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陰陽善惡一念間
2016/03/06 02:42:22瀏覽619|回應0|推薦0

   每人都有自己個性亦謂自我心性也是天性,而心性是天生從出生後即區分陰陽善惡兩性,故孟子說: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說:人之初性本惡,實際即是詮釋人之心性陰陽,亦謂人之心性先天性格即隱含有雙重性格。

 

人之雙重性格受家庭教育及社會洗禮後,隨著年紀成長多數會偏向陰性之惡發展,此陰性久之習慣即所謂的慣性,因多數父母憂子女未來吃虧皆會教育子女如何保護自己,尤其錢財方面子女在父母行為薰陶下,自私保護自己與計較的心會漸漸深埋在內心深處,遇到事自然會呈現出來。

 

多數父母皆以此方式教育子女,當長大出社會後,每人都是受此類教育成長所以觀念一致,社會自私風氣自然會形成,人與人之間計較已是正常,故越富有越愛錢越自私即是這道理,否則為何常有富商往生後,子女爭產怒目相向,因為要成富必需爭,不爭焉能富,子女從小在父母耳濡目染下,金錢價值已凌駕在情份仁義之上,怒爭保護自己自私計較則不足為奇。

 

此陰性之惡非指為人必是作奸犯科之徒,以古人憂國憂民人溺己溺之心觀點,貪婪與自私皆是屬心惡,其之觀點建立在心,行為是因心念而發生,有心才有相對行為,這也是為何古人為保名節寧願兩袖清風過苦日子,因為利是利劍,稍一不慎即會傷名節,古人不是不食人間煙火更非智慧低能兒,而是高智慧看透人世間的魔就是錢財。

 

我師父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何錯之有,貪婪與自私是心性,只要無逾越法律皆屬道德觀念心量問題,貪婪與自私只有人與人及人神之間磁場相容與否問題,自己憑智慧能力勞力謀財,而非以詐術騙取或以權勢污財,保護自己錢財何錯之有?

 

重點在心性的陰陽,心性若陽大於陰則心量寬會看淡錢財,自然就無貪婪與自私問題,與之相容者多,心性若陰大於陽則心量狹隘會視財如命,就會衍生貪婪與自私問題,與之不相容者自然多,此也是為何年紀越大知己越少之因,因世人多數心性偏陰,人與人之間歷經歲月驗證,再者來日已不多,貪婪與自私心性將更強,對自己保護之心更重,要其捨要其看淡更是難。

 

故為何勸化之語皆強調修心,皆言有捨必有得,若人皆常捨何需勸,而人之不願捨乃因捨為有形物錢財,得為看不見無形物之果,人會重有形之物輕無形之物,肇因是心眼搭配肉眼所見為憑,心眼已偏陰之惡再以短視之眼,願捨者自然屬稀有靈性動物。

 

因為錢財是世人生活所需,再者從小即教育要保護自己且謀財不易,捨與不捨是心量問題不是對與錯問題,錢財是其自己所謀不捨沒有錯,只有仙佛觀點與之是否相容問題,若是其財來自眾生財私下佔有當然是不對,如同此次台南震災郭台銘捐款兩億眾生為其稱讚,因郭所捐是其私人謀取非募自眾生當然受喝采,若是慈濟所捐則必受批判,有人會以酸言酸語批判吸金那麼多為何只捐兩億,必再將昔日舊帳重翻一次。

 

道難修就是在心性陰陽難修正問題,從小養成慣性陰之惡,主觀意識都已定型要改變為陽之善相當難,若皆生活在無憂無慮狀況下,是無法體悟陽之善,要改變貪婪與自私是緣木求魚,除非人生受重挫而受陽之善者所助,或許尚有些許機會改變,畢竟近墨者黑,近朱者赤。

 

同理可證,古人追求心性陽之善,仙佛皆是古人陽之善苦修而成,天界怎會與心性陰之惡往生者為伍,故陰之惡未修正要登天是難。為何師父言:為人不需追求名師?目觀當下宗教名師及團體,對錢財是只進不出,比一般世人陰之惡更陰,師父不信當今世道沒錢出得了家,沒錢進得了宗教團體,為何一再說明誦經念佛若心性不修正一切都是枉然,因為心性陰之惡是慣性,慣性要修正需長期受磨難感受陽之善,陰之惡者吃不了苦,苦一吃陰之惡心性即會再顯現,進一又退二回歸原點。

 

以師父磁場而言,師父與陰之惡心性之人不相容,問題不在其富或貧,在其心性陰陽能否調整,倘調整不了何需浪費時間與之規勸,許多世人將師父所言當之參考非唯命是從,師父完全不在乎,因心性陰之惡骨髓已深入人心,將師父所言當參考是正常,如同王金平師父規勸其參選,其選擇聽貪婪者建議放棄,最大損失必是王金平非師父,王與師父並無對錯,只有心性陰陽不相容問題,他所思是個人權位,師父所思是眾生問題,思想觀點不一當然無法相容。

 

曾經有位71歲朋友,在68歲時幾乎天天一大早打電話給我,三年多每早三五通電話是正常,他說他爸爸在他小時候幫他算命,他的陽壽只能活到70歲,每天都要我幫他求我師父幫他,我師父告訴他不要迷信70歲不會死不用擔心,但他還是不放心,過了70歲後沒死還是照往常打,說法改求我他百年後一定要渡他,我回他我是人欠人渡,哪渡得了他,我師父要我回他,好好做人放寬心量自己就可渡,不需任何人渡。

 

他說:他很用心認真在做人,每天一大早就起床誦經,每天都告訴我他誦哪幾部經,我師父要我回他,做人不是只有誦經,要把心量放開看淡一切,他回我說:他爸爸往生前交待,與朋友間仁義不交財,朋友才不會反目成仇,尊重他的年紀及說法我也只能聽,再說都已71歲怎可能改變,勸也是白勸,他子女都已留學歸國成家立業生活無憂,住台北市區房子約值6-7000萬。

 

有一天我師父告訴我,師父教你一招保證從此以後他不會再找你。問他,將來往生後財產要留給誰?他會說讓子女去繼承。就回他,我子女尚在就學需要用錢養家糊口,告訴他,師父說:要我渡他去崑崙山可以,他房子由我繼承,我把房子賣一賣無憂無慮安心修行,將來一定渡他去崑崙山,他回我怎麼可以,從此一年多未再來電。

 

後來我師父笑笑告訴我,師父招數不錯吧!一句話就將貪婪自私人性打出原形,人性陰之惡就是如此,吃虧免談,為自己利益是會無窮盡,當他認為會吃虧時,行為現實之絕非你能想像,利益衝突下管你是老師管你師父,馬上把我們打入路人甲拒絕往來,每日晨起早課誦經有用嗎?

 

其實他也沒錯只是怕吃虧,財產留給子女合情合理,人要自己做好也是應該,問題在私心,這是普羅大眾的通病,吃虧苦修是別人事,樂一定是給自己及子女享,子女在父母如此觀念教育下,心性陰之惡慣性是無法改,虔誠是建立在利己,拜再多仙佛誦再多經也沒用,父母往生後子女誦經迴向有用嗎?有沒有用讓眾生自己填。

 

寫于二○一六年三月六日星期日晨0215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elo&aid=48999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