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走覽阿爾科巴薩修道院
2024/03/12 23:15:13瀏覽2235|回應0|推薦29

阿爾科巴薩修道院(Alcobaça Monastery),正式名稱:聖瑪利亞修道院(Mosteiro de Santa Maria de Alcobaça),位於葡萄牙中部的阿爾科巴薩市,由葡萄牙第一任國王阿方索一世於 1153 年委託建造,目的是在基督教十字軍東征將摩爾人趕出葡萄牙中部後,展示新統治王朝的權力;修道院始建於1178年,是葡萄牙第一座哥德式建築,以其宏偉的規模、簡潔的建築風格、美麗的建材和精心建造的方式,成為哥德式西多會藝術的傑作,由於其藝術與歷史價值,於1989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並於2007年獲選為葡萄牙七大奇蹟之一。

從奧比多斯水道橋附近停車處驅車前往阿爾科巴薩修道院 (Alcobaça Monastery),不到一個小時車程。

阿爾科巴薩修道院的前方是4月25日廣場(Praça 25 de Abril),靠商店之側,有阿爾科巴薩市的藝術家布加略·費羅斯 (Bugalho Ferros)所創作的鑄鐵藝術品。

曼努埃爾·維埃拉·德·納蒂維達德(Manuel Vieira de Natividade)紀念碑,其為葡萄牙考古學家、農學家、公論家,曾進行了有關阿爾科巴薩修道院和當地民族誌的研究,因而立碑紀念其貢獻。

阿爾科巴薩修道院的教堂和其他主要建築興建於1178年到13世紀末之間,仿照法國騎士團的母堂克萊爾沃修道院 (Clairvaux Abbey)的模式。教堂於1252年祝聖,幾個世紀以來一直在擴建和翻新。

阿爾科巴薩修道院的主立面外觀由若昂·托雷阿諾 (João Torreano) 設計,教堂位於中間,兩側有風格樸素的二層樓翼樓,每棟翼樓長 100 公尺,朝向廣場。

主立面高 43 公尺,在 1702 年至 1725 年間進行了改建,加入了巴洛克風格的元素。教堂僅保留舊立面哥德式門戶和玫瑰窗,增修兩座巴洛克式鐘樓,立面裝飾有數座雕像;帶有巴洛克式裝飾的入口樓梯也是這一時期的產物,樓梯兩側共12座石塔,象徵12名使徒。

18世紀改建的巴洛克風格捲首雕刻裝飾。

西多會的精神領袖:聖本托 (São Bento) 和聖貝爾納多 (São Bernardo) 的雕像位於門廊兩側。據說這兩座雕像能借光給整座建築,守護著修道院。

16世紀在入口上方多加了一狹窄的文藝復興時期陽台,主要為支撐陽台上代表四種基本美德的人物雕像,左側象徵:剛毅、謹慎兩位女神。

文藝復興時期陽台上右側象徵:正義與節制兩位女神。

教堂內部長100公尺,高度超過20公尺,是葡萄牙最大的哥德式宗教建築。中央宏偉的中殿,由簡單的哥德式交叉拱頂覆蓋,遵循聖伯納德所倡導的樸素簡約的哲學,沒有任何裝飾,給人一種崇高神聖的感覺。

大門上方的玫瑰窗與垂直強調的壁柱,是典型的哥德式特徵。

中殿的兩側過道與中央過道一樣高,但空間非常狹窄,由牆上的窗戶透光照亮。

牆面上懸掛3個秤錘狀物品,不知是何寓意。懷疑

主祭壇與迴廊,後殿的高窗引進自然光線。

主祭壇的耶穌受難像。

後殿的聖母與聖子像。

面對十字耳堂的前面,是葡萄牙在中世紀建成的最美麗的陵墓,北面是國王佩德羅一世(D. Pedro I)之墓,南邊是他的深愛的女子伊內斯·德·卡斯特羅(Inês de Castro)之墓;2座石棺裝飾皆由精美繁複的哥德式浮雕作品組成,綜合了塵世和宗教的主題,是中世紀雕像傑作。

佩德羅一世之墓的裝飾,側面描繪了聖巴塞洛繆(Saint Bartholomew)的生活場景,石棺下有石獅子扛著。石棺破損處為1800年代入侵葡萄牙的法國軍隊所造成。

