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無知者的寶
2020/05/28 07:40:12瀏覽570|回應0|推薦8

眼紅、心變黑,眼高、手將低;

心大、事則小,心小、事皆大;

量大、錢看淡,量小、計較多;

愛多、恨意濃,無知、是非沒;

心善、心眼大,心惡、心眼小。

 

心性的初始是相對平衡論,陰陽的初始亦是相對平衡論,後經世俗風霜影響導致心性傾斜,返樸歸真即是將心性修正回原來的真,心性是陰陽,陰陽亦是心性,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是一黑一白即一陰一陽,故謂一陰一陽即為道。

 

白話說:太極是孕婦,孕婦生一個人(兩儀),這人兩儀內含陰陽即心性,心為陰性為陽,故一陰一陽即為道,一陰一陽亦是人,道是人,人是道,因道是人,心性的陰陽兩儀會在人內心與外在變化,所以人的心性有時多陰有時多陽,如同天氣陰晴不定,因為心性的陰陽會因權名利及私心產生偏移。

 

慣性利己的思考邏輯,心性陰陽會轉換為【多惡陰少善陽】,慣性利他的思考邏輯,心性陰陽會轉換為【多善陽少惡陰】,多惡陰少善陽代表思想陰沉自私多,多善陽少惡陰代表思想陽光犧牲多。

 

修行即是修正陰陽善惡,將【多惡陰少善陽】私心思考邏輯,修正為【多善陽少惡陰】無私思考邏輯,故修行不是宗教專屬,更不是拜神者專利,修行無關宗教與拜神,只要是人都該朝【多善陽少惡陰】修行之道前進。

 

若修行屬宗教者專屬,莫非無神論者即可胡作非為不需好好做人?

 

人經世俗風霜後心性惡陰會偏多,為利己皆會編出許多瞞騙人心的口號,崇道禮佛者慣性常言,供養佛菩薩修行是大功果,把自己應苦行僧修行,以美麗誆語騙取蒼生辛苦賺取的錢財,掏心掏肺供養財施,達到自我無憂無慮修行,結果苦蒼生肥僧道侶尼。

 

當今世道人心不古投機取巧,剃度僧侶尼想方設法吸金,許多在家居士更與僧侶尼聯手吸金,美其名供佛,實乃肥了他們瘦了蒼生,佛若需居大廟讓蒼生供養,此佛已非佛,此佛是愛慕虛榮流浪漢,方需蒼生錢財供養修行,人之無知與可惡莫此為甚,假佛道神尊之名享自我清福。

 

郁離子中有篇【犁冥】,是在描述人的無知,將常物當瑰寶。

 

 

原文犁冥︰

 

犁冥之粱父之山,得瑪瑙焉,以為美玉而售之。人曰:是瑪瑙也,石之似玉者也。若以玉價售,徒貽人笑,且卒不克售,胡不實之?雖不足爾欲,售矣。

 

弗信,則抱而入海,將之燕,適海有怪濤,舟師大怖,遍索於舟之人曰:是必舟有寶,而龍欲之耳。有則亟獻之,無惜,惜胥沒矣。

 

犁冥拊膺而哭,問其故,曰:餘實有重寶,今將獻之,不能不悲耳。索而視之,瑪瑙也。舟師啞然,忘其怖而笑曰:龍宮無子,不能識此寶也。

 

譯文︰

 

黎冥到梁父山得到一塊瑪瑙,他認為是美玉而要將它出售。有人對他說︰這是瑪瑙像玉的石頭,如果想以玉的價格出售會被人當笑話,最終還是賣不出去,為什麼不按照實際情況出售呢?雖然不能滿足你的願望,但卻是能賣出去。

 

黎冥不聽抱著瑪瑙渡海,將到燕國時,海上掀起狂風暴雨,船主大驚,搜遍全船後說:船上必有寶物,龍王想要得到它,誰有趕快獻出來不要捨不得,捨不得的話全船都會被淹沒。

 

黎冥捶胸大哭,問他為什麼哭?他說︰我確實有重要寶物,現在要把它獻出來,怎能不悲傷,大家請他拿出來看,原來是一塊不值錢瑪瑙。船主啞然失笑,忘了恐懼害怕,笑著說︰龍宮裡沒有像你這樣不識寶物無知的人。

 

寫于2020/05/28 晨05:30

 

( 心情隨筆心靈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elo&aid=137197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