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格但斯克河岸區樂徐行
2021/08/16 03:10:48瀏覽2272|回應1|推薦29

格但斯克(Gdańsk)被譽為波蘭的海都,也是波羅的海最大的港口之一。格但斯克的市區位於維斯瓦河的河口左側叉流——摩特拉瓦河(River Motlawa )兩岸,河岸地帶是這座港口城市的發祥地。在漢薩同盟時代以來的600多年間,格但斯克始終是波羅的海沿岸地區一個重要的航運與貿易中心,雖然在歷次的戰爭中曾經幾度衰落,但在每次衰落之後不久,格但斯克都能夠利用它的區位優勢,恢復過去的繁榮。

傍晚從格但斯克主城區的皮瓦納街(Ulica Piwna)穿過赫萊布尼卡門(Chlebnicka Gate)行往摩特瓦河畔。赫萊布尼卡門(ChlebnickaGate) 意即「麵包門(Bread Gate)」。

赫萊布尼卡門(Chlebnicka Gate)向河之立面。 圖右方那棟有著黑色高塔的荷蘭文藝復興時期風格之美麗建築是考古學博物館。麵包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5世紀,是格但斯克三個倖存最古老的晚期哥德式風格水閘門之一,這座城門在二戰砲火中存留的狀況比其他建築要好得多。

從綠橋上眺望摩特拉瓦河(Motława)兩岸,河的左岸的Dluge Pobrzeze路上有數棟特殊的建築相當醒目,可以說是來格但斯克不拍不可的畫面。

摩特拉瓦河右岸的建築,立面有這麼多的小窗口都是糧倉,現在大多改作餐廳或旅館。所以這段就稱為「糧倉島(Spichrzów)」。

糧倉島的北端。糧倉島(Spichrzów),是在波蘭格但斯克市中心,從13世紀起,這裡就是格但斯克的工業區與眾多的糧倉所在,資料顯示16世紀時島上有超過300座的糧倉;1576年在島上建造房屋、糧倉,1885年建成鐵路通至穀倉,二戰期間遭受嚴重破壞,其中有幾個1517~1519年建成的糧倉等古跡倖存下來。

奧沃維安卡島(Ołowianka)島,隔水道位在糧倉島之北。

位於奧沃維安卡島(Ołowianka)島上三連棟文藝復興建築原是糧倉,現為「格但斯克國家海事博物館(Narodowe Muzeum Morskie w Gdańsku)」。左方停泊的船隻為「 Soldek號」輪船,是波蘭造船業建造的第一艘遠洋船隻,這艘船的初步設計是由波蘭建築商團隊監督下進行的。該船於1948年11月6日下水,直到1981年1月2日,「Soldek號」共進行了1479次海上航行,在運行的31年中,該船運載了350萬噸貨物,並停靠了60多個港口(資料參見:https://www.nmm.pl/soldek/historia-soldek)。遊客可以付費登船,順著動線參觀船內和甲板上的空間、設備與史料。

奧沃維安卡島與糧倉島之間河岸的小船港。

聖瑪麗之門(St. Marys Gate),這道門位於瑪麗亞卡街(即琥珀街)之街口,也是哥德式晚期形式的水閘門,於1484年文獻中第一次被提到。聖瑪麗之門在1945年遭到嚴重破壞,重建於1958~1961年,牆上有格但斯克和普魯士皇家紋章,二側有八角形塔樓是此門的特徵。

要到對岸的奧沃維安卡島才拍得到考古博物館(Muzeum Archeologiczne)及聖瑪麗之門(Brama Mariacka)正面全貌(圖引自維基百科)。

沿摩特拉瓦河的河堤路漫步,這棟造型奇特、磚體色澤黝黑的建築最為突出。

這是起重機(The Brama Zuraw/The Crane),為格但斯克著名地標,暗紅磚造的圓柱戴著橙紅圓錐屋頂,七層樓的建築裡面介紹了格但斯克港的歷史,主要的展示為固定在建築物裡的起重機。

起重機(Crane/ The Brama Zuraw),曾經是全歐洲最大的起重機,最初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367 年,是格但斯克最原始的的建築遺跡之一。它結合了城門和港口起重機之功能,在1442~1444年之間建造,起重機由一個裡面有工人推動之大木輪來運作, 大木輪之上半部不僅是有起重機裝載貨物之機制,透過古老的機械裝置除了可將四噸重的貨物提升至11公尺的高度,也用於安裝桅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經發生過大火,戰後加以修復、改建,搭上紅磚瓦形成現今的樣貌。

起重機的銅鑄模型。

遠眺糧倉島與起重機。

斯特拉加尼亞斯卡門(Brama Straganiarska),意即漁夫門,也是哥德式水閘門之一,位在木製起重機北邊,建於1482-1483年。門的形式受法蘭德斯建築風格啟發的晚期哥德式建築,形狀和外牆豎立在一個細長的矩形平面上,帶有兩個八角形塔樓。

