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7/06 21:12:49瀏覽920|回應0|推薦0 | |
贏家特質(涵養)- -太平洋日報7/31第8版 太平洋日報,很不好買,但越來越火紅,第8版的名師專欄,包括:《小飛俠》的台灣股市將成「浴火鳳凰」、從投資價值的認定看台灣股市前景…,《官大煊》的投資與保險短篇故事連載(從溫世仁、千里征戰、康熙…),《謝晨彥》的投資葵花寶典、避險基金大觀園、私募現增、連動債、定期定額、懶人投資術,《蔡永祥》的可轉債,《卓聖增》的IT科技產業與籌碼面….等,以及本報 《張社長》的財富珠璣(祥雲導師),每一篇都是投資操作的Know-how與心血,希望 您妳能夠好好熟讀,好好愛惜。歡迎至全台OK商店購買,每份15元,訂購熱線:(02)8791-1588,記得要催他們一下,好把報紙“準時”送到 您你手中。 週末話題:談「博士」與「專士」 我們常形容一個人好像國際體育比賽《十項全能》的選手,意謂對方很利害也很風光,但這樣《十項全能》的選手他她私底下很可能是個理財白癡,或者生活白痴(例如:不會電腦打字、不會開車、不會音樂藝術舞蹈、不懂管理、不會外語…等等) 。 我們常在許多直銷或保險業務的培訓課程中,聽到一些「藍鑽級」或者擁有“MDRT”(百萬圓桌會員,Million Dollar Round Table)資格的講師幽默地說: 「如果沒有聽過某某藍鑽的課,那麼只能算十竅開了九竅,另外的叫“一竅不通”。」或者聽到馮宋相聲幽默的對白:「我什麼都會,就只有“兩個”不會,叫做“這個”也不會,“那個”也不會。」 那麼,上述的笑話代表著什麼樣的內涵? 究其原因,簡單講,他(她)可能是位《專士》(例如在“體育”的領域很行),但不是《博士》(具備對各專業領域知識“廣博又深”的學者),所以縱使《十項全能》,卻仍然是個生活白痴。 再者,我們也常聽到有不少人批評拿到“博士”學位的人不是真正的博士,批評的主因在於一般的博士只是對於他她的“專業”(本科)很行,除此之外,其他的領域幾乎不怎麼行,所以不應該稱呼博士,正確應該稱呼“專士”才對。筆者個人同意這一點,因為在生活中我們確實看到不少學者,在他她的專業(本科)領域裡有若十項全能的體育選手,但離開專業領域,有部分的學者可能真的只有“兩個”不會,因此有的學者想“跨領域”強出頭,就會被其他的學者批評“踩過線”、“撈過界”。 從上述,筆者以為將來《博士》可以定義成→至少擅長兩個專業知識領域以上的《專士》,可能會比較貼切些。 筆者希望能鼓勵博士的知識教育向“寬而廣”的原則傾斜,因為21世紀的世界,早就已經是“全球化”的世界了,若只擅長一個領域的專業知識,不易解決相關的問題,尤其像國際關係(含兩岸關係)、經濟金融與政治(含法律)三者息息相關的複雜問題。過去年代,多數的專士可能只能解決一個問題;不過,因為沒有“觸類旁通”,問題不見得真正被解決,而且太多的問題都有相關性;至於專士,擅長某一專業知識領域者,一樣可以鼓勵他她的專業往“窄而深”的方向去研究和努力。 進一步講,21世紀的全球化“競賽”中,筆者認為具備知識“寬而廣又深”的人,比較可能是最傑出的CEO、治國人才,或者未來國家的領導人。至於知識“寬而淺”的人,是指那些興趣廣泛但不求甚解者,知識“窄而淺”的人,是指那些顢頇者、愚民或愚夫愚婦、見識狹窄又易於被利用的群眾。 * 贏家基本認知 與不易被取代的四種人 主筆室 李金龍博士 「本文要點」 論述贏家基本認知,以及不易被取代的四種人。 