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科幻電影」,或是「氣候電影」Sci-fi, or Cli-fi
2014/11/18 16:48:42瀏覽5424|回應2|推薦14

到底,《星際效應》Interstellar 這樣的故事,是屬於哪一種類型的電影?一直以來,我們都把這種含有高科技外太空的影片,稱之為「科幻電影」,而這類的故事,稱為「科幻故事」(Science Fiction, 簡稱 Sci-Fi)。

不過,這兩天,收到來自 Danny Bloom 的來信,他提醒我,有個新的名稱,可以將這類含有「極端氣候而導致地球危機」的故事或電影,稱之為「氣候故事」(Climate Ficiton, or Cli-Fi, or Cliffies)。

Dan Bloom 是一位旅台的自由作家(右下圖),是首位提出 "cli-fi" 說法的人(2008),也舉辦了「2014 氣候電影獎」(The Cli-Fi Moview Awards for 2014)。在這個電影獎裡,台灣 邱立偉的「觀測站少年」,獲得了最佳兒童動畫獎。

  • WEATHER BOY! (觀測站少年) - director Chiu Li-wei (邱立偉) - TAIWAN

。。。。。。

現在,簡單介紹一下,什麼是「氣候故事」(cliffies)。

首先,這類的故事,主要架構在 氣候變遷 與 全球暖化 (climate change and global warming)的危機上。在這樣的背景裡,通常都會出現 氣候大災難的劇情,之後,就是關於人類如何面對災難,以及災難後的種種應變,精神的、心理的、道德的、行動的等等。

因為氣候災難的起源,通常會指向人類這兩三百年對於地球的殘害,於是,氣候電影,通常帶有道德警示意味。至於災難之後,因為面對死亡與生物(人類)滅絕威脅,常常能將故事導向 末世論。

於是,「氣候故事」通常是由「全球暖化(global warming)」起頭,然後,走向「全球警告」(global warning)。這些小說或電影,於是,通常帶有清楚的目的(道德意義):透過災難,提醒世人,謹慎使用地球資源,那些不經意的 隨手,都可能是人類無意識彼此摧殘的一顆小小種子。

或許會有人說,可是,Cli-fi 跟 Sci-fi 很像啊。

其實不盡然,在 科幻電影/小說 裡,所面對的未來,相較之下,比較樂觀(但也不全然,我倒覺得,也是少數),因為這類的故事,比較傾向於探討科學在未來的可能性,還有這些新的可能,會帶給人類什麼樣的新未來,還有人類與這些新的科技,會如何地互動。例如 回到未來 Back to the Future(1985)或 ET 外星人(1982)。

不過,氣候故事/電影,通常較為悲觀,因為眼前的大災難,讓人無法不擔憂、不害怕。而且,因為災難,所以故事不只令人害怕,還常常是 驚悚 程度的害怕。例如 The Day after Tomorrow 明天過後(2004)、侏羅記公園 Jurassic Park(1993)或是 Noah 諾亞方舟(2014)。

星際效應 Interstellar,也算是這類的故事,因為前面1/3,幾乎都是在描述,地球缺水之後,所帶來的危機。乾旱、沙塵暴、食物短缺、蟲害等等。

這些,由於 環境變遷 導致人類社會的重組與政治結構的改變,這類電影/故事,常常也會牽扯到「反烏托邦/烏托邦(dystopia / utopia)」的情境。不過,通常是反烏托邦者為多。例如 即將上映 飢餓遊戲(The Hungry Games 2014)或是前一陣子的 迷宮跑者(The Maze Runner 2014)。

(以上內容,部分資料來源

。。。。。。

不過,無論是 Sci-fi or Cli-fi,最後還是在處理,人 的問題。

人所處的環境,使得 人 產生什麼樣的 態度,改變了 什麼 看法,甚至還會產生對於 其他存在 的思索。例如 現在正在上映的 Interstellar 星際效應(2014)、五月上映的 Edge of Tomorrow 明日邊界(2014),還有 駭客任務 Matrix(1999)。

畢竟,西方的科學,在古代,與宗教有極為密切的關係,彼此相互牽連,互為牽動。自古,「宗教扶持科學,科學服侍宗教」,使得當今的 科幻/氣候 電影/故事,或多或少都有對於 聖經裡,存在於「末世」之後的世界的 假設、想像、與闡述。

尤其是在「災難之後」,該如何恢復秩序,這時候,就需要倚賴 另一種可能的存在的 意外助益。星際效應 的「蟲洞」,就是其中之一例。於是,氣候電影,也可以很樂觀,很有未來,充滿希望。

。。。。。。

在台灣,也有一位出色的氣候小說家,吳明益,他的《複眼人》也有英文與法文版。真是了不得。

我想,Dan Bloom 之所以會提出 cliffies 這個字,應該是一種終極的善意,因為透過「氣候」這個字,他應該是想提醒我們,不要小看 global warming。warming 這個字看起來很無害,但是隱藏在裡面的,可是人類與所有生物的存亡與否。「氣候」,是一種提醒:from global warming to global warning! 

