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陸41所大學學歷 今年9月起採認(但未"溯及既往",明顯違憲)
2010/08/20 08:08:23瀏覽1622|回應0|推薦0

    人類,唯一真正應獲得平等的是「生存的權力」。其他的,自古以來就很難真正獲得平等,因為每個人生下來以後,各有自己遺傳的天賦、各有自己人生際遇,不會一樣平等的,就好像同樣出生在一片森林的樹木,它們不會都長一樣高和一樣的壽命。

    但是,立法者與執政者,絕對不可以利用權勢、貪瀆去立一些剝削人民生存權力的法令,例如:陸生三法中的“不溯及既往台生不得報考公職、不得擔任教職”…等違背人民(國民)生存權力的法令。

*

近兩年來努力建言(爭取)結果分析

<好的方面>

①大陸41所大學學歷 今年9月起採認

承認大陸學歷與開放陸生來台就學在兩岸關係的發展上,是一個劃時代的里程碑,就像開放直航與簽訂ECFA一樣,因為這對兩岸未來的發展一定會有相當大的影響。馬總統指出,兩岸學術和教育的交流主要有三項目的:第一,為兩岸長期的和平奠定基礎。如果讓兩岸的年輕人能夠在人生比較早的階段做朋友,就比較能發展出長期的友誼。兩岸的年輕人如果能夠早一點交朋友,等他們長大後記得在對岸唸書的情景,絕對有助於對雙方有更多的了解。第二個目的是希望透過學生交流,讓台灣學生學習過程中更具有挑戰性,因為多元化能讓學生更有適應能力。現在東南亞的大學如香港、新加坡都在搶大陸學生,使學校、社會有好的資源。但台灣因為無法承認學歷,所以沒辦法吸引大陸學生來唸書,這在全球格局上就弱了,要趕快急起直追。第三個目的,台灣高等教育的資源是有過剩的問題,如果不充分利用是一種浪費,把可能已經過剩的閒置資源充分利用。*

*

<<>>

教育部次長林聰明昨天指出,陸生三法通過後,九月起台灣學生到大陸讀台灣承認的四十一校,會獲承認,至於陸生來台讀學位,碩博士最快明年二月可來大學生要明年九月。林聰明說,陸生一年來台名額兩千,技職和大學分配名額,九月底會公布,包括就學及停留辦法、學歷檢覈及採認辦法等子法,會盡速公布;林聰明表示,陸生來台讀碩博士採申請方式,但還要看論文品質,來台讀大學要參考大陸高考成績,大學將組聯招會;教育部會嚴防假學歷,陸生不能透過仲介進來;教育部並將跟勞委會研商,釐清打工定義

教育部表示,未來我公立大學只能招收來台讀碩、博士班的陸生,私立大學則不設限。陸生來台讀碩、博士,要透過申請入學及論文審查;陸生來台讀大學部,則以大陸高校考試(即大陸的大學聯考)成績作為入學依據。

私立技專校院協進會理事長陳振貴呼籲政府應把兩岸學生交流議題,放進十二月江陳會討論,讓海基海協兩會針對文化教育事務進行協商,避免產生磁吸效應。他也說,我方應跟大陸教育部建立溝通平台,讓招生有對口單位,且教育部應盡速訂出相關作業流程。他認為校外不能打工,但校內應該沒有問題。國立大學校院協會理事長蕭介夫認為,昨天的結果可接受,教育部應儘速訂出相關配套,且要召集學校,看陸生名額如何分配,原則上大校的名額可較多,不會有爭議。台大副校長陳泰然指出,大陸很多研究生非常優秀,雙方交流可提升競爭力,三法通過後,跨國雙學位馬上可行,可由兩校教授共同指導學生。

②原「三限六不」爭取妥協為「一限二不」

 

<不好的方面>

a.學歷採認不溯及既往,但會辦甄試

教育部會辦學歷甄試,以前在大陸四十一所頂尖大學取得學位的台灣留學生,如通過甄試,他們會取得同等學歷證明

(筆者認為第二批~第三批大陸大學學歷採認,應會陸續進行,但需要已取得大陸碩博士學位者,主動積極爭取)

