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一时的感悟
2009/04/15 14:48:25瀏覽412|回應0|推薦0

一时的感悟
 
文/和尚 March 30, 2009

开悟是:
“被带出来的东西。”
“被诱导出来的东西。”
“从此处走出来的道。”
“走得很圆满。”

我并不需要解脱,因为我没有束缚。
我不需要方便,因为本来即是。
我不需要妄想,因为根本没有妄想。
我不会颠倒,因为根本也没有颠倒。

以上的八句话,让我想到,有情众生都是佛,那一切本来清净,当下的认取,就是了。

喜欢疯子师兄说的 ,我们以为自己是众生,其实只是我们自己在演戏。

其实,如果你作无我想,何来痛苦与烦恼?

没有我,烦恼依附什么?

我们所谓的烦恼,是因为一念无明,受无始无明的蒙蔽,而无法了知本来的佛性。
可当你认知了这一点,你其实就已经是清净的佛陀,你对妄念不取不舍,丝毫不被影响,时时处在永恒的自在当中。

任何的事物,都是没有善恶的,你有我见,所以有分别。无为(空)而为(有),空有本相同,何必自寻烦恼,何必做不自然之事。

从自然中,你可以看到无分别,无所得,无所谓,无所住。
这都是佛性的《体现》,是真如的《表现》,却不是《道》。

我们时常喊无我,无我,其实有我无我就是一个烦恼。
你执着什么是有,什么是无,就是烦恼。

众生只知道有,我们就让他理解空的含义;如果只知道无,我们就让他认知有的存在,这中间就显示了智慧,智慧是依因缘来行,依习性而行,跟本来的佛性无关,说无关其实也不对。都是一时的化现,是变化出来的,是被诱导出来的。

念头的升起,是有,是正念,也是妄念。
念头寂灭处,是无,却可生出有,所以是有是无。
烦恼即没有烦恼,没有烦恼即烦恼。

有人问赵州和尚:“什么是赵州?”
赵州和尚答:“东门、西门、南门、北门。”
什么都是,分别开来,却又什么都不是。
 一切都是佛性的显现。
开悟是,你学佛修道,佛性也在。你不学佛修道,佛性还是在的。
把这样的想念升华,你开悟也好,你不开悟也好,你还是佛,清净的佛陀。

十八界的化现,是眼、耳、鼻、舌、身、意的作用,也就是我的作用。
一切的有,只是因方便而设立,其本质上是没有的。
地狱的出现,是心识的作用,是不存在的。
天堂的出现,是心识的作用,是不存在的。
甚至佛国净土,也是不存在的。
因为无生,所以一切烦恼断尽。

且看心经中的开悟境界--
「觀自在菩薩」——指所有得證自在的大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行坐禪通明大法的最深實相智慧的時候。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是經意微妙之處,這即是一心三觀之空觀。有歸元修持法同淨業歸空法門,可到如此的境界。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是實相境界的心光妙智。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至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這一段文字,全是說明諸佛與自己完全打成一片的法身寂滅之狀態。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到了得證的境界,就是到了彼岸也。匯歸毘盧性海,直顯法界真空性,是第八識的清淨,因而是心無罣礙,無有恐怖。

「不生不滅」——如同明鏡一般,雖然現出幻相,實在是無生無滅也。

「不垢不淨」——因是不生不滅之相,本是幻相,當然也沒有垢淨之染了。

「不增不減」——如江河的水一般,流來流去,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即是「安住在一心無心的圓滿境界之中,修持通明之法而無所失」。遠遠離開了顛倒夢想之後,顛倒夢想就是幻覺,如此的心境才是不動,能安住修持。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按此咒是心咒,第一個揭諦是指「我執」,第二個揭諦是指「法執」,也就是人法兩執。第三個揭諦是「生我執」,第四個揭諦是「法我執」。此咒之要義,就是破除了人我之「我執」,及生我法我之執著,自度度他而到達彼岸之圓滿菩提。這樣子的修行,也算是真正的修行大義。

我可以如此說,此「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完全是觀自在禪定的境界,從外覺皆空開始,六塵不染,守住六根,完全是「境外無心,心外無境」的一切色空境界,這是智慧之觀。

在內覺上說來,即佛光融於我的全身,自性得清淨,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三心合於一心而得之,也就是「事外無心,心外無事」,到此境界,自然能成就一切,度一切之苦厄,這是天心發光的功夫,自然而然,無為而為。

在直覺上說來,離一切顛倒夢想,直覺寂滅無二,佛我打成一片,法界真空性「無相無不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便是這種境界的感悟。也就是入了大解脫門,自己的佛性同法性的諸佛,合而成一,從此不退轉,不輪迴,這才是大證悟。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nshing&aid=28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