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你真的有人文涵養嗎?
2011/02/08 14:38:23瀏覽1455|回應0|推薦1

你真的有人文涵養嗎?   台南一中張力中老師

哲學家史賓諾莎(B. Spinoza)說:「最大的驕傲是對於自己本身最大的無知。」知識的驕傲,即是權力驕傲的昇華。有知識的人比無知者更容易犯錯,更容易產生邪惡,因為,他缺乏人文涵養,所帶來的傷害更大。

20053月,美國及其盟軍入侵伊拉克,你興奮嗎?為什麼?你得知這國際事件是透過什麼媒體呢?它有沒有特殊的預設立場呢?家園被入侵,大家會覺得對方粗暴殘酷,若是主客易位,當我們「進出」別人領域時,卻認為對方該死,而且是天經地義;當刀槍刺向對手的時候,你我不會覺得荒謬,反而會覺得那是正義、那是護衛家國。聽過「田單復國」的故事吧,田單使計,誘使燕國大將軍騎劫把戰俘的鼻子割掉,以便激發齊國士兵同仇敵愾之心,並使之不敢叛逃;即便它收錄在孩子的課本裡,你不會覺得有什麼殘忍,對不對?好像為了勝利,我們可以不擇手段,可以讓不人道對待戰俘的慘況發生。可是,現在如果你有一些人文的思想,你就會覺得那是很可怕的事情。歷史上,班超平定西域卅六國,張揚大漢聲威,招數是脅誘騙殺,你是否想過西域人民的感受?閩、客入墾台灣,我們祖先詐欺、屠戮了原住民族,你是否有些許愧疚不安?如果答案是「沒有」,你顯然還是習慣無情的看歷史,你真的是很殘忍!

   
張藝謀執導的電影「英雄」裡,秦軍萬箭齊發地射向趙國陣地,你讚歎嗎?抑或是悲憫?且看史記趙世家》記載:「廉頗免而趙括代將。秦人圍趙括趙括以軍降,卒四十餘萬,皆阬之。」秦國大將起坑殺趙兵四十二萬;又,《史記秦楚之際月表》記載:「(項)詐坑殺秦降卒二十萬人於新安。」天啊,中國歷史裡對待戰俘竟是如此殘忍。可是,西方也是一樣,羅馬帝國對付蠻族戰俘,也是斬刈殺伐,不留活口,整個歷史幾乎就殺戮。身不由己,百姓被征召從軍,敗北了,當他豎起白旗投降時,戰勝者就當善待他,不能羞辱迫害,不能將之遊街示眾。可是,戰場上的將士卻知而不行,因為,溫良不容易屈折敵人的心志,而野蠻卻能快速使對手膽顫心驚。請你再想一想:在捕獲嫌疑犯後,台灣警方老是大張旗鼓來做現場模擬,還有意無意讓被害者家屬追打嫌犯;這是殺雞儆猴、嚇阻犯罪嗎?這樣大快人心嗎?還是執法人員瀆職,不把尚未定罪者的人權當一回事呢?

    其實,那是人文關懷的失落。康德Kant)說過:「人是目的,不是手段」;可是,很多人卻常常把人當成手段。例如,中華職棒cobra隊總教練為了勝績,一再讓年輕洋將克萊柏上陣,長局數的投球,結果是手傷報廢,克萊柏永遠退出運動場;這究竟是為了教練的新年度聘約,還是著眼於球隊榮譽呢?還有,台灣勞工陣線在其文宣稿中,屢次出現「台灣開放進口外勞」的字眼,會說出「進口外勞」的話語,是把外勞當成進出口的貨品來算計,骨子裡,早已經不把他們當成活生生的人來對待。爭取勞工人權,是普世價值?還是有島內外族裔上的差別呢?容我輕輕地問一句,你可曾對社會底層者顯現鄙夷的神色?也許在口頭上不承認,可是,你我在日常行為中,卻會不知不覺的流洩出來,回想一下,倒垃圾時,與清潔隊員接觸,我們的眼光疑懼嗎?面部神經緊不緊繃? 