在陸生三法通過後,兩岸大學院校,對於包括分數的認定、學歷的查證...等這類的細節,有許多部分需要協商,統一作法

b.不滿陸生法 台生會要告教育部歧視【中央社台北19日電】針對立法院今天通過陸生三法,台生會表示,此法案對陸生充滿歧視,違反行政公平原則,更嚴重侵犯台生基本人權,他們將提出行政訴訟、狀告教育部。延宕多時的陸生三法,在藍綠立委的妥協下順利三讀。台灣留學大陸青年學生發展協會(台生會)副會長陳正騰告訴中央社,展望未來,兩岸青年文教交流有了新的法制架構,可望更進一步,實為可喜。但是,他強調,這法案對陸生充滿歧視,更對曾在或正在大陸求學的台生嚴重侵犯其基本人權,實在讓人遺憾。

針對這次立法,台生會公開發表4點聲明:

1.「排除大陸醫事學歷」入法,意味著未來數年甚至更長時間內,醫事台生都無法返台服務,此舉嚴重侵犯台生身為中華民國國民的工作權(憲法第15條)。此外,相對於全世界各國的醫事學歷都可以採認,唯獨排除中國大陸,也違反行政公平原則(憲法第7條)。有關這個法條的合法性,台生會將聘請律師,聲請「大法官解釋」。

2.針對教育部的「大陸學歷採認辦法草案」,預計採認41所高校,並以「不溯既往」的原則來辦理。台生會認為,這也是極不公平的惡劣政策。因為,我政府對全世界的學歷採認,是以正規原則來廣泛採認,並且通通「溯及既往」,為何單獨封殺大陸學歷?台生會表示,上述部分也違反行政公平原則;等教育部正式公布此辦法之後,他們將聘請律師提出行政訴訟、狀告教育部。

3.這次藍綠立委聯手封殺弱勢的大陸台生,全體台生至感憤怒。回首2008年的總統大選,許多台生因為相信馬英九要採認大陸學歷的政見,特地買機票回來投票。沒想到,馬英九當上總統之後,為了討好民進黨政客,居然背叛台生,拿台生的基本人權當祭品。

4.台生會鄭重呼籲所有台生和家長,今後的所有選舉,選票不再投給馬英九所領導的政黨;同時,對於惡意用謊言抹黑台生的民進黨,除了不給選票,也斷絕一切政治捐獻。藍綠政黨的眼中既然沒有台生的存在,台生何需支持他們?

<<>>大陸醫事學歷白念了 台生不滿
立法院通過陸生三法,台生會則對不承認醫事相關學歷及學歷不溯及既往感到不滿,將提出行政訴訟和釋憲。台生會副會長陳正騰指出,陸生三法通過後對未來台生到大陸念書,或陸生來台求學,都有正面效益,但對已到大陸拿到學位的台生來說,並不公平。他表示,不承認大陸醫事相關科系學歷,違反基本人權及工作權,且還入法,台生會將聲請釋憲;至於採認四十一所學校,學歷仍不溯及既往,還要甄試,違反公平原則,台生會將提行政訴訟。 一位剛從北京首都醫科大學畢業的陳同學昨天受訪時表示,原本去大陸讀醫科的學生,希望走另外一條路,就是到美國參加「第二級」(step 2)的資格考,通過後再回台灣考錄取率只有百分之二、三的檢定考,但近年來幾經修法,把這條路也修掉了。

「去美國、德國念書的醫科生,走的也是這條路」,陳同學說,檢定考的錄取率,原本就低得離譜,「難道美、德的醫科也不如台灣醫學院嗎?」他直言,限制承認陸生醫事學歷,根本只是保護某些人的既得利益。 「我們不是大陸人,是台灣人,想要回家鄉貢獻的路,為什麼要這樣一口氣全部堵死?」目前同樣在首都醫科大學念書的趙同學說,他不明白,政府為何不設一個審查、考核的機制?為何要一棒子打死所有人?

