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8/23 10:33:17瀏覽876|回應0|推薦0 | |
中國大陸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發展至少二十年,第一代完全是地區性,因為只有兩枚衛星在軌道上(另有一枚為備用),只能提供東亞部分區域基本導航,系統設計缺陷頗多,實驗性質程度很高,所以過沒多久就開始實用化的第二代北斗系統,目前第二代已經有五枚衛星升空,光是今年就有三枚,顯見應已開始踏入成熟化階段。 按照先前傳出的資訊,北斗系統預計將在十年內部署完成,跟比他早起步的俄國GLONASS或歐洲伽利略系統而言,雖然沒有技術優勢,但是中國大陸資金充份穩定,而且不像歐洲伽利略系統的參與者七嘴八舌,所以一般估計部署完成時程不會比他們晚多久,因此中國大陸自行掌握的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是指日可待。 中國大陸自主建置衛星導航系統有何好處呢?以往戰機或戰車只能靠地圖或無線電導引,即便用GPS並自行加強差分技術,如果美國一旦在戰時干擾C/A碼(一般也俗稱民用碼),馬上就會讓誤差迅速擴大到數百公尺,等於跟沒有裝設GPS差不多,連跟美國同盟的部分歐洲國家在海外一起打仗時也吃過這類虧,所以讓歐洲下定決心想要建立伽利略系統、而中國大陸部署北斗系統。部署自主的衛星導航定位系統,除了讓人搭乘的載具較不怕迷路外,也提供軍隊作戰諸多好處,例如陸軍的火砲出擊,到了射擊陣地多半需要臨時測定方位座標,用老式的看地圖指南針同時配合無線電定位等手段,少說也要幾十分鐘才能夠精準,但是有衛星系統後即可大幅縮短到僅需數分鐘;其他像加入衛星導航強化精準度的導彈、精確導引類砲彈、航空炸彈等類武器,都能從衛星導航系統受益不少,如果這方面操之在他人,那戰時受限就難以避免,這在軍事上就變得難以接受,因此中共才堅持要有能自主管理的衛星導航系統,在此一決心下催生出來的就是北斗系統。 北斗系統的成熟化,讓中國大陸軍事能力整體水準更上一層樓,不過衛星導航系統需要持續不堅斷的投資,除了系統維護外,衛星使用壽命有限,每隔一段時間就要補充新衛星替補,還能夠順便升級,不過建成後對於軍事應用,或著平日民用導航、緊急救難時的輔助,例如四川汶川大地震時,解放軍的救援人力就先投擲北斗系統的定位器到一時無法深入垂降的災區,或以附帶的衛星通訊功能進行緊急聯絡;總之,衛星定位耗費不小,但卻也是現代很值得大國投資的軍民共通技術。 |
|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