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千年古城哥多華漫遊記
2024/01/09 21:25:13瀏覽1199|回應0|推薦22

哥多華(Córdoba),音譯:科爾多瓦,位於安達魯西亞自治區,瓜達爾基維爾河(Rio de Guadalquivir)流經。西元前 152 年曾被羅馬人佔領,之後歷經穆斯林、基督教統治,回教、猶太教及天主教遺風都混合在哥多華,為老城區留下豐富的古蹟。1984年,哥多華清真寺主教座堂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1994年,世界遺產範圍擴大至整個老城區。這座多元文化風貌的千年古城,每年吸引無數旅客前來,觀光客數量在西班牙眾多城市中獨佔鰲頭。

自龍達驅車前往哥多華,當時實際行駛將近2個半小時車程。

當時在哥多華的住宿是位於老城區的小旅館Hostal Maestre(圖引Google map),在訂房系統評價頗佳,地理位置很好,距離清真寺主教座堂約500多公尺,自駕前來,車子可停在旅館的地下室內停車場。

環繞天井(Patio)的旅館迴廊,裝飾有大量的綠植盆栽和桌椅組。

Hostal Maestre布置極具摩爾風格特色,拍了不少照片,但因單眼相機拍攝的記憶卡遺失,就引用訂房網站圖片作介紹;CJ在2017年當時訂房住一夜(不含早餐)還不到新台幣一千元,非常實惠,CP值超高。

哥多華老城區散策路線。

凱旋廣場(Plaza del Triunfo),為哥多華中世紀城市的中心,↑圖右方即為著名的清真寺主教座堂 (Mosque-Cathedral of Córdoba)一隅,專文介紹見《哥多華清真寺主教座堂》;左為聖拉斐爾凱旋柱(Triunfo de San Rafael)。

聖拉斐爾凱旋柱(Triunfo de San Rafael),為紀念哥多華的守護神大天使聖拉斐爾而設立,高度超過27公尺;由法國雕塑家米格爾·維爾迪吉耶(Miguel Verdiguier)於 1765~1781 年間創作。

柱頭上為哥多華守護神大天使聖拉斐爾的雕像。

中段有三座白色大理石雕像,分別代表守護哥多華的殉道聖人:聖阿西斯洛(Saint Acisclo)、聖維多利亞(Santa Victoria)和聖巴巴拉(Bárbara de Nicomedia),圖中面向僅拍得兩尊。

凱旋廣場(Plaza del Triunfo)一隅,具有特色的摩爾建築;左側隔著窄巷即為清真寺主教座堂 。

凱旋廣場前看向橋門(Puerta del Puente)的背面。

橋門(Puerta del Puente),音譯:蓬特門,是哥多華古羅馬城市的三個入口之一,與羅馬橋連接著Campo de la Verdad區和主教座堂區;16世紀末基督教時期,為了慶祝國王菲利普二世抵達哥多華,蓬特門幾乎完全的重建成文藝復興風格。橋門由高底座組成,底座由多立克柱式的凹槽柱支撐,支撐著古典的柱頂,上面出現了三角文字和牆面,門楣上方刻有銘文,意指國王菲利普二世於 1570 年訪問哥多華(資料引自維基百科)。

羅馬橋(Puente Romano),最早建於西元一世紀,在13到19世紀間又陸續修築;全長約 331公尺,共16座橋墩,以石材建造,橫跨瓜達爾基維爾河(Rio de Guadalquivir)之上,一端有中世紀的卡拉奥拉塔;羅馬橋自 2004 年起為行人專用。

在羅馬橋上眺望老城區,右方為聖拉斐爾凱旋像,是哥多華最古老的一座。

羅馬橋上聖拉斐爾凱旋像,為伯納貝·戈麥斯·德爾·李奧 (Bernabé Gómez del Río)於1651 年設計;這尊大天使像特別受到Campo de la Verdad街區居民尊崇,透過大量供奉蠟燭的可見其香火旺盛。

瓜達爾基維爾河(Rio de Guadalquivir),從卡索拉山脈到桑盧卡爾有657公里,自東向西穿越安達盧西亞地區。↑圖遠方橋梁是建於 1953 年的聖拉斐爾橋(Puente de San Rafael)。在羅馬橋和聖拉斐爾橋之間植物豐盛的水澤是索托斯·德拉·阿爾博拉菲亞(Sotos de la Albolafia)自然保護區的區域,2001年成立,面積為21.36公頃。

羅馬橋與清真寺主教座堂同框,哥多華必拍。

羅馬橋下的步道,可行往索托斯德拉阿爾博拉菲亞(Sotos de la Albolafia)自然保護區域。

瓜達爾基維爾河畔望向羅馬橋,對岸的建築為基督教君主城堡。

羅馬橋下水鳥棲息於瓜達爾基維爾河。

瓜達爾基維爾河邊著名的阿爾博拉菲亞磨坊(Molino de la Albolafia)水車,自14世紀以來,這座水車就出現在哥多華的城市徽章上,足見其歷史重要性。

阿爾博拉菲亞磨坊(Molino de la Albolafia),為液壓磨坊,哥多華最古老的磨坊,位於索托斯德拉阿爾博拉菲亞(Sotos de la Albolafia)的自然區域;最初的功能是為Alcázar果園提供灌溉水,後來被改建為麵粉廠和縮絨廠所用。

卡拉奥拉塔(Torre de la Calahorra),建於14世紀,作為羅馬橋出入口,具防衛功能;塔內於1987 年設立安達盧斯生活博物館的總部,主要展示伊斯蘭時期的文物。