    外,德國社會學家韋伯M. Weber以為:人有「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工具理性」是指:行動只講究果效,追求功利,漠視人的情感和精神價值。譬如說,遠古時代,以徒手殺人,聰明的人則使用棍棒石斧;其後,商朝人發現銅刀鐵劍砍人更方便,甚至,弓箭在遠距離發射,更利於取人性命。宋代以後,虞允文以火藥作為恐怖武器,毀滅生靈變得更有效率。而今,在電腦前按下鍵鈕,核子飛彈就炸射出去了,死傷遍野,千萬人喪命,可是,殺人者毫無感覺。這就是所謂的工具理性。它發展到極致的時候,殺人不見血。其實,看到刀光血影,大家皆有怵惕惻隱之心,無不驚怖,先不說手刃人身,光是烹牛、宰羊、割雞,看到那生命絕望的目光,任誰都會震撼。可是科技進步,已經可以不接戰而殺人,殲滅敵人彷彿只是抹去雷達螢幕上的一粒小點,看不到對方的哀嚎、傷痛,劊子手心裡也就沒有負擔、害怕。工具理性發展到極致,世界越來越和平了嗎?人類更關心周邊了嗎?其實,真相是人更輕易地粉身碎骨,因為大家缺少了「價值理性」。

     「價值理性」是強調動機純正,以合宜的手段來實現意圖,相信行為的無條件價值。打算解決歧異是好,然而,藉此發動鬥爭則是罪惡;因為,人的價值不可以被抹殺否認,無論貧或賤,無辜的第三者、再卑微的人都有人格尊嚴,沒有人可以將之踐踏。是的,生命無價,誰有資格裁決弱汰強留呢?誰又有權力終結他人的呼吸呢?194586,美國飛行員保羅蒂貝茨Paul W. Tibbets駕機在日本扔下原子彈,瞬間,從老人到孩童,約八萬人死亡,隨著輻射引起的疾病而死亡者,總數累積至二十五萬八千三百一十人。事後,蒂貝茨接受訪談表示,從未對當時的舉動感到後悔;他還猜說:「投彈後的情況是地獄,剎那間,廣島市就不復存在了;我們殺掉很多人,可是也會拯救很多人。」而杜魯門總統接見他時,更一拳砸在桌子上說:「你幹得非常對,是我派你去的。」顯然,前述兩人心中沒有「價值理性」,人文涵養薄弱,刻意忽視了被剝奪生命者的悲傷眼神。

    簡單的說,人文涵養就是至情至性,明理忠厚。像是:開枝散葉分家了,把隨身僕人派送給兒子使喚時,陶淵明交代了一段話:「此亦人子也,善待之」。這真是天地間最動人的話語。就算是奴婢傭人,也是各人父母懷胎十月所生,都是爹娘的心頭肉,必須善加關顧。而清代鄭板橋濰縣署中與舍弟墨第二書〉說:「家人(案:清代稱僕役為「家人」)兒女,總是天地間一般人,當一般愛惜,不可使吾兒凌虐他。凡魚飧果餅,宜均分散給,大家歡嬉跳躍。若吾兒坐食好物,令家人子遠立而望,不得一霑唇齒,其父母見而憐之,無可如何,呼之使去,豈非割心剜肉乎?」其中,「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心,直可與氏並為美談。又,前幾年,中研院研究員連署要求餐廳安靜和悅,不要播放電視新聞,因為,餐廳應該是文化溝通的地方。這是極為健康的意見。想像個場景:餐廳裡,你正在大快朵頤,電視機上卻是地震、車禍的報導,還播出非洲戰亂飢荒交襲,百姓骨瘦如豺的影像;請問,你還有心情吃得下嗎?「人飢己飢」的關懷都消失了嗎?連一絲絲悲天憫人的心都沒有嗎?