對於在大陸念醫科台生的憤怒,衛生署醫事處處長石崇良說,大陸的學制太混亂,且不管是在學制或訓練都與台灣不相當,所以不承認。「不管陸生三法怎麼修,國內醫事人員均不受影響」。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聯會副秘書長蔣世中表示,教育部、衛生署目前不承認中國大陸醫事相關學歷,全聯會立場相同,「至於要不要立法設限,全聯會還要再討論」。 陸生三法限制採認中國大陸醫事學歷,仍有醫師不放心,「現在不開放,可能過一陣子就開放了」;也人有認為,台灣醫師採總額控管,連醫學系每年招收多少學生都有限制,說穿了維護醫師的既得利益。

c.國台辦:不應有歧視性待遇【聯合報特派記者賴錦宏/北京報導】立法院通過「陸生三法」在,中共國台辦新聞發言人楊毅表示,這是件好事,可以促進兩岸教育交流,但台灣應當為赴台陸生保護其正當權益,不應該存在歧視性待遇。楊毅昨晚指出,「陸生三法」能夠通過並實施,是對兩岸來說是一件好事,希望台灣方面為赴台就讀的陸生,充分維護其正當權益,不應該有歧視性的待遇。北京聯合大學教授徐博東表示,「陸生三法」中,「一限二不」的做法很不明智。全世界都想打進大陸的教育市場,每年各國都來大陸招收學生,沒有一個國家或地區設置歧視性待遇。他說,陸生去台灣讀書居然還被歧視,這是「莫名其妙」。馬政府屈服於綠營壓力,為了選票,與綠營妥協,「陸生三法」雖過關卻設置了限制,令人不解。對於未來陸生來台就讀的預測,徐博東表示,素質好的大陸學生應該不會去台就讀,台灣能招到的只能是在大陸考不上大學的學生。台灣只要考十分就有大學可念,只能招到那樣水平的陸生。

 2010年5月13日星期四刊登於[太平洋日報]第2版
- -題目:
修正兩岸關係條例 立院不該違憲立法

   我國憲法第一百七十一條規定:「法律與憲法牴觸者無效。」第一百七十二條也規定:「命令與憲法或法律牴觸者無效。」
     立法院內政、教育及文化委員會聯席會議,五月十日在藍、綠黨派衝突中,初審通過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正草案,規定大陸地區學歷得予採認,但不得應考公務人員、專技人員以及擔任教育人員。筆者對民進黨籍立委管碧玲等人藐視憲法,以及對內政、教育及文化委員會聯席會議竟然讓違反憲法的條文初審通過表達沉痛和遺憾!
    我國憲法第七條明白規定:「中華民國人民,無分男女、宗教、種族、階級、黨派,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第十五條也明白規定:「人民之生存權、工作權及財產權,應予保障。」又第一百五十二條規定:「人民具有工作能力者,國家應予以適當之工作機會。」
     五月十日內政、教育及文化委員會聯席會議初審通過民進黨版本的內容,明顯違背這三條關於我國人民之權利與義務的基本規定,很清楚地對照出民進黨幾位提案立委,刻意為了意識形態上的選票,做出藐視憲法的行為,目的就是意圖透過這樣的「立法」,能夠主動地塑造一個只對泛綠選民有利,且肯定對泛藍支持者不利的政策(赴大陸進修深造的台生一萬四千九百餘人中,多數為泛藍支持者或中間選民)。
    一般觀察,民進黨立委的策略,一貫採取猛烈的攻擊,只要對他們不利的就想盡辦法反對或毀滅,為數近兩萬名已取得或將取得大陸學歷的台生(台灣人民),民進黨分析這些台生多數不會支持泛綠的「鎖國政策」,因此根本不會去在乎及關懷這些台生的基本權益。依我國憲法第二十三條明文規定:「以上各條列舉之自由權利,除為防止妨礙他人自由,避免緊急危難,維持社會秩序,或增進公共利益所必要者外,不得以法律限制之。」然而,民進黨立委還是堅持要入法限制之,這種不可思議的違憲立法,一旦成為正式法律,必將造成更多的紛爭或問題。
     憲法第一百七十一條:「法律與憲法有無牴觸發生疑義時,由司法院解釋之。」筆者希望司法院能夠主動出面解釋五月十日立法院內政、教育及文化委員會聯席會議初審通過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正草案中,規定台生不得應考公務人員、專技人員以及擔任教育人員,是否明顯違反憲法第七條、第十五條及第一百五十二條等條文的規定?
     筆者同時也懇切地呼籲:『一個有效率的政府(就"政府職能"角度來講),是要建造一個屬於「公平競爭環境」的政府,而不是主動去塑造一個「寡占」、「獨占」等不公平競爭環境的政府。要能夠形成「寡占優勢」,那是個人或者企業,憑著自己的智慧與努力所創造出來的競爭優勢,這樣子的成果當然值得受政府的保護,但絕不是受制於在野黨蠻橫主觀的想法,去主動地塑造一個只對某些人有利(如泛綠、富者、窮者)或只對某些人不利(如泛藍、富者、窮者)的政策。』
     再者,容許筆者特別提醒執政的國民黨,此次修法國民黨並沒有贏,也沒有實現馬總統競選時承諾承認大陸學歷的德政,因為這項德政,絕不能附帶如民進黨版本所提如此苛刻的三不條件,否則失去承認學歷的意義,亦非德政。這次民進黨立委的表現,很清楚地就是企圖要讓國民黨難堪,讓民眾覺得國民黨沒有guts(膽識),因為只要民進黨持續使用暴力,國民黨最終就會屈服,如此作風,對年底的五都選舉,肯定不利於國民黨,也令筆者十分憂心台灣未來前景的發展

