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1/03 23:35:12瀏覽2320|回應2|推薦11 | |
建國百年的台北國家戲劇院, 跨年檔期留給國光劇團, 在我看來,實在是實至名歸. 這幾天的戲, 可謂幾大天團名角聯袂同台演出, 其中百年元旦的夜戲, 是台北新劇團的當家旦角, 黃宇琳掛頭牌的"春草闖堂". 宇琳,我親師妹, 打坐科時就是個耀眼的天生巨星, 冰雪聰明加上努力用功, 雖說成個角兒的心路歷程, 必然經歷許許多多被人的非議與不諒解, 欣慰的是,這些年看著他的成長, 忝為師兄的我,實在為他感到欣喜不已. 我想,宇琳坐科時碰上的時機,對他是好的. 畢竟一個亮眼的明日之星, 正好遇上兩岸開放,絡繹不絕的戲曲文化交流, 造就他得天獨厚習得各家名師之大成, 加上他面對個人劇藝精益求精的執著不懈, 也難怪在他大一那年, 便能破天荒地和曹復永,吳興國兩大巨星三掛頭牌, 聯袂演出的文化移植新編京劇"羅生門", 創下1998年國家戲劇院亮眼的票房成績. 當然,這樣的輝煌成績並未讓他一帆風順, 有一段時間,我曾看著一個耀眼的新星, 因為沒有任何一個劇團, 願意給他一個容身之處, 一度看他在書店打工的模樣, 看在師哥眼中實在心疼. 後來,因著李寶春老師的知遇之恩, 從此宇琳得天獨厚的劇藝, 便找到了一處可以發揮的園地. 週日完戲的那天下午, 巧遇以前復興劇校的老校長陳守讓, 話說陳校長當年待我如己出, 雖說我戲唱得普普通通, 但校長一直誇我是塊讀書的料, 要我好好唸書力爭上游. 沒想到事隔多年後.................. 大人物出現在公眾場合, 難免遇上逢迎拍馬的眾生, 直涮陳校長當年治校有方, 才有今日的黃宇琳.......... 當然,我必須說, 陳校長治校期間勵精圖治, 那幾年確實把復興劇校經營地有聲有色, 不只我輩黃宇琳, 就連當今貴為戲曲學院京劇科主任的鍾傳幸老師, 當年也是在陳校長的拔擢之下擔任復興國劇團團長, 也因著陳校長的大力支持,鍾老師才能夠在任內, 製作出許多叫好叫座的經典好戲. 上至鍾傳幸,下至黃宇琳...... 不,不只黃宇琳, 當今台上叫得出名字來的年輕輩兒好角兒, 光我班上就有台北新劇團台柱: 曾是"台灣之光"的太陽馬戲團團員楊舒晴, 以及國光優秀丑角演員許孝存. 除了我兩位同班同學之外, 當代傳奇劇場吳興國老師得意愛徒戴立吾, 還有珊,還有吳眉,太多太多........... 當然,若從全觀性的戲曲教育角度來看, 我們不能光看台上的部份, 台下的,照樣人才輩出. 我學姐湘琳,就是陳校長任內的孩子, 如今現在也是一方學有所成的青年學者. 除了國劇科,綜藝科,音樂科,歌仔戲科, 也都在陳校長有計劃的培育之下, 造就了無數現在正在台上發光發熱, 甚或改行從事相關產業的傑出人才. 校長說,這些年常看到我在各大報寫的文章, 覺得很替我感到高興,慶幸復興的子弟在他手上, 還能夠培養出一號"始料未及"的文化現象觀察者. 是啊,校長, 不只是我自己, 恐怕也沒有半個人會想到, 復興劇校還會培養出, 像我這樣的一號怪才. (我必須承認,我以前坐科時就很"怪") 校長,除了黃宇琳, 復興的孩子長大以後, 都沒給您丟人. 再給我幾年的時間, 我要您逢人提到侯剛本時, 您會永遠以我為榮為傲, 就像宇琳,舒晴,孝存,湘琳,大戴,珊,吳眉, 就像曾在您跟前您所看大的每一個 復興的孩子. 復興的孩子,加油!!!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