致敬塔(Torre del Homenaje)一隅,為基督教君主城堡的一部分,塔樓高33公尺,位於阿爾卡薩城牆的東北角,結構形成一個有圍牆的周邊,兩側是5座四角形塔樓和一座圓柱形塔。

致敬塔(Torre del Homenaje)與城牆接連另一面向。

阿方索十世雕像(Statue of King Alfonso X),立於基督教君主城堡的入口處附近。

基督教君主城堡的花園一隅。

基督教君主城堡(Alcázar de Los Reyes Cristianos)原是西哥德王國(Kingdom of the Visigoths)的皇宮,14世紀,阿方索十一世將其改建成為穆德哈爾風格的皇家宮殿和要塞,曾作為伊莎貝拉一世和斐迪南二世 (阿拉貢)的主要住處之一。

中世紀Alcázar的城牆。

阿爾莫多瓦門(Puerta de Almodóvar),位於舊城牆的西段,最初由阿拉伯人興建,是哥多華目前僅存三座中世紀城門當中最古老且修改最少的城門(圖引Turismo Siente Córdoba)。門旁青銅雕像是羅馬時期的哲學家盧修斯·安紐斯·塞內卡(Lucius Anneus Seneca)。

阿爾莫多瓦門建於 14世紀,由兩座棱柱形塔樓組成,塔樓透過略尖的拱門連接成橋,形成一個高筒形拱頂,門內通往哥多華老城的猶太區。

阿爾莫多瓦門旁另一尊雕像為12世紀穆斯林的思想家、醫生阿威羅伊(Averroes)

兄弟會廣場 (Plaza de la Agrupación de Cofradías) 上典型的安達盧西亞建築,後方為清真寺主教座堂的鐘樓。

猶太區(Jewish Quarter),10 ~ 15 世紀猶太人居住於此,從阿爾莫多瓦門一直延伸到南部的清真寺大教堂和主教宮殿,周圍環繞著迷宮般的小街道,現今仍保留了中世紀伊斯蘭城市的傳統佈局。

老猶太街區Calle Velázquez Bosco,狹窄的街道,白色的房舍,有庭院圍合的住宅屋樓,鑄鐵柵欄、窗台及牆上掛滿了色彩鮮豔的盆花作為裝飾,基本上保持著中世紀的風格。

穿梭在猶太區狹窄的巷道,依指標前往百花巷(Calleja de las Flores)。

百花巷(Calleja de las Flores),位在猶太區的中心,是哥多華標誌性景點和熱門的觀光街道之一,由建築師Víctor Escribano Ucelay於 20 世紀 50 年代中期設計,他將拱門進行了裝飾,用典型的巨石改造了舊水泥板路面,曾被《Tredencias》雜誌選為西班牙最美麗的街道。

百花巷是一條封閉、狹窄的步行巷道,掛在陽台與白牆上懸掛著層疊的藤蔓和從花盆中溢出的一簇簇綠色植物。

盛夏時節的百花巷,其實鮮花盆栽極少,倒是滿眼的綠色植栽生氣盎然。

百花巷盡頭是一個小廣場,從小巷狹窄的天際線照見清真寺主教座堂的塔樓,是哥多華經典的景觀。

哥多華羅馬神廟(Templo Romano de Córdoba),西元一世紀後期的建築,20 世紀 50 年代市政廳擴建期間發現的羅馬神廟遺跡,一座由6根主柱和兩根側柱組成的大型建築,神廟建在一個基台上,祭壇位於柱子前面。去的當時還在進行整建修復工作,於 2019 年完成。

科雷德拉廣場(Plaza de la Corredera),是一個長方形的主廣場,長 113 公尺、寬 55 公尺,是安達盧西亞最大的廣場之一。

科雷德拉廣場遵循傳統的卡斯蒂利亞市長廣場的模型,底層設有拱形門廊。

維亞納宮(Palacio de Viana),建於 15世紀這座豪華住宅佔地超過 6,500 平方公尺,其中大部分用於庭院、花園和開放空間,反映了哥多華繁華的歷史及其貴族的富裕(圖引Google map)。

現為宮殿博物館,其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是擁有美麗的12個哥多華庭院,匯集了羅馬和阿拉伯建築的精髓,由迴廊連接在一起,植物種類繁多,尤其是在春季和夏季,植物盛開,為該地區增添了絢麗的色彩。

維亞納宮的的接待庭院一隅。

馬駒廣場(Plaza del Potro),音譯:波特羅廣場(圖引Google map),一座 14 世紀廣場,呈長方形,一端有噴泉,另一端有雕像。

廣場中間有座文藝復興式的馬駒噴泉(Fuente del Potro),噴泉歷史可追溯到1577年,噴泉頂部是一匹馬駒雕像,握著該市的城徽,廣場也因其頂部的馬駒而得名。後方為 1844 年成立的哥多華美術館 (Museum of Fine Arts of Córdoba),原是舊拉卡里達醫院或舊慈善醫院的建築。

馬駒廣場上的聖拉斐爾凱旋柱,米歇爾·德·韋爾迪吉耶 (Michel de Verdiguier) 於1768年之作,1924 年遷至此處。

柱頭上的大天使聖拉斐爾雕像。

夜幕中的凱旋廣場。

自羅馬橋眺望渲染黃金色澤的清真寺主座教堂。

地處西班亞內陸地區的哥多華夏季非常炎熱,最高溫度可超過攝氏40度以上;這些夜拍都晚上10點多了,當時氣溫也將近40℃,河面吹來的是陣陣熱風,空氣極為乾燥,難怪哥多華有「火爐(Horno de Andalucía)」之稱號。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ocj&aid=180229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