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是否加持灌頂、或結緣灌頂、或真實灌頂,取決於我們的心態
2008/09/26 17:11:12瀏覽1886|回應0|推薦1

是否加持灌頂、或結緣灌頂、或真實灌頂,取決於我們的心態 
         
文/buddha_wood 2008-09-21
 
現今藏傳佛教已在台灣盛行,各大派別紛紛有仁波切來台弘法,灌頂法會如火如荼的展開,全台每個月至少都有好幾次的灌頂或授課法會在台灣各地舉辦。其公開傳法灌頂,亦被部分弟子知道,「那僅是加持或結緣而已!」,而真實灌頂仍屬少數,只在寺廟內傳給喇嗎修習,或許我們會覺得有點不公平,認為仁波切沒有舉辦真實灌頂法會,真正的密要口訣隱而不露,但接觸了藏密一段時間後,才逐漸瞭解我們的觀念是錯誤的。

上師仁波切的角度強調密乘的三昧耶的重要,弟子是否為其根器?能實修、嚴守戒律而不違犯。在末法時代,眾生容易受污染,也代表容易毀壞三昧耶戒,修習密乘之所以能夠快速成就,也在於師與徒之間的誓盟是否堅固而無損壞,一旦毀了三昧耶,傳承就會不清淨,反而使密法提早消失於娑婆世間,無法利益後世廣大的眾生。如果上師不審視弟子根器將密要口訣傳給他,這樣師徒均會墮入地獄。

就傳法者的角度,公開場合的灌頂所吸引來的信眾根器不一,怎麼可能隨隨便便就把真實灌頂和密要口訣傳給大眾?當然也有上師為了利益眾生,毫不保留把部分口訣傳出來,但這得須視上師的證量與傳法因緣而定,並不是每個上師都做得到。

那舉辦公開場合的加持灌頂的目的為何?就是要利用灌頂來吸引廣大眾生﹝但浮誇灌頂的功德利益,也是一種過失﹞,藉由加持結緣的緣分,使其種下佛緣,在加持完後,適當開示簡易的佛法,讓信眾心中產生信心。如果遇到只有灌頂,在其灌頂完後就拍拍屁股走人,這樣不是很好,一個上師一定要在灌頂法會上,授予信眾灌頂後,講解義理、明示戒律和開示佛法,這樣才是圓滿。在上師開示佛法過程中,弟子也可藉此觀察上師的智慧,是否具格?是否如法?相反的,如果只有灌頂而不說法,也是一種過失,我們就少了一個去審視這位上師的品德的機會,並且弟子根器是否能成熟,也是要靠上師的說法開示,循循善誘慢慢去影響。

弟子的角度則是求法心切,只想修大法而忽略基礎法,因此會報怨仁波切為什麼沒有傳真實灌頂或大法,但試想想看,密法傳承的嚴謹性,想要在公開場合的灌頂求取法要是不太可能,若有志於修行密乘,而盲目穿梭在各種公開場合的灌頂,不但是讓費時間且毫無意義。若你認為自己是具根器者,想修行密乘成就,就是要得到不共的口訣,才會得到不共的成就,更應該去依止一位具德的上師,發出你的信心與精勤,做給上師看,該圓滿的修行次第就如法圓滿,並有純淨的菩提心,上師看到你的努力,看到你的根器逐漸成熟,許多不共的口訣就會私底下傳授給你,而不是在公開場合的加持灌頂下,用渴求的眼神想要得到上師的關注。

具根器的弟子是謙虛地圓滿基礎法,且照次地來實修,上師會主動發掘他。﹝真佛宗部分默默實修的師兄,已被師尊公開場合中認證﹞
不具根器的弟子永遠只是認為自己比較獨特,上師為何不傳給我大法,因此上師會等待他。
﹝等待他做對了、想對了,再來說﹞

加持﹝或結緣灌頂﹞或真實灌頂或許很重要或許不重要,取決在我們的心態,當我們發心錯誤,真實灌頂也會變成僅是加持而已(甚至無法受灌),因為上師與灌頂本尊知悉,知道你用什麼心態來受灌。當我們發心良善純淨,即使是加持,佛法的種子也會在心中萌芽,成為真正的灌頂。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nshing&aid=2249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