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7/24 20:47:21瀏覽515|回應0|推薦13 | |
There was something unknown to the readers behind the subjects famous essay. Those things behind the scenes would not belittle the prominence of the essay itself, not at all.
BTW, attached below, please also find my previous translation of this immortal essay.
朱自清的《背影》背後一段不為人知的感人故事。
莫大鎮 (7/17/2022)
那一年的冬天,枯葉滿地,典賣了家𥚃一些家當,為祖母辦完了喪事後,朱家父子都要出門了。 父親朱鴻鈞要去南京找工作,兒子朱自清前往南京中轉北京大學求學,所以父子倆一同前往南京,各自打拼。
到了南京後,朱自清還在南京同學處逗留了一天,父親卻四處在找工作,本來說好不送兒子到車站,可朱鴻鈞還是送20歲的朱自清到浦口車站,父親蹣跚走過鐵道,攀上月台給兒子買橘子的背影,深深地刻在朱自清的腦海裏。
那是一個老境頹唐的背影,一個為家庭生計四處奔波的背影,朱自清被這個背影深深的感動,然後看著父親為他鋪好了座椅,把橘子一股腦地放在座椅上,很輕鬆似的説:” 我走了,到那邊來信!” 看著父親的背影混在來來往往的人群裏直到完全消失,朱自清的淚水終於忍不住流了下來!
我們在朱自清的《背影》中,讀到的是父子情深,父愛子,子憐父,實際上朱自清和父親的感情從來就不合的;他從小就受到嚴苛責罰,母親的委屈隱忍,父親的貪圖享樂給家庭帶來的困窘境遇等等,雖然南京一別,朱自清留下了傷感惆悵的淚水,但內心𥚃還是沒有放下對父親的積怨。
朱鴻鈞此後在南京四處奔走找工作,但卻到處碰壁,無奈之下祇好返回揚州。回到揚州後,家裏生活十分拮据,朱鴻鈞性格日漸消沈,有時又暴躁不已。
終於熬到兒子朱自清從北大畢業了,回到揚州教書,一個月後,到了朱自清領薪水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的薪水居然被人領走了,原來父親和中學的校長有交情,通過校長就私自領走了兒子的薪水。
朱自清徹底被父親的行為激怒了,他離開了揚州,帶著妻兒到寧波教書,和父親的關係就此決裂。
一年後的1921年,朱自清還是惦念父親和母親,帶著妻兒回到了揚州,朱鴻鈞居然執拗不讓兒子一家進門,街坊鄰居都來勸說,母親也苦苦哀求朱鴻鈞和兒子言和,朱自清一家才得以進家門。即便這樣,父親仍舊對朱自清冷臉相待,平常都不正眼看他,視若空氣;朱自清那裡受得了父親這般冷遇,沒過多久就攜妻帶兒離開了揚州,不用說,父子之間的裂痕愈深了!
兩年後,朱自清工作和生活穩定後,就把母親和妹妹接到自己身邊,父親獨自一人在老家生活,這樣一個性格倔強的父親從不向兒子服軟,那怕是有多想念孫兒,朱鴻鈞都是默默承受老來孤獨的生活。
1925年,朱自清已經是北京大學的教授了,有一天收到了父親朱鴻鈞的來信,大意就是身體越來越不好,恐大限將至,非常惦念朱自清和孫兒;看到這些話,朱自清感慨萬千,這是垂暮之年的老人以另類的方式向兒子服軟,想到這些年來與父親的較勁,眼前又浮現了父親月台送別的背影,終於提筆寫下了這篇傳世之作《背影》。
朱自清在《背影》開頭寫到:”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餘了。” 這裡的 “ 不相見 “ 是不想見還是互相不見面?真的很有深意。《背影》結尾寫到: “ 父親少年出外謀生,獨立支持,做了許多大事,哪知老境卻如此頹唐!家庭瑣事往往觸他之怒。但最近兩年,他終於忘卻了我的不好。” 這時候朱自清分明已經讀懂了父親與他的恩怨,也放下了心結,理解父親往日對他所做的一切。
三年後,朱自清三弟收到了出版社郵寄的散文集《背影》,拿到書後,趕到父親床前,朱鴻鈞此時病重,已經不能說話了,他摩挲著書,老眼含淚看完了《背影》,久久不願放下此書,嘴裏不知道念叨些什麼,但家人都懂得。
當朱鴻鈞給兒子寫信的時候,其實就已經向兒子道歉了,執拗一生的父親最終與兒子和解了,父子兩人二十多年來的心結也終於解開了!
《背影》寫於1925年,作者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即以此篇為書名,是朱自清散文的代表作;半個多世紀以來,它常常被選為大、中學教材,廣為流傳,膾炙人口。我讀《背影》的感受是:少年時讀不懂《背影》,到讀懂《背影》時,已不再年少了!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