   (本文作者:李金龍,南開大學應用經濟學暨金融學博士)
PS,
心不對了 小事全都變成了大事
  • 2010-08-24 【南方朔】

     明朝學者黃淮及楊士奇所編的《歷代名臣奏議》六大冊,乃是我的案頭書之一,由書裡的君臣對話和著名大臣的奏摺,很可以讓人體會到朝代興衰的許多道理。

     例如,唐太宗畢竟為開創帝君,對人民的痛苦打從心裡就知道疼惜敬畏。因而他在君臣對話裡遂會說出這種真正的人話:「天子有道,別人推而為之主;無道則人棄而不用,誠可憂也。」「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而養其身,猶割股以吹腹,腹飽而身斃。」

     至於南宋,則是一堆無能混蛋皇帝,名臣所寫的萬言書全都等於丟進水溝裡,再好的辭藻道理也都成了廢物。於是一些言簡意賅的君臣對話,反倒顯得更有道理。

     例如,御史中丞廖剛上奏曰:「故人君之患,莫大乎好人從已。」意思是說人君若只喜歡唯唯諾諾的人,則事情一定全被搞到委靡不可為。他的話反映了時弊,但有用嗎?當然沒有!

     再例如,當時的右正言陳淵上奏說道,「天命靡常,事變難測,以天下之力過為之備,以待不虞。…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臣願陛下稍收異議以來天下敢言之士,甚或輕棄,厚積錢糧以為他日缺糧之用。」他的意思是要皇帝多用不同意見的人,政府也該多節省,但當然不被聽聞。

     又如當時的給事中兼侍講尤憲和皇帝對話,他要求皇帝「虛己任賢,酬酢事務,不在於勞精神,耗思慮,屑屑事為之末也。」將這些翻成白話文,就是他要皇帝少一些沒有建設性的活動行程,別因此而把精神思慮耗光了,最後只能管小事,不再能管大事。這真是切中時弊的意見,但當然說了等於沒說。

     又例如,一代儒學宗師朱熹,他被南宋高宗及孝宗兩代打壓,但還是寫了許多奏摺。他被貶為江西提舉刑獄這種小官時,有次上奏,寫得彎彎曲曲,卻有現代政論的思考格局,奏議的主旨就是要皇帝凡事要自己早點拿定主意,如果不拿定主意,事情必然小事變大事,最後,「非獨不足以致治,而或反足以召亂;非獨不可以謀人,而實不足以自守。」由朱熹奏議,就讓人想起美國教育界名人崔蓉(Bonnie Tryon)的名言:「你停不住小事,小事就會變成大事!」