石棺上方有佩德羅一世雕像和天使群隨侍在旁守望,腳邊有一隻狗(圖引https://reurl.cc.ArcuGo)。

佩德羅國王之墓石棺前端的玫瑰窗雕刻,位於兩個同心圓中,代表生命之輪(外圈)和命運之輪(內圈),由18個浮雕雕塑場景組成,呈現佩德羅和伊內斯的生活場景

石棺尾端呈現善終的最後儀式:通行禮和臨終塗油禮。

伊內斯·德·卡斯特羅之墓側面裝飾著《新約全書》中的浮雕場景;下方由6個人面獸身扛著,據說面孔來自殺害伊內斯的兇手。

石棺上方有伊內斯·德·卡斯特羅雕像,周圍環繞著天使和加冕的女王(圖引https://reurl.cc.ArcuGo)。

石棺前端呈現了耶穌受難的情景。

後端以三個區域描繪了最終審判:沿著一條蜿蜒的線,從懸浮之口開始,基督以祂的威嚴主持神聖法庭;人們可以辨認出跪在地上的聖母瑪利亞,周圍環繞著天使和使徒,以及復活的奇蹟。

這兩座陵墓隔著中央中殿相對放置,這樣當末日審判來臨時,兩人復活之際,佩德羅一世及伊内斯起身可以即時見到對方。

關於國王佩德羅一世和伊內斯·德·卡斯特羅生離死別的愛情故事,參見維基百科:https://reurl.cc.PedIdc

皇家萬神殿(Sala dos Túmulos) 一隅,墓室由 Guilherme Eldson 設計,採用新哥德式風格,1770 年建造。右前方是陵墓是烏拉卡女王(Queen Urraca)之墓,為晚期羅馬式的裝飾風格,兩側的圓形拱形畫廊下方裝飾著使徒們。

聖伯納德之死祭壇(Retábulo da Morte de São Bernardo),是一組彩色陶土雕像,由修道院的僧侶製作,1702~1705年間完成,為修道院中巴洛克風格傑作。下層為聖伯納德在場景中央表現出痛苦的表情,而在他腳邊的西多會僧侶正在哀悼他的死亡,可惜部分因雨損壞。

聖伯納之死祭壇雕塑群上層,聖母瑪利亞張開雙臂歡迎聖伯納德的靈魂,周圍是兩位音樂家天使和小天使。

上述阿爾科巴薩修道院的教堂和中殿可免費參觀,但要進入修道院區域則需購票,確實票價參見官網http://reurl.cc.MoAlti  。

在葡萄牙中部有三大世界文化遺產的古老修道院,分別為:阿爾科巴薩修道院(Mosteiro de Alcobaça)、巴塔利亞修道院(Mosteiro da Batalha)及托馬爾的基督會院(Convento de Cristo, Tomar),均為12~15世紀建造,暱稱「修道院三兄弟」,如有興趣與時間的話,可購買聯票三座修道院一起參觀。若有購買「里斯本卡(Lisboa Card)」,則三座修道院都不用再購票,相當划算。

國王大廳 (Sala dos Reis),建於 17 世紀,展示了從 D. Afonso Henriques 到 D. José 共19位葡萄牙國王彩色陶土雕塑,因而得名。

這些代表 17 至 18 世紀葡萄牙國王雕像,部分也有受損。

牆上裝飾著 18 世紀的藍白色瓷磚畫,呈現阿爾科巴薩修道院自國王阿方索一世建立以來的歷史。

最著名的雕像是聖伯納德和教皇亞歷山大三世為國王阿方索一世加冕,象徵著葡萄牙在十字軍東征之後獲得合法的國家地位。

迪尼斯國王迴廊(Claustro de D. Dinis),迪尼斯國王贊助興建,約建於1308~1311 年間,迴廊位於整個修道院的中樞位置,通往所有修道院房間的必經處,也是僧侶閱讀和冥想的地方;因為當時僧侶們在此禁止談話,又稱為「沉默迴廊」。

迪尼斯迴廊是葡萄牙最大的中世紀迴廊,1311 年間,由多明哥·多明格斯(Domingo Domingues) 和梅斯特·迪奧戈(Mestre Diogo) 設計,其特點是哥德式拱形天花板,帶有橫向圓拱和尖頂(橫向肋),是葡萄牙哥德式建築中最美麗的建築之一。

