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10/20 03:30:09瀏覽990|回應0|推薦24 | |
自然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位於倫敦南肯辛頓(South Kensington)區,由文化媒體和體育部所資助的非政府部門的公共機構,1881年向公眾開放。館藏基礎源於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擁有的生物和地球科學標本約8千萬件,包括5個主題:植物學、昆蟲學、礦物學、古生物學和動物學等自然歷史,是歐洲規模最大的自然歷史博物館;亦為世界著名的研究中心,專門從事生物分類、鑑定和保存。走覽倫敦自然史博物館,置身在典雅富麗的展廳中,穿梭地球 46 億年時空,通達古今。 搭乘地鐵至南肯辛頓站(South Kensington station),出站後步行約5分鐘即可抵達自然史博物館。南肯辛頓 (South Kensington) 高級街區為倫敦文化重鎮,也是倫敦著名的富人區,街屋別墅林立,綠蔭深濃,環境優美。 自然史博物館正立面位於克倫威爾路(Cromwell Road)上。 建築主體由英國建築師阿爾弗雷德·沃特豪斯 (Alfred Waterhouse)設計,是典型的維多利亞建築風格,於 1873 年開始,於 1880 年竣工,1881年建成並開放參觀;內部和外部都大量使用了建築赤土磚,以抵抗維多利亞時代倫敦的煙熏氣息;被列為英國一級古蹟建築。 形似中世紀大教堂的正門雙塔。 去的當時正門正在整修(如圖↑)無法由此進出,所以改由博物館東側的展覽路(Exhibition Road)的入口進去。 展覽路(Exhibition Road)的入口會進到館內的「地球廳(Earth Hall)」。迎面是一隻1.5億年前的劍龍骨架,這隻名為「索菲(Sophie)」的劍龍,是迄今保存最大、最完整的劍龍骨架化石。 地球廳的入口,由尼爾.波特(Neal Potter)設計,以隨機板塊組成的地球模型,二旁牆面繪有星座圖與太陽系行星。隨著電扶梯上升,宛如進入超高溫火熱的地球內部。 球狀體內部金紅色結構,彷彿置身地心當中,熔熔的岩漿在身旁翻滾著。 這裡屬於館內「紅區」,共有6個展廳,主題分別為地球寶庫、早期地球、人類演化、化石標本、氣候變化、火山與地震,揭示了地球誕生與生命演化46億年的歷程。 紅區展廳。 原始人頭骨及復原。 非洲直立人頭骨。 亞洲智人頭骨。 因為時間關係沒有在紅區多停留,要再找另外階梯下到一樓,前往位於「綠區」的中央大廳。 綠區「珍寶畫廊(Treasures gallery)」迴廊美麗的拱門。 恐鳥(Dinornis Robustus)骨架,陳列在珍寶畫廊(Treasures gallery)上。 源自於紐西蘭南島巨型恐鳥(正面)。恐鳥又稱摩亞鳥(Moa),高度可達3公尺,重量約250公斤,牠們曾經是紐西蘭的森林生態系統中的優勢草食性動物,在人類到來後,由於體型醒目數量少而滅絕,被認為在約16世紀左右絕種(引自維基百科)。 美洲大地懶(Megatherium Americanum)石膏骨架。 巨型地懶(Giant Ground Sloth)見於上新世早期至更新世晚期的中美洲和南美洲,是少數已知體型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之一,體重可達4噸,全長從頭至尾端則可達6公尺,目前已知最大型的地懶,體型甚至可比擬現代的大象(引自維基百科)。 美洲乳齒象(Mammut Americanum)骨架,1840 年在密蘇里州農場發現。美洲乳齒象生存在370萬年前,是曾經生活在冰河時期的最大的陸地哺乳動物之一,分佈範圍主要在北美大陸的松林和沼澤地區,以樹枝樹葉及水生植物為食,約於西元前8000年滅絕,氣候快速變化和人類狩獵壓力很可能是導致其滅亡的原因。 這頭美洲乳齒象高4.5公尺高、9公尺長,體型是一般乳齒象2倍,突出上彎的象牙極其壯觀。 曼特爾龍(Mantellisaurus),這是 1914 年在懷特島(Isle of Wight)發現的,也是英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完整的恐龍之一。這種恐龍以前被稱為禽龍,2007 年更名,以紀念古生物學家吉迪恩·曼特爾 (Gideon Mantell)。 藍區一隅。