奧維昂卡島(Ołowianka)上,有三角形山牆的是波羅的海愛樂樂團演奏廳,右棟為穀倉改建的Hotel KRÓLEWSKI。

奧沃維安卡島有座像似蹺蹺板橋(bascule bridge),當船隻通過時會上升。

眺望奧沃維安卡島,有GDANSK羅馬字母標誌,紅磚色現代建築物是波蘭波羅的海愛樂樂團(Polska Filharmonia Bałtycka im. Fryderyka Chopina)演奏廳,前方仿古的觀光船迎面駛來。

這艘仿古的觀光船是摩特拉瓦河面往來船隻中最受矚目的亮點。

現代與古老的觀光船交會。

摩特拉瓦河上往來船隻絡繹不絕。

橋樑高高升起予以船隻通行。

AmberSky摩天輪與奧沃維安卡島行人天橋。

奧沃維安卡島行人天橋(Footbridge to Ołowianka),最大跨距40公尺、長度70.5公尺,總寬度6公尺,2017年完工, 結構為自由懸臂式的橋箱形橋樑,供自行車和行人穿越摩特拉瓦河。

船隻通過後,奧沃維安卡島行人天橋便下降橫跨於摩特拉瓦河上供行人使用。

橋上行人摩肩擦踵的將橋面擠得滿滿當當!

從奧沃維安卡島行人天橋上眺望摩特拉瓦河兩岸。

GDANSK的地名雕塑已經成了孩童攀爬的遊戲器材。

自奧沃維安卡島眺望起重機與右方的格但斯克國家海事博物館建築。

Soldek」號與起重機。

眺望聖瑪麗之門和考古博物館,看到其附近餐館幾乎座無虛席啊!

格但斯克國家海事博物館(Narodowe Muzeum Morskie w Gdańsku),糧倉改裝的展示室裡介紹波蘭從古代木板船到現代貨輪的海上歷史,也介紹了導航和貿易等航海相關的主題及航海相關繪畫。

格但斯克國家海事博物館分為兩部分,分別位於摩特拉瓦河的奧沃維安卡島上的這三棟糧倉古蹟,位於西岸格但斯克起重機也是此館的一部分,還有定點渡輪往來兩館之間。

格但斯克國家海事博物館前利用舊船隻的零件組成雕塑裝置,凸顯館方的性質特色。

格但斯克國家海事博物館戶外周邊也陳列很多舊有船隻零件與航海物件。

糧倉島的右岸,有多棟舊式住宅。

臨近奧沃維安卡島與糧倉島之間河岸的小船港。

許多私人帆船停泊於港內。

漫步回到住宿前方水渠的小河港。

再回到綠橋與綠門。

位在綠橋邊的格但斯克航運遊船碼頭,可付費乘坐遊船欣賞覽摩特瓦河沿岸風光。

斜暉灑落建築上,摩特瓦河畔的黃昏更顯得是魅力無限,流淌的河水波光瀲灩,飛掠水面的水鳥呀呀鳴叫,彷彿與河岸上熙來攘往的鼎沸人聲呼應。

摩特瓦河的夜色,河畔餐廳、酒吧的燈火倒眏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璀璨明亮;河水蕩漾,時起時伏,夜空靜謐,晚風輕拂,頗富浪漫氣息。

夜幕下綠橋上湧入許多人駐足瞧望。

原來是綠門城牆上正以數位投影的方式播放「Solidarność」這個獨立自治工會之影像敘事。

內容描述關於反對共產主義政權,被囚禁在鐵幕後的國家的希望與犧牲,最後最終取得偉大勝利的運動,這場運動改變了他們自己和整個世界的命運。就在格但斯克造船廠旁邊,著名的罷工始於1980年8月,很快「團結」野火燒遍了波蘭全境,迫使波蘭人民共和國當局作出許多讓步,包括使團結工會組織合法化。

格但斯克居民一向勇猛,為自己的城市自豪,並且有獨立的思想:1970年,格但斯克成為波蘭反政府示威遊行的舞台,最終導致波蘭共產黨領導人哥穆爾卡的下台。10年後,1980年8月,這座城市的格但斯克列寧造船廠成為世界聞名的「團結工會(Solidarność)」的發源地,當時數以萬計的造船工人在萊赫·華勒沙(Lech Walesa)的領導下,組織了聲勢浩大的大規模罷工行動。與以往歷次大罷工不同的是:這一次他們採取了更加大膽的步驟——組織了一個不受政府控制的獨立工會——團結工會(Solidarność),這是共產黨國家中第一個真正獨立的政治組織,主張非暴力的反抗模式。1980年代,它將波蘭國內的天主教徒及反共左翼人士組織結合,成為了一股強大的反共主義社會運動。該組織迅速成為強大的政治勢力,在9年後結束共產黨在波蘭的統治(1989年)的過程中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資料引自維基百科)。

1989年波蘭人民共和國政權倒台後,團結工會轉變為一般傳統的工會,自1990年代以來也較少在政治舞台作出影響,但組織至今依然運作。

2019夏日,CJ攝於Motława河岸 @格但斯克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ocj&aid=166516777

 回應文章

被困在城堡裡的長髮公主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8/24 11:43
這夜晚的景色配這湖水燈光真的只有美 
C J(kocj) 於 2021-08-29 13:38 回覆:
讓人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