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克拉科夫老城區漫遊記
2021/11/03 21:27:12瀏覽3522|回應1|推薦24

克拉科夫(Krakow),位於波蘭南部,是波蘭第二大城市,為小波蘭省首府。自1038年起成為首都,直至1596年遷都華沙為止;文藝復興時期,克拉科夫是歐洲東部最繁榮強大的城市,舊城區內最重要的兩處景點為中央集市廣場與瓦維爾山,前者為克拉科夫之城市核心,後者則曾為波蘭王室的宮殿所在;二戰時幸運未受嚴重波及,是波蘭境內保存最完好的歷史城市。克拉科夫老城以「克拉科夫歷史中心(Historic Centre of Krakow)」名稱於197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保有眾多獨具匠心的建築名勝景點是波蘭重要的旅遊城市。

在羅茲走了半條皮歐考斯卡大街(ulica Piotrkowska)後,就再一路往南駛向波蘭的舊都克拉科夫(Krakow),實際車程開了超過3個半小時才到。

行駛在A4高速公路上,遇到了道路工程就是會有塞車狀況。A4高速公路橫貫波蘭國境南部,全長610公里。

下了高速公路在一般道路遇火車過平交道。

一般道路的田園風光,金黃麥田起伏有致,車流少景色好,開起車來奇檬子超讚!

傍晚時分行車來到位於克拉科夫老城區邊的Loretanska街上之預定住宿處,是棟古典外型的街屋公寓,門前就有計費的公共停車位。

這是間一廳一室帶小廚房、衛浴的公寓,臥房是樓中樓形式。公寓距老城的中央集市廣場約500公尺,徒步到景點相當便利。

克拉科夫老城散策路線。首次前來此地是十幾年前跟團的事,當時僅在中央集市廣場上短時間逛逛;這回二度前來,時間較有彈性就可多走一點。

11世紀,克拉科夫成為王國首都。自此以後,歷代國王在這裡進行規模宏大的規劃和建設,形成以中央集市廣場為中心的放射性城市布局:中央集市廣場是橫平豎直街區中的關鍵地點,無數街道從這裡延伸開去,一直伸展到城牆腳下。廣場四周環繞著教堂、修道院、鐘樓和方塔,再往外是17、18世紀建造的一系列富戶宅院,教堂尖塔掩映下的是中產階級建造的哥德式、文藝復興式和巴洛克式住宅(資料引自網路)。

中央集市廣場(Rynek Główny w Krakowie),是克拉科夫舊城區的主要廣場,位於古城中心,建於1257年,面積為40,000平方公尺,是中世紀歐洲最大的城市廣場,四周環繞著各式華麗的歷史建築,商戶、宮殿、教堂,堪稱奢華,2005年12月,克拉科夫中央集市廣場獲選為世界最佳廣場;2013年,《孤獨星球(Lonely Planet)》旅行指南將克拉科夫的主廣場評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廣場。

紡織會館(Cloth Hall/Sukiennice ),是棟文藝復興建築,老城中央集市廣場最顯著的地標之一。700年前就以露天形式開放,售賣香料、絲綢、皮製品等。大約公元1300年增加了房頂,主要交易的是紡織品,從那時起就叫紡織會館,國王卡齊米日三世在1358年建造的紡織會館為哥德式,直到1555年焚毀, 現在的兩層建築是以文藝復興時期風格所重建,增加了閣樓、凸窗、拱廊等元素。這裡曾經是國際貿易的主要中心。在15世紀的黃金時代,紡織會館是來自各方貨物的集散地 :香料,絲綢,皮革和蠟…… 而克拉科夫本身出口紡織、鉛及來自維利奇卡鹽礦的鹽。除了它的輝煌歷史和巨大的文化價值,紡織會館還是繁華的商業中心(資料引自網路)。