迪尼斯國王迴廊的壁龕內有聖母像(Virgin of the Cloister)。

迴廊可通往中庭。

中庭植滿橙樹。

可看到一座五角樓作為盥洗室(Lavabo),供僧侶飯前盥洗,這種安排是西多會修道院的典型配置。

盥洗室樓外的滴水獸。

哥德式盥洗室內設有文藝復興初期造型優美的水池,池身有刻有纏繞的藤蔓、動物和修道院徽章雕飾,提供僧侶們飯前在食堂外進行儀式性的沐浴活動。

食堂(Refectory),僧侶每天用餐的地方,內部由三個拱形中殿組成,被兩排四柱劃分,使房間和諧且空間統一。

食堂覆蓋著早期哥德式肋拱頂。

食堂西側有石階通往「讀者講壇(Púlpito do leitor)」,當僧侶集體吃飯時,一名修道士會在講壇上大聲朗讀《聖經》的段落。

廚房位於食堂和僧侶堂之間,建於1752年,中間有一個巨大的煙囪;下面的壁爐極大,號稱可以同時烤7頭牛。前方巨大的桌台可供處理一隻全牛。

廚房整間從上到下和巨大的煙囪全部鋪設了磁磚,看起來格外有清潔感。

大煙囪內部,支撐煙囪的鐵支柱,是葡萄牙土木建築中首次使用鐵製品。

廚房有多座水槽,水龍頭嵌在頭型石雕內。

煙囪後面有一個水槽,當中的水是由「Levadinha」河運河系統供應,這是一條特別改道為修道院供水的河流,水和新鮮的魚都流過來注入於此。

皇家作坊(Royal Factory) ,展示的餐具。這座皇家作坊以生產各種器皿為設置目的,1770年成立後使用到1876年為止。

僧侶堂(Sala dos Monges),面積約 550 平方公尺,最初是僧侶的宿舍,後來又變成了修道院僧侶的起居室;在18世紀中葉之後新廚房建好後,這個房間就成為儲存食物和物品的地方。

禮拜堂(Chapter House)入口,為羅馬式風格的大門。這裡是僧侶們聚集在一起討論修道院日常事務的地方,建於13世紀。

入口地上鋪的雕像,被踩到極其光滑。

Chapter House牆邊羅列著巴洛克風格的主教雕像,皆為僧侶為教堂聖壇所做。

宿舍,長66.5 公尺,寬21.5 公尺,位於修道院中世紀部分的總東側二樓,是一間哥德式的大房間,當時的僧侶們都是一起睡在這個空間裡彼此相鄰床墊上; 從14世紀開始,為了擁有單獨的區域而設置隔間。

宿舍有一系列由柱子支撐的哥德式尖拱,除了每根柱子的頂部都有不同的圖案,其他沒有任何藝術細節,以免分散僧侶們的工作和學習注意力。

眺望中庭與迪尼斯迴廊方向,後方為教堂建築部分與立面雙塔。

二樓迴廊為曼努埃爾風格,立有扭曲的柱子,建於16世紀初;立柱每支都雕有不同花樣。

紅衣主教修道院 (Claustro do Cardeal),當時沒有對外開放,花園長了蔓草;現在已經整修為五星級的國營旅館Montebelo Mosteiro de Alcobaça Historic Hotel,對外經營。

上層有木質屋頂的哥德式風格迴廊。

聖器收藏室入口,有曼努埃爾拱頂,門側石雕為交織在一起的樹枝構成,上面有葡萄牙的徽章;牆壁貼有摩爾風格彩瓷聖器收藏室需要另外付費參觀,裡面有建於1669~1672 年聖物教堂,極其富麗堂皇。

當時僅在門廳拍攝。

聖器收藏室前廳華美的巴洛克式圓頂。

阿爾科巴薩修道院的舊正門,這裡可以直通僧侶宿舍,作為日常生活與外界交流之用。

自阿爾科巴薩修道院立面前平台眺望4月25日廣場方向,廣場邊一排因修道院帶來觀光效益而經營的商家、餐館與咖啡吧。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ocj&aid=180385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