    承上所述,鄭板橋還由仁民而愛物,他說:「平生最不喜籠中養鳥,我圖娛悅,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適吾性乎?至于髮繫蜻蜓,線縛螃蟹,為小兒玩具,不過一時片刻,便摺拉而死。……吾輩竟不能體天之心以為心,萬物將何所託命乎?」同體大悲之心,實在感人;牲禽都受德澤,莫怪鄭板橋會以蒼生為念,私開官倉賑濟饑餓的災民。回頭反省,台灣地區的小學自然課,為了觀察昆蟲的一生,都會讓學生養蠶,遺憾的是,小朋友多半虎頭蛇尾,任意拋棄「蠶寶寶」,甚至在課程結束後,直接把蟲蛾丟進垃圾桶中,完全背離了教育意義。而今,小孩子又一窩蜂地養起甲蟲,對獨角仙、鍬形蟲而言,莫非又一場大災難?童稚時,欠缺人文涵養的裁拂,狠心糟蹋生命,長大後,會不摧殘身旁的人事地物嗎?會不會把人當成畜牲?會不會如「楢山節考」般棄養父母?會不會動用私刑,理直氣壯將小偷一家子全部活埋?

    説到尊重生命,醫學院在上解剖課時,為了尊重捐軀的大體,通常都會安排祭拜儀式,可是,時下台灣的許多準醫生卻在祭拜時開玩笑,不尊重大體。個人便有過極驚駭的經驗,在成大醫院急診室探病,卻目睹醫護人員為鄰床患者敷藥,傷口就在病人的私密部位,可是,過程中,卻沒有拉上布帘遮蔽。而陳菊女士在擔任高雄市社會局長時,更曾看到殯葬人員在停屍間通道旁為往生者換壽衣,還公然用水喉沖洗遺體,她大嘆「死不起」,眼睛一閉,人就沒尊嚴了。對於無行為能力的死傷者,還能顧慮到他們的人權,社會才算得上是進步,也才有資格來談人文關懷,否則,一切都是笑柄。而且,書讀得多,教育程度高,並不保證其人就有深厚的人文涵養,有時候,他還不知不覺地侵害起人來,甚至覺得理所當然。哲學家史賓諾莎(B. Spinoza)就說:「最大的驕傲是對於自己本身最大的無知。」知識的驕傲,即是權力驕傲的昇華。有知識的人比無知者更容易犯錯,更容易產生邪惡,因為,他缺乏人文涵養,所帶來的傷害更大。

    沒有錯,有人確實是學歷耀眼,考場高手;可是,擁有知識並不代表對人生價值就會有很高明的體驗。如果學到的觀念不能實踐,那知識仍只是知識,不是智慧。充其量,也只不過像是酒櫃上的紅酒、書架上的套書一樣,僅供炫耀而已。少了人文關懷,世界會變成什麼樣?不知你是否也曾聽過一些事例:當子女欲與原住民聯姻時,家長直皺眉頭,從中作梗;或是年輕一輩要嫁娶黑人時,父母又極力反對,引以為羞。我就親身耳聞過不少佛教徒說,不行善,下輩子輪迴,會投胎到非洲受苦受難;真奇怪,夸談眾生平等的「慈悲者」居然也語涉謗譭,瞧不起非洲黑人。說實在的,種族歧視的鬼魅不散,可真令人傷心難過。潛意識裡,竟然還有人有偏見,自視不凡,老覺得別人高攀。不必諱言,台灣的異國婚姻配偶數,日益增加,然而,婚姻仲介者猶如販賣人口,公然張貼廣告宣傳,許多人更憑藉著經濟優勢,用金錢「買」老婆。請問諸位,你覺得寶島是講究人權的國度嗎?我們的人文關懷在哪裡?

    多年來,常常對學生說,攻讀理工之餘,也別忘了人文涵養。年輕學子對我的叮嚀,或頜首微笑,或嗤之以鼻,更多的是冷漠以對。如果碰到質疑:為什麼要厚植人文涵養?豚子食於其死母者。少焉眴若,皆棄之而走。不見己焉爾,不得類焉爾。所愛其母者,非愛其形也,愛使其形者也。」我就會援引上述《莊子•德充符》經文來詮釋:發現母豬死了,吃奶的豬仔全逃走了,為什麼跑開呢?因為母豬不再是活生生的樣子,不像是同類了。子女愛父母,不是愛那形體,愛的是形體裏面的精神,精神渙散熄滅了,軀殼就變成了屍體,會嚇人而不可愛了。同理,人文涵養就是人類形體裏的精神,斯文掃地,就如同行屍走肉;內在的德行不美,考試分數再高,也是醜陋。因為,缺少了人文涵養,那個人彷彿就是一頭死豬! 

