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9/05 16:41:36瀏覽2165|回應0|推薦1 | |
看過《破案神探》(Mindhunter)嗎?這不是個影集,而是個長篇電影故事,讓人很想一集一集追下去,但是在好多地方,又讓人不得不暫停休息,因為這個故事密度極高,非常濃縮,許多地方前後互有影射,對話內容又很有深度,若是沒有暫停一下稍加思索,恐怕會有遺漏或者不解。 故事涉及許多議題:犯罪、犯罪史、問訊方式、語言與社交、官僚體制、權力互動、女性、同性戀、兩性關係、母親的社會意義、性侵者的內心邏輯等等,妙的是,即使到了最後一集結束,故事還沒完結,主角Holden所面對的困境,看來只有更棘手而已。 這部影集絕對是《怪奇物語2》之後,最佳的娛樂選擇。看完若是還不夠過癮,乾脆去買本小說來讀讀好了(已有中文版三部曲,第四部即將出版)。有趣的是,在看這部影集之前,我從來都不知道,原來「連環殺手」這種詞彙,在1977年之前,還沒出現,而是在FBI的這些研究之後,才有serial killer這種定義犯罪者的方式,也才有關於這類詭異殺人犯的研究。 《破案神探》提出一個觀看世界與事件的角度:那些看不到沒說出的細節,其實一直大辣辣地都在那邊,缺的只是我們細膩的觀察與注意。一旦專注地觀察那些尚未說出與定義、且又隱隱若現的細節,其實是能夠拼出事件的原貌,也能透析一個人的內在模樣,與內心運作的邏輯。此外,想要進入一個人的內心,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使用他的語言」,也就是見鬼說鬼話的意思。 影集中的角色,大部分是男性,除了兩位FBI研究者(Holden 和 Bill),還有兩位女性(Holden 的女友 Debbie 以及學者 Wendy),其他一再出現的主要角色,都是男性殺人犯。然而,正如同前面所言,「看不見之處」,反而是最重要的,這些犯罪故事反覆陳述的都是:「母親的角色」對於一位男性的人格與性慾的健康發展,有著絕對關鍵的重要性。 當這些男性進入社會,無法適應社交生活、無法與其他女性交往、對於認識女性沒有足夠的信心、無法健康正確的面對女性與性等等,都與罪犯幼年時期與母親相處的模式脫不了關係。 若將人比喻成植物的話,生長在哪種類型母親的土地上,就會豢養出哪種類型的男孩。母親深切地影響男性未來在社會上的言行舉止。於是,在許多對話中,就會出現「你的母親是什麼樣的人」,以此來判斷對方的為人與作為。 雖然故事不斷提到這是很科學的心理學判斷,我也幾乎完全被說服,但是,如此一來,母親的角色若不是被神聖化了,就是被綁架了。 母親的社會責任,在這個故事的內在邏輯裡,實在非常重大;尤其是一位把孩子養壞的母親,會因為以子為惡,也跟著罪孽深重。雖然我喜歡這個影集,也知道現實世界的母親,真的非常重要,但是,對於故事關於「母親」隱而未言的指責,其實感到相當不安。母親的責任如此吃重,那些「缺席的父親」,又該如解釋,是否也該負起相當責任呢。我相信絕對還有其他角度可以看出,母親不是第一個該負責的角色。 雖然《破案神探》是部非常陽剛的影集,故事卻逃不了與女性的密切關聯。故事中的兩位女性,Debbie 和 Wendy,都非常的聰慧迷人,真是我的理想模範:有腦有胸又有膽的現代女性。這兩位角色,根本就是製作人莎莉·賽隆(Charlize Theron)的翻版。相形之下,Holden 真是有點遜也弱了點。為了這兩位女性,Hannah Gross(飾演 Debbie)和 Anna Torv(飾演 Wendy),我願意耐心等待下一季,即使暫時還遙不可及。 。。。。。。 《破案神探》根據的是 John E. Douglas 與 Johnny Dodd 合著的回憶與紀錄 _Inside the Mind of BTK: The True Story Behind the Thirty-Year Hunt for the Notorious Wichita Serial Killer_。中文本小說名稱也是《破案神探》,有四部曲,以下是首部曲的連結: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60666 。。。。。。
也已經有人將《破案神探》視為是 Netflix 最值得觀賞的影集: “Mindhunter is Netflix’s most binge-worthy show yet”: https://www.theverge.com/2017/11/11/16624298/mindhunter-netflix-show-david-fincher-review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