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博士
出處:http://tw.movie.mb.yahoo.com/movie/message_thread.html?bidtype=_m&tid=837685&fid=0&turl=%2Fmovie%2Fmessage_list.html%3Fbidtype%3D_m%26page%3D2
如果連一部都這麼夯的電影 到後面都賺不了錢
這就顯示了台灣的電影結構 是多麼的荒謬
而這個結構能不被修正或討論嗎??
這就完全的否定電影工作者以及觀眾
這表示 往後我們再也很難看到大成本的電影
因為賽德克做了最好的"示範"
這真的是很荒謬和不合理!!
個人的淺見是
要說服投資者投資大規模的電影
最主要的只有一個點
就是市場性 就是這部電影能吸引多少的觀眾來看
但很不幸的
即使台灣國內的全力熱烈支持
就是台灣電影的基本盤就是這麼大
也很難支稱大成本的電影
我認為要求觀眾看三遍來支撐 或是期待觀眾同一部看兩遍
都是不太合理的想法
電影的環境結構就是如此
賽德克的表現 正是證明了這樣的現實侷限
我推估 這部電影若要達到十五億的水準
恐怕需要海外的市場來支稱才有辦法
而這個比例可能佔四到五成(如果採保守的評估的話)
換句話說 在國內要產生大規模的電影的話
它的市場目標的觀眾就一定不能僅放在台灣國內
把市場放到全球 那是不切實際
而且也不是能操控的部份
而要在大多數的國家有所斬獲
在沒有像好萊屋那樣的行銷通路資源下
只有以拿到國際性的大獎 以這樣的方式
在海外的知名度和市場 才比較容易打開
但這樣的期望 也是不切實際的
那是可預不可求 並不是正常的運作模式
就市場的目標的可能性來說
可能還是在華人市場
以台灣 大陸 香港等這樣的市場為目標
但這會又有一個問題
這樣的題材要拍什麼 演員要找哪些
台灣的題材 能夠被接受嗎
這樣的組合 通常會出現 演員是香港 大陸 台灣都有
導演是台灣 製作是香港 資金可能是大陸的
諸如此類這樣的結合
但這樣的結合又好像怪怪的
因為那不算是台灣電影 而且這樣的影片也很難出現台灣的題材
除非這樣的電影的整合 是以台灣的故事為題材下來拍攝
這應該是很多國片支持者最想看的情況
支持國片的人 我認為不是支持某一個導演或某一個演員
而是支持台灣電影工業 是支持以台灣為題材的電影
以台灣為題材的電影 才是支持國片的人 最潛意識的想法
而另外一條途徑
就是從台灣的放映商的結構去看
魏導有說到電影放映拆帳的結構
我認為 目前這樣的放映的拆帳模式
是對台灣本土電影非常不利的
有可能會扼殺台灣電影的創作
好萊屋電影對此不會影響太大
因為它的收入是來自世界各地
但本土電影不一樣 本土電影的資金回收來源
是把雞蛋全放在同一個籃子底下 風險非常高
韓國電影之能夠發展
有一點韓國政府抓到了核心
就是他們要求在國內的放映商 必須播放一定的比例的韓片
這是強行規定 這中間也引起外國片商的抗議
但韓國政府目標很明確 就是先把國內的產業規模做起來
在有國內的基礎下 再去擴展海外的市場
當然 就國內的環境而言
我們不一定要學韓國
但這個拆帳的方式
是的確需要被討論
當然 放映商一定會強烈反對
但我可以預知的是 這部份如果沒有做修正
本土電影都會受在到某種程度上會被扼殺
也許有人會不同意 認為這是"不會生 在那邊牽拖"
只要電影夠好 這個結構怕什麼??
電影夠好 就會有人來看 就會有利潤
這是不太瞭解電影環境的人 才會這麼說
認為它存粹只是商品 只是一種買賣而已
但這樣的觀點 那麼可以預知的是 台灣電影永遠發展不起來
這種辯論 這太多了 說也說不完 就不再繼續說下去...了
如果國片在放映的拆帳上 能夠得到較合理的方式
這對國片的生存具有非常大的幫助
這個結構不做調整
我可以說 那你就會看到 一部片很熱很夯 但卻賺不了錢這樣的窘境
誰叫要花七億拍電影 不是自己找自己麻煩嗎??
這樣的論點很合理 但沒看到問題的核心所在
這就表示 台灣的電影就是只能有小成本的電影 大成本的電影是不可能存在的
但觀眾卻又希望看到大成本電影的願望
要打開海外電影市場 走向國際
沒有一定規模的電影 是走不出的
這是最基本的水準 七億並不算什麼
覺得它很多 那是因為從既有的國內環境的電影結構來看
但是如果較大規模的電影無法在台灣生存
它變成一個緊錮咒 台灣不能拍大成本的電影
那無疑就是畫地自限 台灣電影不會有什麼發展性可言
如果調整這個結構 是一定可以提高台灣電影規模的大小
誰來調整這個結構 誰來協調這個結構
只有一個單位有能力去做 那就是政府
這便是政府對電影產業最具體最有幫助的做法
輔導金只是杯水車薪
不過我猜不會有人會去碰這個議題
因為這牽涉到的利益非常龐大
但是如果什麼都不做
只期待台灣的電影工作者 都像魏導那樣不顧一切
都認為電影的成敗 都在導演一人
這樣的短視近利
我實在看不出
在黑暗中的曙光
到底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