目前紡織會館現在是一個大型的室內市集和博物館,一樓為販售紀念品為主的商場;二樓是可費參觀的十九世紀波蘭藝廊 (19th Century Polish Art Gallery),主展波蘭民族藝術與愛國畫家作品。

紡織會館一樓於1895年,以波蘭城市徽章、行會標誌和印章進行裝飾,並沿著牆壁排列木製攤位,通道左右店家羅列,遊客如織。商店現在販售的商品主要是旅遊紀念品:以手工藝品、明信片和波蘭盛產的琥珀為大宗

亞當·密茨凱維奇紀念碑(Adam Mickiewicz Monument),就位於紡織會館東側前方,周遭人山人海。紀念碑於1898年6月16日亞當·密茨凱維奇誕辰100週年之際揭幕,為波蘭雕塑家特奧多·雷吉爾(Teodor Rygier)的作品。

銅像基座銘文寫著:「致民族亞當·米基維奇」。亞當·密茨凱維奇(Adam Mickiewicz 1798~1855年)的作品中貫穿着爭取祖國解放的理想,他的詩想象瑰麗,描寫生動,形式通俗,為波蘭積極浪漫主義文學奠定了基礎。最後一部傑作《塔杜施先生》這部長詩為密茨凱維奇創作道路的最高峯,也是他從浪漫主義轉向現實主義的一座里程碑。

波蘭人對於一生經歷了逮捕、監禁、放逐、流亡,最後客死異鄉的偉大浪漫主義愛國詩人亞當·密茨凱維奇有無限的追思,各地都立有不少雕像。這座紀念雕像的的基座的四面上有4尊雕刻人物,分別代表了:祖國(東)、詩歌(南)、勇氣(西)和科學(北),象徵詩人一生創作和革命的動力。

市政廳大樓(Town Hall Tower /Wieza Ratuszowa),位於紡織會館西側,是中央集市廣場的主要焦點和標誌性建築之一。這座鐘樓是1820年因開闢廣場而拆除原市政廳後唯一保留下來的部分,其地下室曾經是帶有中世紀刑場的監獄。這座宏偉的哥德式建築建於13世紀末,用石頭和磚砌築,高70公尺,傾斜55厘米,是1703年風暴的結果。塔樓二樓的凸窗則是錯誤的重建。

塔樓的入口處有兩座19世紀初雕刻的石獅子鎮守兩側,大門上方裝飾有克拉科夫城市象徵之一的皇家盾形冠徽和波蘭國徽(Godło Polski,一面紅色的盾,上有一隻白鷹,頭戴金冠,目視左方,金喙金爪)。鐘樓頂層的觀察平台對遊客開放,遊客付費入內後,需登爬100級狹窄陡峭的台階就可欣賞到克拉科夫城區的景色。市政廳鐘樓也是克拉科夫歷史博物館的一個分館。

被蒙住眼睛的愛神 (Eros Boundato),位於市政廳鐘樓下一座橫倒的金屬頭像雕塑,是波蘭藝術家伊戈爾·米托拉傑(Igor Mitoraj)1999年的作品,他擅長重新詮釋古代藝術,引入後現代的元素,破碎繃帶纏繞著眼睛跟嘴巴的頭像,象徵著愛神被慾望囚禁。雕像於2003年設置於此,其後方可以進入拍照。

聖母聖殿為磚砌哥德式教堂,興建於14世紀, 這棟高80公尺的建築是克拉科夫城市天際線最突出的地標之一,教堂內部瑰麗絕倫,後續有專文介紹。

聖母聖殿旁有許多出租馬車(Fiacres)列隊等著載客。出租馬車最早出現在1830年代,目前提供圍繞舊城區和瓦維爾皇家城堡的遊覽。

聖亞德伯堂(Kościół św. Wojciecha)位於克拉科夫老城中央集市廣場的東南角,是波蘭最古老的石砌教堂之一,建於11世紀,得名於在異教的普魯士殉道的傳教士:布拉格的亞德伯。

