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真佛宗在宗教界的定位
2008/04/02 15:57:06瀏覽1042|回應0|推薦1

真佛宗在宗教界的定位

文/舞自在 2007/02/10

每當有朋友知道我是修密宗的行者,通常對方一定會問:「就是達賴喇嘛那樣的密宗嗎?」

 一般我會回答:「是!」

 因為,一般人談到密宗就只想到「達賴喇嘛」,更細分的他們就不清楚。

 而且,真佛宗的修行成就的法門是依循「四加行」、「上師相應法」、「本尊法」、「五大金剛法」、「無上密」、「大圓滿」,漸次而上。

 這些確實都是藏傳佛教密宗的修行方式。

 對藏傳佛教略有所聞的人還會繼續問:「那你是屬於哪一個傳承?紅教、黃教、花教、白教?」

 這時候我就會回答:「我們真佛宗是四個教派的傳承全部都有。」

 如果他還有興趣,我就把根本上師蓮生活佛的各教傳承祖師名諱唸給他聽:

 紅教─了鳴和尚。

 黃教-土登達爾吉上師。

 花教─薩迦證空上師。

 白教-十六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可是如果我跟修持藏傳佛教的朋友說:「真佛宗是西藏密宗。」恐怕他們不太同意,因為彼此之間還是有點差別。

 例如,光是儀軌就不一樣。

 真佛宗的同修儀軌「前行」中有唱誦「爐香讚」,這是中國顯教特有;還有「高王觀世音真經」,這是在中國流傳已久,非常靈驗的「夢授經」;還有「後行」中的「唸佛」原是淨土宗專門。同修儀軌「正行」中,「三段法生觀」、「入我、我入」觀,以及「持咒」、「入三摩地」,口訣大致雖然和藏傳佛教所傳授的一樣,但卻更為精簡。

 另外,本宗也有「燒金紙」的文化,這是華人社會特有的風俗,舉凡消災、解厄、超度都必須燒化金紙,用以謝神或祭拜亡靈。

 我們的根本上師蓮生活佛傳授給本宗弘法人員的「地理風水」、「屈指神算」、「符籙」....等入世法,更是一般佛教所沒有。

 其次,活佛在他的開示或所撰寫的書中,從來都是「道、顯、密」圓融,不拘任何形式,不執著固定法門。直指人心的禪門教法,也融會貫通,信手拈來,毫無窒礙。

 真佛宗是這樣的「特殊」,既用西藏密宗的修持方法,又有東密的色彩,還有中國佛教的味道,再加上宗主本身是道地台灣人,開示說法有濃濃的台灣味,國語中又夾雜著台語,果然和西藏密宗不一樣。

 那到底真佛宗在整個現今宗教界的真正定位是什麼?是「新興宗教」?還是「西藏密宗」?或是「中國密宗」?答案好像都是,又好像都不是。

 不過,自從台灣中國真佛宗密教總會舉辦了「密宗學術研討會」之後,對於這些問題,有了更圓融的答案。

 出席會議的學者們都一致認為:「真佛宗是台灣『本土化』的密宗,並已發展為國際化的宗教團體。」

 「本土化」三個字,就解決了上面定位不明的問題。

 「本土化」很容易理解。

 例如,當初密宗從印度傳到西藏,與當地的民間風俗信仰衝撞與融合,經過一段時間的流佈,就逐漸「本土化」成為藏傳佛教。現今在藏密「紅教」的法門中,還可以看到很多當時當地傳統信仰「苯教」的影子。

 同樣情況,「開元三大士」將密法帶到中國,融合了中國文化傳統思想就「本土化」成為「唐密」。再由空海大師遠度重洋,將當時中國極為興盛之密法帶回日本,就「本土化」成為「東密」 。

 又例如,達摩祖師將禪宗思想帶入中國之後,結合了固有道家老莊思想,禪宗教法才開始大大興盛。這表示佛法各依不同的眾生根器,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接引。

 我們也可以想到,其實不僅是佛教,所有的宗教都一樣,當「教法」開始流佈時,「本土化」就同時發生了。

 台灣是宗教自由,人文薈萃的地方,佛法自然很輕易地從中國、從西藏、從日本流佈匯集到台灣。蓮生活佛是台灣人,在其生長過程當中,當然會接觸到各種宗教法門、教義與思想。

 當祂依密法修持得成就之後,自然是以「密法」來廣度眾生,為修行成就的法門。但祂融合自身接觸的多元文化,再依照眾生不同根器,授予各種接引進入佛智的方法,這也是正常的事。在成就者的眼光看來,所有法門殊途同歸,平等平等。

 而正因為祂的教法不完全與其他宗派相同,才會有「真佛宗」的出現,所以「真佛宗」就是「真佛宗」。

 我們不可以說,真佛宗有道家思想,就不是佛教,就如同我們不能說,禪宗不是佛教一般。

 我們不可以說,真佛宗有道家法門,就不是密宗,就如同我們不能說,藏密不是密宗一般。

 事實上二十年來,真佛宗已經由從台灣本土化的密宗,發展成國際化的密教修行團體。

 真佛宗目前在全世界各國已有三百多處分堂、共修會及三十多個雷藏寺,共有五百多萬皈依弟子。在台灣有三十幾處正式同修道場,宗內文宣刊物齊全,弘法活動相當頻繁,一點也不比其他密宗團體遜色。

 宗教學者們已經嘗試用學術的方法為真佛宗在宗教界找到定位,至於未來要如何弘揚發展,就看真佛弟子們的努力了。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nshing&aid=1746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