術:相人,給人看相。說,遊說。受相人之術,曾向別人學過相術。蒯通藉口會看相而向韓信進言。 

貴賤在於骨法憂喜在於容色成敗在於決斷:人一生的高貴或卑賤可從骨骼的形象推知,遭遇的憂愁或喜悅可以從臉上的氣色預知,事業的成功或失敗可從性情的有無決斷預知。貴賤,身分地位的高低。骨法,骨相,骨格。容色,容貌顏色。成敗,成功與失敗。決斷,決定事情的魄力。做決定、拿主意。 

以此參之萬不失一:用這三項來驗證人一生的命運,必然十分準確,萬無一失。參,驗,參驗,考察。萬不失一,不可能有失誤。形容絕對有把握。=萬無失一、萬無一失。 

願少間:希望(你稍稍屏退)周圍的人暫時回避。間,間隙。 

左右去矣:周圍的人離開吧。我左右伺候的人已暫時走開了。意即請蒯通把意見說出來。 

君之面……君之背:都是雙關語。從您的面相來推測,將來的地位最高不過封侯,而且還有危險不安全的遭遇。根據您的背相(如果能背叛劉邦),可以看出他顯貴而不可言(其櫃才是不可限量的)。面:向著漢王。背:是背叛漢王。暗示背叛漢王好。 

俊雄豪桀建號壹呼天下之士雲合霧集:桀:傑出,高出。建號,建立名號(指稱王)。壹呼,一呼,一聲號召。雲合霧集,如雲霧密集般群聚,寫人才之多。 

魚鱗雜遝:像魚鱗一樣密集地排列。魚鱗,比喻繁密。雜遝ㄊㄚˋ,眾多而紛亂的樣子。 

熛至風起:言士之趨附,如火之怒飛,風之疾起也。熛:ㄅㄧㄠ,火焰。迸飛的火焰。熛至,寫響應起義者之速。 

○當此之時憂在亡秦而已:在這個時候,人們所共同憂慮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如何消滅秦國。 

○分爭:分裂而爭雄。 

○使天下無罪之人肝膽塗地:無罪之人,指無辜的老百姓。肝膽塗地,形容慘死。猶言到處是死屍。=肝腦塗地。 

○父子暴骸骨於中野:父子,指全家人。暴,同「曝」。骸骨,骨的通稱,一般指屍骨。(引申為形骸、軀體。)中野,田野中。 

不可勝數:非常多,多到數不完。所犧牲的人簡直數不過來。=不可勝計、不可勝紀、不可勝記、不計其數、數不勝數←→寥寥可數、寥寥無幾、屈指可數。 

○乘利席捲威震天下:乘利,乘著勝利的形勢。席捲,像捲草席般,將所有的東西捲走。比喻收括殆盡。比喻統一、占領。=席卷。威震天下,聲望威名為天下人所敬畏。=威振天下。威震,力道和氣勢足以震動他人。 

○迫西山而不能進者:寫項羽的兵勢無法進展,被阻於山險而無法前進。迫,猶「阻」。西山,指成皋以西的山地。 

○距鞏、雒:佔據鞏縣、洛揚以拒楚兵。 

尺寸之功:形容微小的功勞。尺寸,些微。 

折北不救:屢戰屢敗,無法挽救(不能自救)。折,挫折。 

○此所謂智勇俱困者也:雙方相持不下,結果兩敗俱傷。智,指劉邦。勇,指項羽。 

夫銳氣挫於險塞:銳氣,猶言勇氣,勇往直前的氣勢。險塞,地形險要易守之處。挫於險塞,指項羽。 

○而糧食竭於內府:指劉邦。竭,盡。內府,府庫。皇宮中的府庫。泛指宮廷。 

百姓罷極怨望:百姓因戰事而精疲力竭,故而怨恨。罷,同「疲」。極,盡。怨望,怨恨、不滿。 

○容容無所倚:人民日夜盼望戰爭平息,他們目前都無所歸宿。容容,搖搖,紛亂動蕩(不安)的樣子。一說:容容,即「顒顒」,仰望之貌。 

○以臣料之其勢非天下之賢聖固不能息天下之禍:照我的看法,在這種情勢之下,如果不是天下最賢聖的人,就一定不能平定天下的禍患。料,估量、推斷。賢聖,指韓信。下文云:「夫以足下之賢聖」可證。 

當今兩主之命懸於足下:目前劉、項兩家君主的命運,就掛在你的手上。懸,懸掛。 

足下為漢則漢勝與楚則楚勝:為漢,替漢出力。與楚,助楚。 

披腹心輸肝膽效愚計:披腹心,披露心腹,表示赤誠相待。把內心的真意披露給你。=披心腹。腹心,1.比喻極親切可深信的人。2.至誠的心。3.腹與胸。比喻切近的關係。輸,獻納。肝膽,肝和膽。比喻誠懇、忠誠。輸肝膽,傾獻肝膽,以誠相告。效,致送、奉獻。愚,與自身有關的。愚計,猶言「拙見」,不成熟的看法。 

○兩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u0315ku&aid=3139187

 回應文章

輔仁學姐好
2017/04/18 16:27
開心(lee888@yahoo.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