中央集市廣場至今仍充當這座城市的社交中心的角色,更是克拉科夫旅遊重點所在。在格羅茲卡街(ulica Grodzka)進入老城主廣場的入口這個角度可全覽廣場上最具代表性的建築,自左而右:市政廳鐘樓、紡織會館、聖亞德伯堂及聖母聖殿。

皇家之路(Droga Królewska /Royal Road),始於聖福里安門,朝城門前方的這條路一直往南走,沿途會經過中央集市廣場,再一直到環繞瓦維爾城堡結束,是昔日國王加冕典禮、遊行、閱兵、招待外國使節的路線。圖為屬於皇家之路當中一段的經聖福里安街(ulica Floriańska),是克拉科夫最熱鬧的街道,餐廳、旅館、咖啡廳、服飾、藝品店等應有盡有,

聖福里安門(St. Florians Gate),是克拉克夫舊城的主要城門,皇家之路起點。為哥德式塔樓,建於14世紀初,塔樓高33.5公尺,使用紅色花崗岩砌築,為克拉科夫老城防禦工事的一部分。 1241年,韃靼人摧毀了大半個城市,1285年修建防禦工事,圍著中世紀古城的圍牆原有八座大門,今只剩聖福里安門。

克拉科夫原有兩道城牆,內側的高3公尺,就是現在的還留著的紅白色城牆;古城牆原有3公里、長2.5公尺厚,共有39個瞭望塔、8座城門,是克拉科夫在1241年韃靼人攻擊之後建立的防禦系統的一部分 ,城牆與塔樓有紅白二色,白色的建於13世紀、紅色的修於15世紀(資料引自網路)。

城門塔樓上青銅製的巴洛克風格的尖頂像城門的皇冠,建於1660年並於1694年進行翻新。聖福里安門以聖徒福里安命名,為克拉科夫老城的主要入口。面向舊城方向的城塔上有聖徒福里安雕像, 他以一陶罐的水消滅了城裡的火,而被視為消防隊的守護神,所以可以看到雕像右手有的水罐。

出了聖福里安門的空地原為護城橋,來了幾位年輕人組管樂團作街頭表演,吸引很多遊客駐足。

克拉科夫瓮城(Krakow Barbican),曾是一座與城牆及聖福里安門相連的瓮城,為進入克拉科夫老城的入口。

這座哥德式風格的瓮城建於1498年左右,是歐洲僅存的三座同類型防禦前哨之一,也是其中保存最完好的。瓮城為圓柱形磚結構,7個高聳的尖塔環立其上頗有童話趣味。甕城臨近護城河,環繞著8公尺深、22公尺寬之壕溝,想要進去裡面還得先走過木製的吊橋,才能到達聖福里安門。中間的庭院直徑24.4公尺,有7座炮台,3公尺厚的城牆上共有130個炮眼,現在作為著名的旅遊景點同時舉辦各種展覽(資料引自網路)。

繞行一圈,瓮城上的7的尖塔還是很難拍全,當中造型不一樣的是聖福里安門的塔樓。現代路面電車與古老瓮城成為對比趣味。

克拉科夫在外部的牆高1.5公尺位在現在的草坪處,現已拆除並填平護城取而代之的是三十餘個不同風格的小型公園、串聯成普蘭提公園(Planty Krakowska)。這個小公園隸屬於普蘭提公園之一,公園內坐在畫框上的人物雕像為波蘭畫家揚·馬泰伊科(Jan Matejko,1838~1893),他是波蘭歷史上著名畫家之一,以描繪波蘭歷史、政治、戰事、貴族庭院、皇室肖像…等而聞名。

格倫瓦爾德紀念碑(Grunwald Monument),位於克拉科夫舊城區的馬特伊科廣場(Matejko Square ),建於1910年,是為紀念發生於1410年7月15日,波蘭立陶宛聯軍與條頓騎士團的戰役-格倫瓦德之戰(Battle of Grunwald)。它於1939年被納粹德國人摧毀,並根據瑪麗安‧科涅茨尼(Marian Konieczny)的計劃於1976年重建。

