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8/07/31 08:24:22瀏覽13168|回應20|推薦27 | |
權力,永遠是敏感的;更是讓人眼紅、覬覦和忌恨的。
所以,真正的智謀之士就知道,除非自己擁有對權力無比的鬥志,樂鬥爭而不疲。不然,沒有一個幕後軍師會得到好的下場。
不是被輔佐的主子在拿到大權後,一意以為自己是「天縱英明」,從此言既不聽,計更不從;就是旁邊的許許多多人士眼紅,非要搞出一些奇奇怪怪的鬥爭,以便清除他們面前的權力障礙。 遠的,看看伍子胥和文種的悲劇,近的,看看中國十大元帥賀龍、彭德懷的慘劇;再看看台灣的陳布雷雖是蔣介石文膽,卻落得自殺下場以終;還有最驚心動魄的李登輝與宋楚瑜的恩仇錄‧‧‧ 越靠近權力,下場越讓人欷噓感傷。 所以,張良辟穀、范蠡遠遁。張良在輔助劉邦拿下天下後,就閉門修仙避免災禍;范蠡幫勾賤復國後,攜西子泛舟五湖,就是深知權力之險惡,與保妻護家之道。 馬英九多年以來,太潔癖了,也太不沾鍋了。造成了馬英九身邊沒有幾個真正的知己,也沒有幾個馬英九能夠剖心置腹商量的真朋友。在此局面下,金溥聰成了馬英九身邊最特殊的人物,他成了馬英九「化身」的代名詞。 問題就在於:溥聰無罪,近馬其咎!金溥聰銜馬英九意思幹了許多事,都是替馬英九幹事,金溥聰並沒有真正濫權之罪;可是,就因為太靠近馬英九了,讓他不可避免的成為眾矢之地。 馬英九更是沒有善待這位最知己的功臣,許多事情,馬英九不願意去處理,老愛靠金溥聰去出面;許多新閣員的私人問題,馬英九放不下臉去詢問,就叫金溥聰去當黑臉‧‧‧ 更精確地說,正因馬英九不願意負起自己該有的責任,才害得金溥聰因此而被「妖魔化」。 金溥聰當然應該會很委屈,他在其中既沒得到好處,還被迫要躲在陰影中,免得曝光成為眾人洩憤的「疏洪道」;這樣的局面,對馬英九更沒有好處,馬英九永遠不會真正學會該自己去面對的尷尬,就該自己去處理。 現在,八月後,金溥聰就要離開台灣了,臨行前,破例接受雜誌專訪以明志。從此之後,馬英九再也沒有「擋土牆」了,一切都要自己去面對。 這樣的結果,其實,對馬好、對金也是一個解脫壓力的結局,這段日子以來,無謂的傳言紛飛,也可以畫下句點﹝或頓號﹞,對台灣政壇也好。整體而言,也算得上是一樁政壇美談了。 ========================================== |
|
( 時事評論|人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