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改變消費習慣遏阻失業狂潮
2010/11/11 07:23:50瀏覽261|回應0|推薦3
這是經濟混亂的時代,政府數據表示金融風暴已經過去,成長創記錄,黃金、股票、原物料漲不停,匯率也一直在升值,這真是經濟繁榮的景像;可是失業人口居高不下,行政院長為了保住官位仍然與失業率奮戰,更痛苦的是在物價全面上漲中,唯獨薪資反而下跌,人民真實體認的生活是越來越困苦。

國際貿易失衡是失業狂潮的蝴蝶效應
美國已經焦頭爛額,執政黨因為經濟輸掉期中選舉,為避免二次衰退,執行第二輪寬鬆政策,大量印製鈔票購買債卷以刺激經濟,匯率亂象漫延全球,所有提振經濟的措施都已經用盡,專家卻認為效果有限,因為目前面臨的是國際貿易所衍生的問題,貿易失衡是前所未有的規模!很難改善,大家只有自求多福。
貿易的目的是利用專長分工,各自生產最有利的產品,透過雙方或多邊『交換』,使每人的勞動獲得最佳的效用或滿足,要有『交換』才能持續不斷,當交換失靈,有一方持續賣出,只購入別人少數的產品,令一方產品就賣不出去,生產員工會失業,也失去購買能力;今天中國成為世界工廠,輸出大量的商品,累積創新高的順差,中國人愛好儲蓄,購買黃金、債券、房地產,購買的是原物料,對外國的製造業沒有足夠的貢獻,這是國際貿易史上最嚴重的失衡,全球製造業衰退,人民失業的海嘯已經起動,生產廉價貨品的業者在衰退的趨勢中苦日子較晚來臨,中品級財貨首先買單退場,每一個人都會受衝擊。

與鄰居分工共享幸福
解決貿易失衡最有效的方法是改變消費習慣,要與鄰居分工才能共享幸福;買巷子口現烤的麵包,手工麵條饅頭,吃街角的新鮮快餐,需要的商品向鄰居定購,他们才有收入跟你消費;不要到大賣場買大包的食品,那是來自遠方須要防腐不新鮮的東西;用壞就丟的物品是比較便宜,但浪費資源最不環保,跟隔壁的師傅訂製物品最實用,服務又好;當大家與鄰居分工,就不會有人失業,成為快樂幸福的社區。

就近消費最節能環保
當我們檢視大賣場的購物車,會非常驚訝的發現一車的商品竟然來自世界各個角落,而沒有幾件是本地生產,蔬菜水果更離譜,大賣場因為進貨數量太大,不是中小型農場可以滿足,大部份是進口或遠地大農場供應,這些產品浪費運輸能源和時間,保鮮也要防腐和冷凍、冷藏,失去新鮮的風味和口感,現在的風潮已經轉向,就近向小農、小店購買,最節能環保又新鮮營養。

新型態大規模的衰退正起動蝴蝶效應,席捲全球的失業狂潮已經漫延,我們要改變生活習慣,與鄰居分工就近消費,才能讓大家充分就業,繼續共享豐盛幸福的日子。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ev48688&aid=4587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