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輪迴的概念
2020/05/30 02:59:42瀏覽8407|回應0|推薦11

投胎為人不是只有天地靈體也有妖魔與動物靈體,前曾言地府靈體為何可投胎為人,因受罰屆滿當然要再給當人機會,是否改過向善是以有形肉體為考核標準,如同監獄假釋,關到一定刑期就可申請假釋出獄,若假釋期間內不再犯法,刑期就會自動結束,若再犯法舊有假釋刑期需加入,所犯之罪屬累犯需加重其刑二分之一。

 

能否成仙成佛亦是以有形肉體所為當標準,故仙佛都是人字旁,因只有當人才能真正體會眾生酸甜苦辣的心酸,才會悟出人溺己溺之心道,同理心有無只有在人間道會發生。

 

為何稱眾生或蒼生?

 

因人間是滄桑的人生,是天地畜牲妖魔鬼怪靈體龍蛇混雜地,眾群靈體投胎匯集處,人間是煉獄亦是由此產生,因靈體投胎轉為人,但其前世來源是四面八方各類靈體,來源不同前世善惡基因不同,個個各懷鬼胎當然是以人間煉獄形容。

 

天地畜牲靈體輪迴投胎為人,是由天地官府決定,妖魔鬼怪不受天規管轄皆是由祂們自己找人體投胎,嬰兒出生表面是人,但其靈體由何處來是決定這嬰兒長大後心性發展,為何同父母所生基因相同,卻生出不同心性子女,一樣米養百樣人就是這道理。

 

為何是三世輪迴?前世為今世受,今世為來世受。

 

今世所看到的禽獸畜牲前世都是為人,因為當人所為傷天害理淪為畜牲道,畜牲壽命都不長,因是來受罰受罪不是來修行,無法言語是因為只能默默承受前世所造的惡因。

 

淪為畜牲道受罰年限一樣凡間年輪500年以上,罪重甚則千年,以凡間所犯罪刑為參考,因有肉體行惡為證,所以牠們在凡間只能被殺轉世再轉世,轉到受罰年限到才能再投胎為人,重新修正為人心性,動物有靈性是這原因。

 

如果吃葷後去行善,對畜牲道而言是功果,因牠渡你肚,你身強體健而行善,牠被殺是一世善果,如果吃葷去行惡,對畜牲道而言是惡果。

 

為何狗最通人性?

 

狗靈體中有一魂是要當人的靈體,你們可注意看狗的眼神跟人是一模一樣,當狗也是將轉世為人的前世,而當狗並不是直接跳升為寵物狗需從流浪狗開始,慢慢晉升到寵物狗。

 

晉升到寵物狗目的,就是進入人類家中學習人的生活,也是學習愛的精神,因人類會將寵物狗當寶貝,當牠轉世為人後才懂得如何去愛護別人。

 

為何會有天界投胎為人?

 

天界投胎原因有三。

(1)有使命需完成。

(2)補修前世未修完的道。

(3)在天界犯錯打入人間重新修行。

 

天界來投胎者有一特色心善,地府畜牲妖魔靈體來投胎者多數是心惡,天與狗的靈體轉世投胎為人在人間算少數,多數都是地府畜牲妖魔靈體來投胎,所以自古以來人間的心性都是惡多於善。

 

為何地府門前僧道尼多?

 

換個角度思考,商人有奸詐尖酸苛薄有忠厚踏實,大企業家底下員工從數百到百萬人都有,有良心企業家認為成功是員工付出,所以他才能享受榮華富貴,對員工是抱持感恩的心。

 

無良企業家尖酸苛薄,認為是他賞口飯給員工吃,員工若無他是無飯吃,他過榮華富貴是應該,是他應得不是員工幫他創造。

 

以人道角度看這兩類企業家,你們認為哪一位比較有善心與感恩的心?當然是有良心企業家,他在世雖然得有權名利也享受榮華富貴,但他知道感恩是誰幫他創造榮華富貴,在企業經營過程中,包容心與愛心就會反射在員工身上。

 

尖酸苛薄無良企業家,養員工是事實此為功,但他既得榮華富貴尖酸苛薄是過,功過已相抵,有的過大於功,若你是天,你會接納哪一位企業家?當然是有良心企業家,所以有錢企業家未必上得了天,天不是以錢多寡接納亡魂,是看他為人所做所為。

 

將企業家角色換到佛教大師,一位是苦修無私大愛不貪不取不受供養,將一生奉獻給眾生,處處勸善行善苦行僧,一位是享受宗教尊榮,弟子圍繞諂媚奉承,住豪華廟宇宮殿弟子如佣人隨侍在旁,一手勸善一手吸金富可敵國,如果你是天,你要接受哪一位佛教大師?

 

縱觀台灣佛教界,哪一位大師的宗教團體是沒吸金的苦行僧,多數都是一手勸善一手吸金,商人是販賣有形商品賺取錢財享受榮華富貴,這些大師是販賣無形商品的善賺取錢財享受榮華富貴,此與商人何異。

 

大師往生後,他的弟子們都認為師父為人修行功德無量,當然必受佛祖接引西方,這是弟子們愛護師父的一種期盼,也是一種盲從的貪念,忘了他的修行無憂無慮是眾生省吃儉用所堆積出來。

 

我的觀點是請這些弟子們,當你們師父往生後,請先盤點基金會資金金額,留下多少錢?錢從何處來?回歸用於社會有多少?盤點後再奢望你們師父是否能到佛祖跟前修行還不遲。

 

修行哪有那麼好修,一手吸金享受榮華富貴無憂無慮修行一手勸善,功過已抵消,無良企業家說他為社會奉獻很大,你們同意無良企業家說法嗎?往生還妄想能到佛祖跟前續修,若你是佛祖你會接納這樣大師嗎?

 

寫于2020/05/30 晨02:00

( 心情隨筆心靈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elo&aid=137383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