警告世人,善待地球,預設未來,未雨稠繆。

以下,是各類相關資料與連結:

丹布隆先生 論「氣候故事」Dan Bloom's blog on "Cli Fi")

維基上的「氣候小說」"Cli-fi" on Wikipedia

Taiwan Times 的談論,關於氣候小說和電影

"Cli-fi": One Answer to a Climate Problem?

吳明益 《複眼人》(英文版:The Man with the Compound Eyes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atydid951&aid=19084824

 回應文章

丹布隆
2015/01/15 11:49
從科學幻想到氣候幻想,從「Sci Fi」到「Cli Fi」

  《星際大戰》、《星際迷航記》、《回到未來》、《E.T外星人》、《異形》,這些堪稱經典的科幻電影,想必是許多「科幻迷」的收藏之一。
科幻電影迷人的地方,除了演員的精湛演技之外,我想更重要的是它擦掉了真實世界與可能世界的界線,把身處真實世界的觀眾帶進一個真實與虛幻重疊的境地。特別是近年電影技術的一再翻新,科幻電影對於可能世界的模擬更趨真實,連帶的也引發一些與電影情境有關的思考與討論。
例如,因為《駭客任務》中『母體』對於個人存在的掌控,而使得一些人對於自我的真實性(「我」真的存在嗎?)有所思索;因為《阿凡達》裡人類對於異族生存環境的侵略,而讓人們再一次面對商業開發與自然環境的潛在競爭關係;因為《露西》揭露出人類智能的可能性,而引起一些關於知識與心靈哲學問題的討論。
  然而,隨著電影題材的多樣化,科幻電影不再只是以太空、時間、外星生物為描述對象,而且也把與人類生存習習相關的氣候與環境題材放入電影,透過動畫技術,擬真的描摹一個因為氣候變遷、全球暖化或生存環境被破壞而出現的可能世界,例如,《明天過後》裡被冰雪覆蓋的北半球;《末日預言》裡因為太陽耀斑而造成全球性的可能災難;《2012》裡因為自然災害而即將毀滅的世界;或者,去年才上映的《星際效應》,以地球環境惡化,乾旱、蟲害、糧食短缺、沙塵暴侵襲,地球已不再適合人類生存背景,進而延伸出一系列的太空逃難計劃。
這一類以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生存環境遭破壞為題材的電影,雖然它的呈現手法仍然帶著科幻電影的骨架,同樣有意把觀眾帶進一個真實與虛幻重疊的境地,但與科幻電影不同的是,這個想像中的境地不但無法讓人滿足科學奇想的樂趣,而且充斥著災難與驚恐。
這類電影如果也能引發一些思考,那麼就是如何避免讓賴以生存的地球走向不可挽救的地步。
  這類以科幻電影為骨架,以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為血肉的電影,從2008年起已有一個獨立的名字-Cli Fi。
定居於台灣的美國人 ,他以科幻電影(science
fiction)的英文簡稱Sci-Fi為對照,把這類以氣候環境為題材的想像電影(climate fiction)稱為Cli Fi。
由於 丹布隆 的介紹與推動,「Cli
Fi」在好萊塢已不是一個陌生的名詞及電影類型,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好萊塢已從去年(2014)開始,將Cli
Fi電影從科幻電影獨立出來,設置獨立的「Cli Fi電影奬」,當然這個過程也看得到 丹布隆 的努力。
不過,即使「Cli Fi」及「Cli Fi電影奬」的產出地在台灣,大部分國人尚不知道這類型的電影已經有一個獨立的名稱。
丹布隆 對於Cli Fi電影的熱衷,出自於作為地球一份子的使命感,他說:「我們需要超越抽象的科學預測以及政府的統計數據,試著透過電影或文學擬真的呈現因為氣候變遷對於未來世界帶來的痛苦。」
-----------------
丹布隆 blog: korgw101.blogspot.com
丹布隆 email: bikolang@gmail.com(danbloom@gmail.com)

Steven Earl Salmony
2014/11/20 18:48
Dan Bloom does it again!(SESALMONY@ao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