     在此特別提到《歷代名臣奏議》裡的若干篇章,當然是有感而發,它所針對的乃是即將到來的閣揆吳敦義就職周年慶祝活動所惹起的爭議。

     再過沒多久,九月十日就是閣揆就職一周年,現在由於距五都選舉只剩百日,而據媒體報導,國民黨的操盤手方面,已有人宣稱「九月若無法拉開差距,北二都要有輸的準備」。或許正因著眼於拉抬行情的需要,因而閣揆就職周年遂小事當成大事辦,既要出「施政實錄」,又要搞各種活動。問題在於根據「遠見」民調,最近馬的不滿意度仍在攀升,已超過了五成七;吳的不滿意度也飆高到四成八,滿意度只剩三成四。民意滿意度的形成乃是長期漸漸所致,它自有其道理,以為靠慶祝即可拉抬行情,未免把民意問題看得太容易了。動作搞得太大,說不定拉抬民意上還沒加到分,就已先丟了很多分,這也是國民黨有人主張「低調再低調」,認為應以災區巡視這種低調宣傳較佳的原因。由就職周年慶祝活動的辦也不是不辦也不是,其尷尬已可想而知;而由他們的大肆慶祝及低調慶祝,則讓人懷疑,國民黨到底知不知道它為何民調直直落的原因?

     沒有人會懷疑當今的國民黨很擅長搞宣傳,但宣傳要搞得好必須先要有心,而八八水災迄今,它所曝露的其實就是它的心出了問題。國民黨的權貴嫻熟各種場合的做秀,但他們從不會在第一時間去訪視水災災民、公害災民、人民土地被不當徵收的受害地區;因為心不在,而且被人民感覺到,這些原本或許溫暖及人性進步處理即可化解的問題,就愈變愈大,難以收拾。心不對的人停不住小事,小事就變成巨浪。除非把心找回來,否則國民黨要擺脫困境,真的很難!(作者為文化評論者)

PS,

2010/08/22(旺報)

歷經14年 陸生三法修正通過  三限六不調為一限二不 爭議仍待教育部解鈴     

歷經14年爭議、8位教育部長的「陸生三法」,終於在本月19日立法院臨時會三讀修正通過,台灣將正式承認大陸學歷,並開放大陸學生來台就學。修正後的陸生三法也明訂「一限二不」:限制承認醫事學歷、陸生不得報考國安機密相關系所、無中華民國國籍不得參加國家考試等。

不過,從「三限六不」變成「一限二不」,仍有諸多爭議。「三限六不」即限校、限量、限領域,陸生不加分、不影響國內招生名額、不編列獎助學金、不可在台打工、不可在台就業、不得報考公職。

陸品牌院校 受限未入列

其中爭議最大的是限校,即僅採認教育部公布的41所陸校,名單主要以大陸「985工程」38所頂尖大學為本。此次修法這部分並未入法,但也沒有解禁。目前大陸的大學院校高達上千所,「985」多是綜合大學,且範圍比「211工程」的100所高校還窄,並未涵蓋大陸許多在特定項目已有口碑的名校,如北京電影學院、北京美術學院、上海戲劇學校等;而限領域更是完全排除了大陸素有令名、有半數台生前往就讀的中醫藥類大學。

最重要的是,開放大陸學歷並未「溯及既往」,讓許多台生憤而打算把爭議提高到「違憲」層級。 一位台生表示,同一所大學的學歷,一年前畢業者得不到承認,而一年後畢業者獲得承認,十分荒唐。「請問教育部,如果三年前去大陸讀書,一年後的學歷是否被承認?還是從今年開始前往大陸讀書的學生,歸來後才會獲得承認,並且還要提交證明是今年前往大陸的?」

