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8/10 21:41:28瀏覽3828|回應1|推薦22 | |
格但斯克(Gdańsk) ,北面瀕臨波羅的海(Baltic Sea)的格但斯克灣,是波美拉尼亞省的省會、波蘭北部最大的城市,古代歐洲琥珀之路的起點,與索波特(Sopot)、格丁尼亞(Gdynia)形成「三聯市(Tricity)」;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格但斯克歷經砲火摧殘導致主城區幾乎成了廢墟,戰後按舊時資料原樣重建,恢復過去的繁榮景況。現今格但斯克仍然保持著波蘭重要航運與工業中心的地位,為波蘭最具歷史意義的藝術城市之一,擁有不少文藝復興和巴洛克風格的優秀建築,宛如琥珀一般璀璨的存在,被譽為波蘭最美麗的城市之一。 過午從索波特(Sopot)駛車返回格但斯克住宿處,正好以一旁防禦塔作為起點,用步行方式漫遊格但斯克主城區。 格但斯克主城區散策路線。 奶罐狀防禦塔 (Brama Stągiewna),高12公尺,是16世紀哥特式的防禦工事遺址,因形狀像牛奶罐得名。原是主城外的砲塔,以前由一座吊橋鏈結內外城,如今砲塔還保留著,只是吊橋已不復存在。 綠橋與綠門。綠門因為它的外牆曾經是綠色而得名,這座建築原為一座宮殿,並具有城門的功能,四扇等高等寬的大門並排站在護城河前。綠橋(Green Bridge)則建於1564年,由德克·丹尼爾斯設計。 從綠橋眺望維斯瓦河的支流——摩特拉瓦河(Motlawa River),二岸建築形式各異、高低有致,河道船隻絡繹不絕,景觀非常豐富,再專文介紹。 綠門(Brama Zielona),建於西 1568~1571年,這個位置早在 1357年就有個最早的水門。↑圖為朝主城的長廣場方向,有四個城門口,正面立面有三個階梯狀山牆,為阿姆斯特丹建築師雷尼爾(Regnier)的傑作設計,源自安特衛普市政廳的設計靈感,以弗蘭德斯藝術風格來裝點波蘭王宮。曾為波蘭君主的正式宮殿卻沒有任何國王住過,倒是波蘭的第二任總統萊赫˙華勒沙(Lech Wałęsa)曾經把這裡當作辦公室。現今作為國家組織博物館(Muzeum Narodowego Organizującego)的一部分。 從綠門通過長廣場沿著長街直達金門和高地門,全長 550公尺,過去這裡是波蘭國王的巡視路線,所以被稱為「皇家之路(Droga Królewska/Royal Road)」。 長街(ulica Długa)和長廣場(Dlugi Targ),格但斯克最富代表性的街道,也是皇家大道的一部分。沿街有許多精美的建築和雕塑,酒吧、餐廳和商店,是每一個來到格但斯克的遊客不會錯過的景區。 走在主城區的長街和長廣場上,可以看到街道兩旁羅列著山牆造型各異、色彩繽紛斑斕的建築,令人目不暇給。這些美麗的房屋都是二戰後按根據老建築的照片、畫像或相關文字記載還原修建,融入了德國的文化、荷蘭的風格、和波蘭的樣式。 很多建築屋牆上都繪有精美的圖案,或飾有精美的雕塑和淺浮雕,風格迥異,形象生動,造型包括人物故事、珍奇花草和動物生靈的形象。據說還可通過觀察房屋的窗戶數量來判斷這家主人財富多寡,窗戶數量越多,就說明這家主人越富有。 阿特斯法院(Dwór Artusa),亦作「亞瑟宮」,建於西元 14 世紀,最初是一棟富豪人家的居所,是中世紀最奢侈的酒吧,在中世紀只有上流社會的名人、商人、國王、王子等貴族才會去這裏消費。在十八世紀前,阿特斯法院做為裁決和舉行儀式的場所,1742年後轉為證券交易所,是當時的社交與商業中心,現在為格但斯克的博物館之一。 阿特斯法院前的海神噴泉(Fountanna Neptuna)是長街的中心點,也是格但斯克的象徵。 這尊海神尼普頓(Neptuna)最初只是單純安置的一座雕像,直到 1633 年才改建成海神噴泉,成為格但斯克的守護神。青銅製的海神像面向大海方向,手執三叉戟,氣勢非凡的踩着海怪,人物的肌肉紋理富有量感,整個形體打造得充滿力量。 阿特斯法院前方角落有個小雕像是水星,台座上有「PIWNICA RAJCOW」字樣,查資料是間餐廳。 格但斯克主城市政廳(Rechtstädtische Rathaus),位於長街的東段,長廣場的西端,在長廣場居於主導地位,這裡是主城(Rechtstadt)的心臟,所謂真正的「市中心」。83公尺高的哥德式塔樓遠看頗像教堂的鐘樓,是整條街上最為突出醒目的建築。 市政廳銅鑄模型。