    有時候,學生也會沾染社會風氣而功利地問:人文涵養能幹嘛?人文涵養有用嗎?欸,梁實秋曾說過:「人,吃是為了活著;但活著不是為了吃。」吃飯並非人生的目的,賺大錢也不是基本價值。人文涵養的價值就在「無用」,莊子說:「予求無所可用久矣,乃今得之,為予大用。」——簡單說,就是無用之用,是為大用;而這正是人文涵養的用處。世俗的用,是「有用之用」,是「器用」,是把人當作工具。在這樣的價值觀下,五官四肢都有用,責司思考的頭腦,則是無用。其實,無用的頭腦牽引著工具作用的五官四肢,完成了一切之用;無用之用的境界,是超越器用之上。如果硬要以器用來衡量人文涵養的功能,人就不成人,而只是工具,也無所謂尊嚴。既然皆是工具,教授和妓女、歌手和強盜的本質就一樣了,大家都是憑藉身體某部位的功能賺錢;這樣的局面,你我能認同嗎?所以,忽視人文涵養絕對不文明。好,既然咱不是缺乏人文涵養的土豪劣紳,那麼,你可以接受子弟就讀哲學系了嗎?想再測試自己的人文涵養深淺嗎?對那些邊緣的、離經叛道的、非主流的人事或價值,請問,你能容忍嗎?

    人跟動物沒有什麼差別,仍保留著很多獸性。被異性吸引的時候,整個人激發出本能的賀爾蒙,充滿情慾,為了爭奪交配權,則無所不用其極。若是順著原始本能一直發展下去,擄掠強姦之事,勢不能免。幸好有人文化成,我們壓抑情慾,以文明的方式求偶,然後轉化成典雅的字句,變成詩、變成浪漫的愛情故事,傳頌一輩子。有了人文情懷,你我會把對方當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伴侶,承諾婚姻,廝守終身。絕對不會在一夜貪歡、肌膚之親後,就拍拍屁股,分道揚鑣;不然,我們和禽獸根本就沒有兩樣。而在禽獸世界裡,弱肉強食,強啖弱,大吃小,一級吞噬一級,每個生命時時刻刻都驚疑不定,似乎掠食者會突襲,一口把你吃掉。多虧人類世界發展出良知、良能,由於有人文涵養維繫,弱肉強食的遊戲規則調整了;他雖然是弱者,可是你我不能吃他,因為他也是人!

    作家琦君寫過一篇至情的散文《一對金手鐲》,她回憶當初:長大了,外出到杭州唸書;乳娘的女兒阿月卻因為家貧,就在老家幫忙種田、砍材、挑水、餵豬,做好多好多的事。十八歲時,琦君回到老家,去探望同齡的昔日玩伴阿月時,聽到:「大小姐,多年不見了」;琦君連忙說:「我們是姊妹,你怎麼喊我大小姐?」看到阿月懷背上兩個小女嬰,乳娘說:「阿月的命沒你好,她十四歲就做了養媳婦。」琦君聽了心裡好難過,不知怎麼回答才好。小時候,吮吸過同一位母親的乳汁,身體裡流著相同成分的血液,承受的是同等的愛;兩人玩在一起,誰也不知道對方以後會怎麼樣?可是,歲月飛逝,人生際遇各自不同,因為家庭背景不同,有人有機會受教育,有人卻是翻不了身的苦難農婦,兩人生活環境距離日益遙遠,琦君心一酸,忽然止不住涕泗,淚水竟紛紛滾落而下。這就是人文關懷啊!

