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閱讀隨手記】關於親子教養的15則語錄
2007/07/07 22:36:50瀏覽1514|回應0|推薦37

1.      幼兒手部肌肉還沒有發展成熟,不適合寫字。如果一定要寫字,應使用三角形的粗筆,格子大小至少要有3公分×3公分,而且不應寫筆劃複雜的字。—《幼兒視力保健教師手冊》

2.      小孩如果要一直擁有他天生的新奇感,那麼,至少要有一個能夠分享他新奇感的大人陪伴著,與他一起重新發現世界的喜樂、驚奇與神秘。—瑞秋卡森(Rachel Carson,海洋科學家)

3.      當老師(父母)的最重要原則就是:一、以身作則。二、以身作則。三、以身作則。—史懷哲

4.      在一句「一切都是為你好」的至理名言下,父母對孩子的惡行、責罵都找到合理的藉口。從對孩子的吼叫中,何嘗不是對自我當下或過往所承受壓力的一種宣洩,當我們無法處理自己的情緒時,孩子就是最好的靶子。—柯志恩.《哪個媽媽不抓狂》

5.      千萬別對孩子說「我們」一起來解決問題,這種措辭分擔了部份責任在大人身上,也剝奪了孩子的主權感。—心理學家吉姆.泰勒(Jim Taylor)

6.      正因為媽媽生孩子時有被撕裂的痛苦,孩子又在未成熟前心不甘情不願地離開母體,也有被撕裂的痛苦,所以人是所有生物中最疼孩子、最黏媽媽的。—劉墉.《愛是一種美麗的疼痛》

7.      常有人問我的叛逆期是怎麼過的,我都笑說:「我沒叛逆期,只怪我媽不罵我,我沒得叛啊!」—劉墉.《愛是一種美麗的疼痛》

8.      許多東西不必說,如同父母對子女的愛,不必多說。只要去愛、去奉獻、去關懷、去鼓勵、去付出!有良心的孩子多半自己會覺悟。—劉墉.《愛是一種美麗的疼痛》

9.      教養孩子沒有一定的法則,孩子的個性也大不相同。不過有一點是永遠不變的真理,那就是人類的童年期特別長,對親情的渴求特別強烈,多一點的親情會給長大獨立後的孩子多一點信心和支撐。許多成功的人,像比爾蓋茲或費曼總愛提到童年的甜蜜回憶,就是這個道理。—小野.《孩子,勇敢向前行!》

10.  學生去學校最先要學習的應該不是如何和別人相同,也不是如何和同學競爭,如何在成績排名上努力往前擠。他要學習的是應該發現自己如何的和別人不同,建立一套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和態度,讓自己的學習是全方位的,全面的,也就是可以跨不同領域的融會貫通。這樣的學習是有機的、有效率的,對學習者是充滿啟發性和創造性的。這就是要摸索尋找一個最適合自己的學習位置,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展開往後一連串的主動學習。或許一開始看不到漂亮的排名和成績,可是這樣的學習態度才是後來居上的真正原因。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常常看到最後在社會上成功的人,往往在學校時不一定是名列前矛的,而那些原本在學校考試成績始終領先的學生,出了社會反而表現很普通。我們學校教育的核心問題就是讓每個孩子都用同一套的標準來對待,希望他們完全相同。然後再用不停的考試來摧毀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越來越沒有能力自我學習。也漸漸失去了一個可能更上層樓,獲得更高層次學習的能力。—小野.《孩子,勇敢向前行!》

11.  陪伴就是最好的教養,我能夠給孩子的、應該給孩子的,是時間、擁抱、每天陪他玩耍。—郝明義(出版人)

12.  每天都有機會觀察孩子學習細節的爸媽們,先放下滑鼠與工作吧!孩子每天的成長,是從生活中一點一滴學起來的,當你用欣賞的眼光去看這小小科學家、小小藝術家運用簡單的素材發現無限的世界,不上癮都很難!—楊毓菁(學前教育雜誌主編)

13.  管教孩子要從心做起,抓住他的心,可以像風箏一樣,放他飛,不必怕,因為主控權在你手上。—洪蘭

14.  著急著想要孩子學習很多事情的爸媽,可能幫他排了10件重要的「正事」要學習,沒讓孩子有幻想或摸索世界的空間,因為爸媽自認為可以幫孩子節省時間,所以無法忍受看孩子「浪費時間」,從小就壓縮他的時間空間,孩子反而越是不動腦筋、沒有一件事願意做。—梅鈴(長笛演奏家)

15.  父母應該停止給速食答案,孩子遇到疑問時,先反問他「你覺得該怎麼做?」,如果孩子較大可以要求他們去找資料,略微試探孩子反應後再決定如何從旁協助;但父母要收回立刻想援助的手,要讓孩子知道有問題要自己解決,讓孩子養成自我負責的習慣,也讓他了解獨立解決問題是自己的光榮。

如果孩子絞盡腦汁試了很久,還是沒辦法,爸媽可以慢慢每次給予少許提示,自行解答的權利還是留給孩子,他才會從學習中獲得高度成就感,加強他再度挑戰學習的信心;才能從一貫的生活態度中,建立主動學習的習慣,養成與眾不同的學習力。—呂宗 

 

【延伸閱讀】 

1.      【閱讀隨手記】關於親子教養的15則語錄(附女兒幸恩生活照數張)   

2.      【閱讀隨手記】關於親子教養的20則語錄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ttylee0203&aid=1075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