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1/28 16:37:22瀏覽585|回應1|推薦15 | |
貧窮是什麼?原來每個人的定義不一樣! 這一次中國首善來『寶島台灣』濟貧,經由媒體『高調』報導,終於讓國人見識到台灣社會的『貧窮』現象。 首先受到接濟中頭獎七萬元紅包的『窮人』是台北市60多歲的的老婦人,社會局登錄有案,目前政府提供免費社會住宅,每月再補助生活津貼17,000元,她有一位88歲高齡母親由政府全額補助26,000元安置在安養中心,老婦人領到大紅包很高興,說要買蜆精和奶粉給媽媽補身體。 第一個失望的『窮人』是新北市永和的單親媽媽,她單獨扶養兩個分別就讀碩二和大三的孩子,母親本月15日去世,向新北市申請補助,根據新北市社會局及永和區公所資料顯示,宣女為列冊低收入戶,每月補助金額包括父親榮民就養金、低收入戶子女生活教育補助津貼、社會保險共兩萬兩千多元,兩名子女學費全免,公所也發過急難救助金一萬元,且因宣家已申請三個月的勞保喪葬補助,因此只給宣女五千元喪葬補助費用,她期望陳善人能補助母親喪葬費和子女生活費,特別從新北市趕到新竹,結果被員警阻擋沒有拿到紅包。 接著新竹縣安排歲末送暖活動,儀式現場有305名受贈者,每人獲得新台幣1萬元紅包,他們『貧窮』的情況是由新竹縣政府社會處經社工人員評估,篩選出符合高風險家庭(排除低收入戶)、邊緣戶(申請低收未過)、孤苦無依老人等弱勢族群,裡面有尖石鄉65歲菜農,目前剛過世一直靠賣菜養8個孫子;還有一個父親打零工一個月的收入7、8千元,母親懷孕女兒殘障的四口家庭。 每個人『貧窮』的定義不一樣,地方政府的篩選標準和救助方式也不一樣,真是令人感慨又感嘆。在台北市六十多歲單身有免費住宿,每月有17,000元的生活費仍然覺得自己很窮苦,須要在寒冷的冬天,在飯店門外守候一整夜等待機會討紅包。一個家庭已經教養出兩位子女到碩二和大三,仍然沒有生活能力,需要向政府申請再繼續獲得補助子女的生活費。 我們也看到65歲的菜農,靠賣菜養育8個孫子,可惜不幸過世了;這樣六、七十歲的農民是目前農村的生產主力,他們多數扛一家的生計照顧自己和高齡父母,還要贊助低收入的兒子,或撫養單親的孫子。 中高齡失業打零工、作資源回收維持生計的家庭,現在都市裡滿街都是,幸運的有政府救濟,運氣不好的遭受職災、生病或意外事故,也有諸多政策原因未能申請低收入戶補助,在寒冬三餐不繼、流落街頭。 大善人來台灣,照出社會各種『貧窮』的現象,希望政府內政、教育相關單位的負責人,政黨及政治人物、社福機構、企業家和民間善心人士,行善救濟時,認識這些『貧窮』的現象,撫慰那些令人心酸的個案,也讓那些令人感慨的個案消失吧。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