    如果沒有人文關懷,在工商業界,為了帳面盈虧的美觀、股東會滿意,經理人可以過河拆橋,隨意裁員,以求營運績效耀眼;至於失業員工的家計,那就不在工具理性的考慮之下了。如果沒有人文關懷,在黌宮中,派系傾軋,學閥拉幫結黨互鬥;而學生則吃喝玩樂,刻意選修營養學分,更媚求老師賜予高分成績。如果沒有人文關懷,在議會殿堂,就會變成拳腳相向,以暴易暴。英國思想家彌勒(James Stuart Mill)在《論自由》一書說過:「人有揮拳的自由,但是拳頭只能止於他人的鼻端之前。」凡事過了頭,就要承擔相應責任。可是,在台灣民主發展史上,當年在野黨說執政黨多數暴力,政黨輪替後,雙方說詞互換;可是綠營還是覺得:我方雖然強橫蠻幹,但是已經比當初的藍營斯文。欸,投身民主運動的政治人物是這樣的人文涵養嗎?缺少了人文關懷,我們的社會又怎麼可能還有進步呢?

   

    如果沒有人文關懷,我們就不可能想到社會上的弱勢族群。如果不給機會,平等對待,讓弱勢者有機會翻身,這就是個弱肉強食的社會。為了解放黑奴,美國總統林肯在南北戰爭時說:「不可能一半人自由、一半人奴役,而國家能長治久安。」如果注重人文關懷,人有價值理性,就不會是工具,反而會尊重每一個人的權利。很多人認為:大眾利益為先,少數必須認命的來服從多數。然而,假設強制執行,少數者就永遠覺得不公平,永遠想反抗,到頭來,多數者也永無寧日。所以,功利主義主張:最大多數決定最大的幸福,顯然是有缺漏的說辭!且讓我們深刻檢討:島內眾多國中仍實施能力編班,A段班人數約三成,B段班則佔百分之七十;校方把大部分資源挹注在A段班上,間接嘲諷了七成的孩子。校務主事者究竟是何心態?是怎樣的人文關懷呢?老師都不人文了,學生人文涵養的培育恐怕也是黯淡吧!

    其實,哪怕是一人的不幸福,也要把它當成大事,嚴肅面對。美國哲學家羅爾斯在《正義論》一書中提到,社會正不正義,是要看這社會有沒有照顧到最壞處境的人,如果有,倚靠的就是人文關懷,而那也表示全部的人都往上提昇了。且設身處地的想:如果不是別人曾給過機會的話,你我就可能不會有今天;如果有些人不給其機會的話,他這一輩子也可能永無機會翻身了。今天,我們疏離了百分之七十的孩子,料定其沒有出息、沒有成就,可是,七成卻是民主制度上的多數,曾因考試成績平庸而被唾棄的他們,日後以集體意志主宰國家時,會如何向弱肉強食反動?那些自詡「精英」的傲慢者敢想像嗎?心會平安嗎?所以,為取代傳統戰場上的殺戮,大家要有回饋的文化認知,不要再以富驕貧,以強凌弱,縱使在競爭中,還是要去幫助窮苦的弱勢者,千萬不能壓榨弱小,豪取強奪,仿效資本主義毫無人性的幽暗面。   

    點破問題簡單,提出解決方案則難。我們必須讓你我都有人文涵養,鼓勵人文教育,把人文教育變成教育體系的一環;可是,實務上有困難。因為,教育制度需要教科書,可是,當人文教育要編寫成教科書,那就恐怖了;萬一弄擰了,家長還會要求子女即日去補習人文教育。所以,可行之道是:一、親子從生活裡自我教育,在日常生活中,落實人之所以為人的基本價值,雖然人我之間永遠有一段距離,但大家仍要盡力弭平隔閡,對人尊重,試著體會少數者的酸楚,領略窮人的苦痛,感受一體的同理心。我們發揚愛,謙卑地幫忙,擁抱對方,雖然,也許不能理解對方心裡最深的痛苦,可是仍願意表達關心,與之為友。二、就該多鼓勵閱讀,不一定是經典書籍,或許可以是一齣好電影,從藝術裡慢慢思索對人的尊重。為什麼強權不能欺侮弱小?為什麼富翁不能壓迫窮人?在閱讀裡摸索生命,也會訝異於開始會多愁善感,開始胡思亂想,可是有一點也不用擔心,因為,開始思索,想了解世界是什麼?就是層次的提昇,我們馬上會理解到:這是人文的世界,一個人文涵養需要被肯定的世界。你願意試試看嗎?#

( 心情隨筆校園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999mo&aid=4864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