在格但斯克的著名建築前,經常會看到這樣建築小模型,是專為殘障人士設立的貼心服務,可讓殘障人士用撫觸方式感知這些建築的形體。 市政廳初建於13-14世紀之交,1327年重建;塔樓則建於1486-1488年。1556年火災後於,哥德式風格的市政廳按照矯飾風格重建,1561年增加了波蘭國王齊格蒙特·奧古斯特鍍金雕像。二次世界大戰損壞嚴重,1946年開始復建,恢復了16至17世紀,也就是波蘭第二王國統治時代的原貌,1970年4月2日作為格但斯克歷史博物館重新開幕(資料參見維基百科)。 黃金屋(Złota Kamienica),是1609年當時的市長兼富商Jan Speyman所建,他和妻子都是觀念先進的藝術贊助者,這幢由Abraham van den Blocke主導設計的民宅,正面布滿華麗的浮雕與金色文字圖飾,門頂和屋頂還有雕像守護,被譽為全格旦斯克最漂亮的樓房。 黃金屋上有著4座雕像,這4座雕像分別代表:「正義、勇敢、謹慎、謙虛」等不同的美德。 粉紅色華麗的屋宅是位在長廣場的旅遊服務中心,前方正好有弄蛇人提供大蟒蛇給遊客拍照,當然要收費的,還是吸引許多人駐足。 從旅遊服務中心前方、市政廳旁的小路經知名的瑪麗亞卡街(Ulica Mariacka)一隅↑,可前往聖母瑪麗亞大教堂。 瑪麗亞卡街(Ulica Mariacka/Mariacka Street),在聖母瑪莉亞大教堂附近的這條特殊街道,因兩邊全是銷售琥珀的店鋪,所以被稱為「琥珀街」。瑪麗亞卡街上建築的大門口都有一個巨大的平臺和小台階,這是格但斯克16至18世紀的特色建築風格。這些琥珀店基本上分為2層,一層是半地下的店,在一樓高出地面1.5公尺左右登上臺階的店面。圍牆或欄杆上都有雕工非常精緻的圖案,且每家圖案都不一樣,極具欣賞性。 查到資料顯示:在二戰沒有爆發前,整個格但斯克有5500多座這樣的建築,但在二戰爆發之後,很多建築被破壞摧毀,在戰後重建時,政府將所有戰後未損壞的平臺,都收集起來,統一放在了主城的聖瑪利亞街上,成為了這裏一道特別的風景線。所以現在在大街上看到的,都不是原有的平臺,都是在格但斯克四處收集來,戰後保存完好的平臺(資料參見網路)。 聖母瑪麗亞大教堂外牆上哥德式長窗與日晷。 聖母瑪麗亞大教堂前方廣場,有尊面目模糊難辨的石雕像,推測應該某位聖人。教堂對面的屋牆上有典雅的紋飾,也很迷人。 聖母瑪麗亞大教堂的廣場所設立的教堂銅鑄模型,擺設角度與教堂真實位置一致。 聖母瑪麗亞教堂(Bazylika Mariacka),建於西元1447 年,為天主教宗座聖殿,這座哥德式的教堂為磚砌教堂,全長 105.5 公尺,寬 66 公尺,能容納 25,000 人為世界最大磚砌教堂,最初於西元 1343 年動工,中間歷經數次的擴張、改建,又在 1945 年間受到炮火襲擊,直到 1965 年完工,是天主教格但斯克總教區的共主教座堂。教堂的塔樓為高82公尺的長方柱狀建築體,約有 409 個階梯的可以付費登高眺望格但斯克城區。 一進教堂正殿,前方可見到石造洗禮池,其上立有8尊聖女雕像。 洗禮池前方有扇鑄鐵門,上方還有裝飾華麗繁複的頂棚,頂棚則架著管風琴,相當特別的布局。 管風琴整修中,但還是可以從開放的部分看到一整個很洛可可風格,金碧輝煌的裝飾極盡繁複之能事的裝飾。 正門上耶穌受難場景的彩繪鑲嵌玻璃。 教堂內部以白色為主,正殿挑高的穹頂飾有金色恆星;森嚴羅列的高大束柱氣勢昂然。 白色束柱掛有各式聖人畫龕,正中則高懸三位一體。 高5公尺的聖母瑪利亞加冕祭壇。 黃金燦亮的主祭壇。 佈道壇充滿圖畫裝飾。 佈道壇特寫。 正在整修的天文鐘,1464年製,兼具時間、日期、月亮圓缺、太陽與月亮在黃道面的相對位置,聖徒的行事曆等功能。據說每個整點頂端的亞當與夏娃會定時敲鐘,可惜無緣以見。 形式很別的祭龕。 古老的折疊祭壇畫。 折疊祭壇畫。 現代藝術風格的禮拜堂。 現場演奏與詠唱聖歌。 聖母瑪莉亞大教堂往皮瓦納街(Ulica Piwna)前進,可以看到盡頭一棟美麗的建築,這是大軍械庫。 皮瓦納街(Ulica Piwna)意即啤酒街,兩側都是餐廳,前來覓食的遊客熙熙攘攘。 大軍械庫(Wielka Zbrojownia/The Great Armoury),16世紀末,為抵擋瑞典的威脅,當地居民有了興建軍械庫的想法。軍械庫建於1602年至1605年之間,由格但斯克當時傑出的建築師安東·范·奧伯亨(Anton van Obberghen)所設計。建築充滿了荷蘭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外觀有兩個高塔,繁複又華麗的外牆上有鍍金的裝飾。