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知道晨讀10分鐘活動,是閱讀到天下雜誌出版的「中學生晨讀十分鐘」系列書, 這系列書依主題分為三冊,分別為:《幽默散文集》、《成長故事集》和《人物故事集》, 編選人廖玉蕙、張曼娟、王文華挑選兼具質感與閱讀樂趣的文章, 讓中學生可以在十分鐘裡完整閱讀完一篇文章, 藉以提升孩子的閱讀自信與養成每天讀書的好習慣。
因為非常喜歡這系列書裡的選文, 也非常想要將這些好文章分享給學生, 我開始進一步想要了解如何在校進行晨讀10分鐘活動。 於是我買了「中學生晨讀十分鐘」系列書的緣起——給教師、家長看的《晨讀十分鐘》一書, 這本書提供了許多實用的建議, 讓我對於如何推展晨讀十分鐘,有了更清晰的概念。
巧的是,9月號的《親子天下》雜誌也剛好出了「晨讀10分鐘」專題, 裡頭提到一些關於晨讀十分鐘的想法與做法, 對我這想推動晨讀十分鐘的新手老師來說,頗為受用。
我樂意把其中幾段讓我覺得挺具參考價值的文字,摘錄於下,與大家分享: 1. 歐、美、日、韓的長期推行和研究都證實,「晨讀十分鐘」是引發國中小學生閱讀興趣、進而培養主動閱讀習慣最有效的運動。若在小學到高中這段人生的黃金學習期,養成「晨讀十分鐘」、獨立閱讀的習慣,書,將成為孩子一生內心力量的泉源,陪伴他度過人生的風雨陰晴。 2. 英國研究指出,「習慣」要成自然,平均需要66天不間斷的練習。 3. 閱讀並非天生的能力,需要時間和經常的練習,以奠定獨立閱讀的自信和能力基礎。要培養孩子成為一位『讀者』,一定要撥出時間來,讓他們能持續閱讀。 4. 晨讀運動強調自己選書自己讀。習慣自由選書的小孩,比較有可能會在課後繼續閱讀。 5. 苗栗縣致民國中導師梁語喬,從國一起,就規定班上孩子週一到週四晨光時間,考完各科考試不能發呆或睡覺,只能看課外書。週五則是深度閱讀,有四十分鐘可以看書。 6. 晨讀十分鐘六大關鍵成功因素: (1) 老師以身作則:教師自己也閱讀,避免利用這個時間檢查功課、批改作業,並帶頭討論分享閱讀素材。 (2) 從唸讀開始:教師家長一開始透過唸讀、朗讀好的文章,是啟動晨讀、勾引學生進入閱讀世界最好的方式。 (3) 持續不間斷:香港和台灣的研究顯示,要在孩子的閱讀成效上看到進步,至少需要持續6個月。 (4) 不檢驗成果:寫閱讀心得或閱讀作業,會降低學生晨讀與自己閱讀的動機。用相信孩子、放鬆的態度,給孩子時間,閱讀一定會佔據他們的心。 (5) 增加談論、分享的話題:花時間鼓勵孩子們彼此談論閱讀過的書,就等於是幫助孩子閱讀更多的書。 (6) 藏書環境:晨讀要讓孩子無處不逢書。除了請孩子各自帶最喜愛的書,班級閱讀角落或圖書館也很重要。班級圖書館除了孩子的夢想書單,藏書應包括各種不同的難易程度、類型,孩子們也可以推薦自己喜愛的書請老師閱讀、購買。 7. 看完書、闔上書,大家安靜30秒,請學生自由分享最感動、最喜歡的部分,絕不勉強。學生發現,這跟「讀書心得」不一樣。 8. 在向學生解釋自由選書時,老師可以提供學生「五指檢測」的簡易測試:在選書時,抽出書中一頁的內容試讀(或唸給自己聽),以五根手指頭為限。每遇到一個唸不出來或不懂的字詞,就收起一根手指,如果一頁未唸完,五根手指已握成拳頭,那也許這本書對學生目前的程度來說過於困難,可以考慮再選擇其他較容易閱讀的書籍。
晨讀10分鐘活動,教師可以在班級推行,家長也可以在家中實施, 讓自己和孩子每日不間斷的閱讀,是個幸福的習慣。 我自己在閱讀裡得到許多的滿足與快樂, 所以當然希望我的孩子也能體會閱讀是件非常美好的事。
我帶著自己的孩子閱讀, 看他們十分享受親子共讀時光,讓我甚感欣喜。 相信孩子大一點、識字了,也會自各兒沉浸在書本的有趣世界裡,專注而忘我。 閱讀是我們家生活的一部分, 我現在很想做的是,把閱讀這件美妙的事,進一步帶給學生, 讓閱讀也可以成為學生生活中的一部分。
上禮拜與學校教務主任分享晨讀10分鐘活動, 很開心主任贊同也十分喜歡這個活動, 好期待很快的我們學校可以全面推展晨讀10分鐘, 讓每個學生都可以慢慢與書本親近,逐漸愛上閱讀。
【贈書活動】 因為很喜歡天下雜誌出版的「中學生晨讀十分鐘」系列三書, 所以這次的活動贈書就是這三本喔! 邀請您在底下回應處與面面分享孩子晨讀後的新改變, 面面會將此系列三書分送給其中最佳留言的三位朋友, 期盼大家可以踴躍回應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