此外,若是同時在大陸拿了大學學歷和研究所學歷,但由於存在「採認斷層」,是否只認後者不認前者?諸多疑點亟待解決。

陸生名額太少 各校不滿

限量部分,教育部規定每年以國內招生名額的2%為限,即只招收2 000人。不過,多所校長先前早已反映,台灣有100多所大學,等於每校每年平均只能收20人,「這個數字,連我們現在每學期的大陸交換生都不止!」一所私校校長表示,歐美、香港有許多名校的外籍生占 20%,甚至占到50%,學術聲望更見隆盛;若像台灣這樣「裹小腳」,「早就沒有哈佛、耶魯、柏克萊了。」除此知外,國立大學的碩博士生、私立大學的大學部學生,名額要怎麼分,各校都虎視眈眈,還等教育部「解鈴」。 獎助學金的問題也令許多校長甚感不解。有校長表示,歐美、香港、新加坡、日韓為了吸引優秀陸生,都有高額獎學金政策;台灣官方不編,學校只好自籌經費因應,「人才是各國都在搶,台灣開倒車,實在很奇怪!」

<<>>社評-陸生三法的重大缺憾

  • 2010-08-24
  • 旺報  

     在朝野極力妥協之下,立法院臨時會日前三讀通過攸關採認大陸學歷、陸生來台修習學位的「陸生三法」,這不只是開啟兩岸雙聯學制的第一步,也是讓兩岸學術能夠共融的重要里程碑。然而,這項修正案中由於讓「一限二不」入法,使得民主化的台灣未來將面對更多人權保障不足的批評。由於「排除大陸醫事學歷」入法,台灣留學大陸青年學生發展協會(台生會)已將聘請律師,聲請大法官會議釋憲,顯然相關爭議並不會就此落幕。

     一般通稱的「陸生三法」,指的是《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大學法》及《專科學校法》修正案等。過去兩年來,在統獨意識型態的爭論下,民進黨為了阻撓承認大陸學歷,以及防杜大陸學生來台就讀所衍生的問題,特別提出「三限六不」原則,試圖以拖延戰術,並提高法案通過的門檻,讓法案無法順利在立法院中審議。

     國民黨原先宣示「三限六不」原則不入法,但在雙方的妥協之下,國民黨最後接受「一限二不」入法,讓法案得以在立法院中順利三讀通過。「一限二不」包括限制醫事學歷採認、陸生不得考證照及公職、陸生不得就讀與國家安全有關科系等三項原則。另外,陸生不可打工,則以附帶決議方式加以規範。

     國民黨的妥協固然有選票的考量,但新修訂的「陸生三法」卻已經明顯的違反國際人權的內涵。作為普世價值的人權理念,它不只是要求賦予人民平等的權利,還需要在實質上對人身安全提供保障,以及工作權、生存權等權利的不被剝奪。但「陸生三法」中的「一限二不」,卻對部分留學大陸的台生與來台陸生有嚴重的歧視性態度,實在不符合我們「人權立國」的原則,顯然會讓台灣在人權保障的紀錄上留下瑕疵。

     再從國際潮流來看,全球各國爭奪優秀學生前去就讀,這已經是強化一國競爭力的重要籌碼,因此各國的大學無不以高額獎學金爭取優秀學生選擇就讀,甚至還以工作保障做為他們畢業後留下來服務的重要誘因,但台灣卻對優秀陸生採取限制考照的防堵作法,這不只可能讓陸生卻步,也逆世界潮流而行。當行政與立法部門將優質的大陸畢業生排拒在國門之外時,台灣在全球人才競逐戰上已經輸在起跑點了。更重要的是,大陸正不斷釋放各種優惠條件給台灣學生,也少對台灣學生在大陸的就業任職設下重重障礙,我們卻仍舊故步自封,多方設限,日後出現台灣對大陸的單方向、大規模人才流失,也並非是危言聳聽。

     事實上,唯有開放性的教育,才會有進步的國家;唯有教育權與工作權共享,台灣才能吸引優秀人才來台服務,台灣的競爭力也才能提升。在全球化處處充滿競爭的時代,尤其是在兩岸經濟已經越來越融合成一個區塊之下,台灣還對留學大陸的台生與陸生工作權做出限制,將成為阻撓台灣進步的絆腳石。採取更開放的胸襟接受台生與陸生,這才是台灣提升競爭力的不二法門。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nglunglee&aid=4337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