格倫瓦爾德紀念碑上是波蘭國王瓦迪斯瓦夫二世·雅蓋沃(Władysław II Jagieło)的騎馬雕像與紀念格倫瓦德之戰雕像群。

格倫瓦德之戰或第一次坦能堡之戰(Battle of Grunwald, First Battle of Tannenberg or Battle of Žalgiris)發生在1410年7月15日,由雅蓋沃領導的波蘭立陶宛聯軍,對上大團長烏爾里希·馮·容金根領導的條頓騎士團。這場戰爭為波蘭-立陶宛-條頓戰爭的一部分,是中世紀最重要、也是最大規模的騎兵戰事之一。條頓騎士團國雖然潰敗了,但保衛住了他們的城堡和領土的大部分,十年後因賠款造成的經濟負擔造成了城市和擁有大量土地的紳士的暴亂(引自維基百科)。

約蓋拉(Jogaila),後稱為瓦迪斯瓦夫二世·雅蓋沃(Władysław II Jagiełło,約1362年-1434年6月1日),立陶宛大公和波蘭國王。於1377年起統治立陶宛,其任期開始時,與他的叔父科斯圖提斯共治。在1386年,他昄依天主教,取教名為瓦迪斯瓦夫,和年輕的波蘭國王雅德維加結婚,加入龍騎士團,並以瓦迪斯瓦夫·雅蓋沃的名義加冕為波蘭國王,起初他和妻子共治波蘭,妻子去世後他單獨統治直到逝世(引自維基百科)。

一路行至克拉科夫火車總站。

克拉科夫火車總站(Kraków Główny)是克拉科夫的主要鐵路車站,1847年啟用。該站位於克拉科夫老城東北側,有多列開往國外的國際列車,周邊亦有電車與公車車站以供旅客前往市區各地。

位於克拉科夫火車總站西側、並與車站共構的「克拉科夫之廊(Galeria Krakowska)」複合式商場。

克拉科夫之廊(Galeria Krakowska)內部,商場配置與台灣百貨公司大同小異。

專門設有大片的休息區,椅子看起來很舒服。

車站附近的揚·諾瓦克-傑西蘭斯基廣場(Jan Nowak-Jeziorański Square)廣場,右方建築是24小時營業的郵局(Post Office Krakow)。

揚·諾瓦克-傑西蘭斯基(Jan Nowak-Jeziorański,1914~2005)是波蘭的記者,作家,政治家,社會工作者和愛國者。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擔任家鄉軍最著名的抵抗戰士之一。他曾作為波蘭流亡政府和波蘭流亡政府的使者在倫敦和其他盟國政府之間穿梭而過,因此獲得了「華沙的信使」的綽號,並參與了華沙起義(引自維基百科)。

沿皇家之路行返中央集市廣場,此時夜幕籠罩下的克拉科夫老城更加迷人。

紡織會館燈火通明。

紡織會館的餐廳營業中,古老美麗的長廊下是用餐的好所在,深受遊客喜愛。

紡織會館一樓商店於夜深打烊,人去樓空後終於可清楚看到店家木構門面與各式徽章。

聖母聖殿宛如中央集市廣場的「燈塔」,是老城區指標性的存在。

克拉科夫中央集市廣場越夜越美麗,令人流連忘返。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ocj&aid=170060692

 回應文章

sami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這個城市我們在30年前去過
2021/11/06 11:40
我們在1991年夏天參加東南旅行社的東歐第一團時曾去過這個城市,那時蘇聯還是戈巴契夫當總統,波蘭除了到這個城市旅遊之外就是去首都華沙,可惜年代久遠對波蘭的印象幾乎忘光了。
C J(kocj) 於 2021-11-07 17:39 回覆:
以景觀與物價而言,波蘭是個旅遊CP值很高的國家,值得再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