藍區位於辛茲大廳(Hintze Hall)左側,共有7個展廳,主要展出恐龍、哺乳動物、海洋無脊椎動物、魚類、兩栖類和爬行動物標本,展現了地球生物的多樣性。 切齒魚龍(Temnodontosaurus platyodon)骨架。 切齒魚龍是種大型魚龍類,身長超過12公尺。魚龍首次出現於三疊紀(約2.4億年前),並在白堊紀晚期(約9,000萬年前)滅絕。 海鱷(Marine Crocodile)化石。生存於早侏羅紀到早白堊紀,並且分布到全球。 蛇頸龍(Plesiosaur)骨架,旁邊女性圖像是第一個發現史前海洋爬蟲類動物蛇頸龍完整頭骨的瑪麗·安寧(Mary Anning),一位英國19世紀的化石收集者與古生物學家。 中央大廳──「辛茲大廳(Hintze Hall)」入口拱門。2014 年,在商人Michael Hintze捐贈 500 萬英鎊後,中央大廳正式更名為 Hintze Hall。 巨大的拱梁之後是呈長方形的中央大廳,其兩側上下兩層均佈滿了一個個羅馬式的拱門和廊柱形成了一條條通長的走廊;大廳上方高挑的尖頂式的天花板上則鑲嵌著一塊塊繪有植物圖案的方形金色漆板,顯得格外的富麗堂皇。 中央高懸的藍鯨(Blue Whale)骨架,名為「希望(Hope)」,這隻長約25公尺、重 4.5 噸的藍鯨彷彿騰空躍入海中的姿態,是拱形大廳的注目焦點。 這是一條成年的雌鯨,於1891年在愛爾蘭海岸擱淺,被當地漁民宰殺。當時甫成立剛滿十年的自然史博物館,由時任的館長以250英鎊買下了藍鯨全身骨頭來收藏。修復好的藍鯨骨架,每一個骨頭都被完整保存、清洗以及編目,但直到1935年才公開展出。原本陳列在館內其中一個展示廳,在博物館進行大翻修工程之時,館方決定將它移到大廳取代原本梁龍化石的複製品「迪皮(Dippy)」,以藍鯨真實骨架成為自然史博物館在新世紀的象徵。 仰望藍鯨複雜的骨架結構與天花板圖案細膩的面板。 大廳北端有一座宏偉的樓梯,盡頭牆壁就如同教堂祭壇一般,上面佈置著鑲嵌有教堂式的彩繪玻璃的巨型拱窗。 上到二樓看台,藍鯨近在咫尺,更可感受這隻龐然大物的氣勢,更佩服懸吊工程的設計。 藍鯨悠游辛茲大廳(Hintze Hall)上,適得其所。 二樓陽台礦物展示區。 紅杉(Sequoia),在1891年被砍伐時已有1300年的歷史,高101公尺;透過年輪可以了解其一生。 渦輪藻(Turbinaria bifrons)化石,俗稱圓盤珊瑚,有形狀和大小規則的圓錐形珊瑚石。 辛茲大廳(Hintze Hall)的天花板由 162 塊面板組成,其中 108 塊描繪了對博物館歷史、大英帝國或博物館參觀者俱有重要意義的植物,其餘的則是高度風格化的裝飾性植物畫。 陽台天花板上的鑲板,中心方塊繪有蜥蜴、蝸牛、燕子和螃蟹……等生物圖案。 古老的面板描繪了扁平的、風格化的淺色植物,並帶有鍍金突出顯示。 大廳二樓兩側陽台的連續拱門與支柱上,皆飾有動植物磚雕。 拱門彩色赤土磚塊上有許多植物浮雕。 中央大廳兩側陽台之一,連接第一和第二樓梯。 鳥類標本構成彩鳥飛翔,頗有意趣。 天窗和面板的佈局,與植物圖案特寫。植物圖案描繪的扁平化性質,它們可能是基於博物館植物標本室中的壓花,或大英博物館收藏的植物學書籍中的插圖(參考自維基百科)。 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雕像,由約瑟夫·伯姆爵士 (Sir Joseph Boehm)於1885 年創作;達爾文坐落於大廳一樓往二樓平台位置,在這裡鎮守千萬館藏、俯瞰芸芸眾生。 英國博物學家、地質學家和生物學家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其最著名的研究成果是《天擇演化(物種起源的解釋)》。到了19世紀30年代,達爾文的理論成為對演化機制的主要詮釋,並成為現代演化思想的基礎,在科學上可對生物多樣性進行一致且合理的解釋,是現今生物學的基石(資料引自維基百科)。 樓梯的基石四面分別都刻有動物與植物的浮雕。 還有不少展廳尚未觀覽,卻已到了閉館時分,工作人員開始清場,把觀眾請出場。即便意猶未竟,也只能計畫日後有機會再度前來溯古究今。 倫敦自然史博物館不僅館藏豐富,令人增廣見聞;建築更是典雅優美,值得細細品味欣賞,是寓教於樂的絕佳景點,大推! 入館不收費,參觀訊息詳見自然史博物館官網:https://www.nhm.ac.uk/visit.html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