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091029誰的古寧頭?誰的勝利?
2012/11/02 16:04:35瀏覽195|回應0|推薦0

馬英九總統25日前往金門參加古寧頭戰役60週年紀念大會時表示:「古寧頭驚天一戰是中華民國政府繼光復台灣之後,成功保衛台灣的第一戰,也為後來建設台灣提供了最寶貴的必要條件。」馬誓言:「建軍備戰、捍衛台澎金馬的決心,絕不改變」。

兩岸分立一甲子,浯州烽火三十年。馬前揭談話,一方面點出1949年以來,金門在兩岸所扮演的特殊定位與角色,一方面卻也凸顯台北加諸於金門的工具性思維,迄今依然牢不可破。

前後歷時不到三天的古寧頭之役,規模雖然不大,惟其影響卻極為深遠,正因為此役,意將剩勇追窮寇的解放軍氣焰就此止於金廈海域,一路慘敗的國民黨軍則稍稍獲得在台灣休養生息的機會,直到隔年韓戰爆發,台海分立之勢終成定局,兩岸各自又經歷了一甲子的歷史發展。

相較於北京觀點或台北觀點的兩岸大歷史進程,鮮少為人注意的是:金廈這兩個兄弟之島,也因為古寧頭一役,一夕之間分裂成為兩個互不往來、甚至是相互攻擊的前線戰地。據統計,至少有數千金門人因國共內戰的因素就此流落異鄉,包括在廈門求學、經商、探親,甚至是早上才到廈門兜售農產漁貨,卻搭不上最後一班渡輪回家的金門人。而埋骨在金門古寧頭的,除了數千名來自大江南北的國軍與解放軍外,遭解放軍徵用為船伕、原本與金門漁民在同一片海域「討海」的閩南漁民,也永遠回不了家了。

一場惡戰,多少流離?1949年以後,一灣淺水、雞犬相聞的金廈,成為咫尺天涯的異域。往後的歷史發展,就如同我們共同看到的,廈門在做為北京的前線三十年後,在1979年翻身成為中國首選的經濟特區,經過一個世代的建設發展,早已脫胎換骨,廈門港全年吞吐量預計在今年突破1億頓,用不著親自到廈門,只要站在金門海邊,就可以感受到這個港市的生命力。

相較之下,台北又是如何看待戰地金門的呢?一言以蔽之,誠如馬英九在古寧頭所說的,金門充當台北的斥候整整半個世紀,為建設台灣提供了必要條件。基本上,雖然2001年後,台北終於開放兩門與兩馬的小三通試點,惟總體而言,台北官方加諸於金門的戰地屬性與工具性定位,幾乎不曾因為兩岸關係的調整、改善,而有根本性的改變。祖先的田園成為國共的戰場,或許是歷史的偶然、無可奈何的宿命,讓金門人無語問蒼天的是:此次馬的講話,竟然仍如過去一個甲子一樣,以台灣的觀點「感謝」金門的犧牲。

是的,在紀念古寧頭戰役60週年的此刻,比起北京之於廈門,中華民國政府還欠金門人一句遲來的道歉。(20091029台灣立報咄咄集)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nmenpub&aid=7008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