擅用現有稀缺資源,創造出最大的效益 投資、投機這行業,是明顯有別於“公家機關”(擔任公務員)或者“非業務、非行銷單位”(擔任行政人員)的,因此必須具備投資、投機這行業的基本認識,方能踏出正確的第一步。 投資操作股票期貨,不論代操或擔任基金與自營商經理人,一切講究《效益》(績效及效率),正如同經濟學所講的:「如何擅用現有稀缺的資源,創造出最大的效益」,若做不出成果(績效),一般董、總都會要求換人操作,甚至叫您妳去職,沒有什麼“事緩則圓”這回事,因為不是公家機關或者非業務、非行銷單位,可以慢慢來; 沒有績效,在業務及行銷單位,只有一條路,那就是走人(換老闆)。 所以,沒有調整好心態,別急著從公務員、行政人員或其他非業務、非行銷單位,一腳就想踏進來“闖天下”,會很容易在中途甚至一開始就“陣亡”(一無所有)。 然而,縱使您妳已“登堂入室”,不見得能“一窺全貌”,因為,絕大多數人沒有成功、致富的主因,是因為沒深入領悟「投資、投機」之道,並堅持按照『成功的model』行事,反而又回到依原來自己擔任公務員、行政人員的習性、個性和情緒行事。 進一步探討,投資、投機行業,常常會出現“不合理”、“不公平”、“不確定”、“不穩定”、“違反人性”(競爭與敵對) 等等狀況,而投資、投機行業,永遠只有“極少數人是贏家”、講究“策略聯盟”(或者“內線交易”)、每隔7~11年就會發生大災難(disaster)…等,反而才是《常態》(慣性)。 任何人都必須經過較長歲月(經驗)的磨練,才能逐漸具備近乎“先知”、事前“準確預測”、擅於把握“Timing”、遵奉贏家“操作Model”、“不斷虛心學習”…等境界,最後才能讓自己推升為專業的「投資、操作贏家」。 不易被取代的四種人 在全球日益競爭的時代,吾人要如何才能在《被抹平》的兩岸間保有競爭力,以及保住飯碗呢? 【The world is flat】作者Thomas Friedman(佛里得曼)在其著作中特別指出四種人不易被取代,包括太專業、太特殊、太懂得深耕,以及太會調適,值得吾人借鏡參考: 1.太專業 只有成為專業人士,包括醫師、律師、會計師、分析師、專業投資人等,在兩岸未來更加緊密的互動中,方有謀生存、求發展的空間。尤其,未來大陸經濟面還有榮景可期及股市約有13年左右《月K級次》的多頭行情可期,加上天津OTC將要運作,未來專業人士及專業投資人將有更多成功及致富的機會。 2.太特殊 如果會某項特殊才藝沒有別人會,那麼就無需擔心會丟掉飯碗。因為可能您妳具備了“寡占”甚至“獨占”的競爭優勢。 3.太懂得深耕 若無特殊“寡占”競爭優勢,也不具備頂尖的專業,就必須非常懂得深耕客戶並取得客戶的支持與信任,即深層了解客戶以利提供《量身訂做》的適切服務,將是個人保住飯碗最好的辦法。 4.太會深入調適 兩岸交流日益頻繁,隨時都可能被派往對岸,若自己不夠特殊、也不具專業優勢、又無法掌握客戶的人,未來恐怕得先做好心理建設,讓自己能夠儘快的調整去適應新的工作挑戰。尤其,務必要加強自己的外語能力(大陸地區不只使用美語,全球主要國家語言都有使用),讓自己能擁有接觸大陸以外市場的機會。 依WTO的規範,ECFA簽署後十年內必須撤銷部分產品的《關稅》及《貿易障礙》,對台灣弱勢行業將會有一些衝擊,吾人不妨檢視一下自己是否屬於上述四種人之一,並及早做好準備。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