該建築在1945年二戰期間被燒毀,後於1947至1965年重建;2000至2005年間,兩個立面再度進行了翻新。現今建築有部分供當地的格但斯克美術學院使用,經常舉辦藝術展覽(資料參見維基百科)。 大軍械庫正中牆上的雕像是代表勝利和戰爭的守護女神雅典娜(Athena)。 又轉到長街走至金門(Złota Brama),左方紅磚建築是建於 1487年的聖喬治兄弟會館(Court of St. Georges Brotherhood)。 金門(Złota Brama),位於長街的一端,所以最初名為長街門,是長街上最主要的標誌性建築。1612~1614年,由當地建築師Abraham van den Blocke按照16、17世紀在荷蘭盛行的風格主義為格但斯克所設計,在原址的哥德式城門之上進行改建,城門有兩層,每面每層各有4根柯林斯柱,柱頭都鑲著金邊,彷彿一道裝飾精美宮殿的外牆。↑在西側門頂上立有4尊女神:和平、自由、財富和名譽。 金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摧毀,1957年重建。1990年恢復了原來的德語銘文:「Es müsse wohl gehen denen, die dich lieben. Es müsse Friede sein inwendig in deinen Mauern und Glück in deinen Palästen(願你城中平安,願你宮內興旺,詩篇122篇)」(資料參見維基百科)。 出了金門,在西面向可見到高大的紅磚堡塔是原建於14世紀,於1594年重建的監獄塔(Wieża Więzienna),以高牆與之相連的建築是興建於14世紀初的酷刑室,形成了中世紀的要塞。 監獄塔是中世紀時期關押各種犯人的牢房,目前也有一個古代監獄展覽室;酷刑室於2006年由格但斯克市政府設立了琥珀博物館(Muzeum Bursztynu)。波羅地海沿岸國家盛產琥珀,其中格但斯克市集中了眾多的琥珀加工作坊,是世界上最大的琥珀集散地,被世人冠以「琥珀之都」。 監獄塔中仍然保留著一些當時監獄使用行刑的用具、設施與囚犯的牢房。 高地門 (Brama wyżynna),也叫高門,建於1586年-1588年。當時弗蘭德斯建築師Willem van den Blocke受委託按照羅馬凱旋門的樣式,在城市西面修建一座城門,高門周圍原本有深壕,以防止外敵入侵。每當波蘭國王來到格但斯克時,都會從這個門口進入,城門西立面雕刻三枚徽章,從左到右分別是皇室普魯士徽章、波蘭-立陶宛聯邦徽章、格但斯克城市徽章。查資料得知門上拉丁文字大意是:如果你相信你的國家,相信國家是公平的,你的國家就能發展,公平是重要的,朗姆酒也是重要的──滿有趣的說法。 高地門的東面向。城門裡現在是旅客服務中心與售賣紀念品的商店。 從監獄塔望向「煤炭市場(Coal Market / Targ Węglowy)」及建於 1346年的八角形「稻草塔(Straw Tower / Baszta Słomiana)」,塔的左方是大軍械庫的西面向。當時有市集,整個廣場是人山人海。 格但斯克火車總站(Gdańsk Główny),1894年起造,於1900年落成營運,在二戰中完全被毀,戰後重建。 得知格但斯克火車總站建築和法國阿爾薩斯地區的科瑪(Colmar)車站非常類似,↑圖為CJ於2013年去科瑪所拍,特PO出來比對一番:二者形制結構類似,細節不同。 途經一道水渠,綠水盈盈映照出聖凱薩琳教堂的塔樓,與磚橋相互輝映。 聖凱薩琳教堂(Kościół św. Katarzyny/St. Catherines Church )是格但斯克最古老的教堂,也是當地的第二大教堂。由王子Sobieslaw I于西元1185年興建,起初只是一座木製教堂, 西元1227~1239年改為磚石建築,西元14~15世紀教堂進行了擴建,形成現在的規模(因時間關係趕著進超市補糧,就沒前往教堂)。 從超市出來已是夜幕低垂,再度走向高地門,循著皇家之路沿途欣賞格但斯克主城區的夜色之美。 琥珀博物館。 聖喬治兄弟會館及金門。 金門面對長街的立面,這側的門頂上也立有4尊女神:協商、正義、虔誠和慎重。 由長街遠眺金門及監獄塔。 海神噴泉與阿特斯法院。 長廣場與市政廳。 長廣場與綠門。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