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3/01 17:54:26瀏覽177|回應0|推薦0 | |
一位旅居海外多年的友人分享對國內外教育的差異,他發現國內的青少年對自己的未來沒有太多想法,即便有目標,也多半是考上明星高中或大學;但國外的孩子,許多很小就夢想著未來的職業或工作,很少會以考上某間學校為志向。 進一步探究這個差異,他認為除了學校教育和升學制度不同外,家長對孩子的期待是一大關鍵。國外家長較會鼓勵孩子嘗試各種活動,培養自己的興趣,甚至陪著孩子一起探索,允許孩子天馬行空的作夢;反之,國內家長關注的焦點多偏向孩子現階段的課業成績,及對升學的影響,常灌輸孩子進好學校是最重要的目標,因為那會影響未來人生的發展。他下了一個結論:孩子對未來的想像,取決於大人的眼界。 這是一個有趣且值得深思的觀點,許多家長在孩子很小的時候,都能欣賞孩子的各種夢想,但隨著孩子長大,家長欣賞孩子的角度開始不同,稱讚孩子的標準也逐漸嚴苛,對孩子的期待也越來越明確,多數孩子為了順從家長,只好收斂自己遠大的夢想,先顧好眼前的要求,漸漸的不敢作夢,有夢也不敢說出來。 這樣的壓抑,讓孩子無法正視內心的渴望,失去探索自我的需要,孩子會越來越不認識自己,只能追求他人期待的樣貌,或進一步把他人的期待內化成自己的目標。這樣的結果好不好?因人而異,難以定論!但或許更凸顯現今許多大學生不知所學為何?找不到未來目標的問題! 當我們在批評學生缺乏學習動力,批判年輕人消極,沒有競爭力時,或許也要想想,是否因為長期以來父母師長的狹隘眼界,限制了他們對自己的想像,磨滅掉他們追求夢想的勇氣和機會 (圖照:Rawpixel.com / shutterstock.com) 撰文者:康軒文教集團董事長 李萬吉 文章出處:康軒文教集團網-鐵人教育夢、中國時報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