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8/07/17 09:53:08瀏覽3037|回應11|推薦12 | |
2000年第一次政黨輪替時,接下黨主席職務的連戰,立刻要國民黨成立「改造委員會」,由劉兆玄負責召集。
當時,劉兆玄立刻提出了兩個頗讓國民黨黨員與社會各界振奮,但卻被國民黨拒絕的兩帖藥方: 第一是,國民黨立刻搬出那棟位於總統府對面,豪華富麗的舊中央黨部大樓,搬到房舍老舊殘破的舊國發院址,以宣示「臥薪嘗膽」的意志力。 第二是,國民黨成立政治道德重整委員會,主動調查有「黑金」背景的國民黨重量級政客,只要證據確實,國民黨中央要主動開鍘,將黑金政客「掃地出門」。 》》高層臥薪嘗膽才能號召民心 會有這樣的構想,是因為劉兆玄等當時國民黨的「改革派」認為,只有「大破」才能「大立」,興利需要規畫與時間,才敗選的國民黨要立刻拿出感動人民的政策,不可能立刻有方案。但是,臥薪嘗膽以身作則,積極除弊清理門戶,只要有「決心」,馬上就可以讓人民感受到國民黨勵精圖治的魄力。 劉兆玄當時的兩帖藥,養尊處優和鄉愿成習的舊國民黨無法接受,國民黨的改造工程,也就拖拖拉拉,在野八年期間,總被抨擊。要不是陳水扁與民進黨執政徹底失敗,國民黨哪能這麼順利拿回江山? 此時此刻,九萬兆新政府面對重大經濟風暴衝擊,聲望如自由落體直線下滑,各種因應藥方,都需要規畫與時間來落實。不可能有「馬上」奏效的機會。想要感動人民,讓人民願意給予更多的信心與期待,還是需要「大破」才能再談「大立」。 人民苦,政府更苦,才能讓人民感到這個政府和人民是站在一起的。物價飆漲、股價狂跌,每個人荷包大縮水,誰不感到壓力?民進黨就是看準這一點「非理性、但實惠」的社會心理,大搞「舉債退稅」民粹主義。 面對民進黨的民粹搞法,講學理就算都對,還是有許多人民想要趁機「撈」本,還是會在社會發酵,劉內閣的「擴大內需」規模太小,544億,連一條高速鐵路的十分之一都蓋不起來,誰能感動? 》》政府該縮衣節食,讓人民先吃飽 要感動人民,就是要讓人民真實感受到政府同樣也在縮衣節食,而且,像窮人家的大人一樣,用盡可能先讓弱小多吃一點。 一個具體的建議,政府就公開宣示「民生大減稅2000億」,讓人民生活能過好一點吧! 減稅不是退稅,是大幅提高所得稅的「基本扣除額」、「撫養親屬寬減額」以及「教育減免額」,讓納稅人實質可用所得增加給幾萬元吧! 理由不複雜,就是體恤人民因物價飆漲,基本生活當然需求變高。 額度要多少,那是財主單位去計算的。但要大膽地去回饋人民,例如,大手筆就是政府減稅2000億元。其中1000億元是回饋給受薪的中產階級,1000億元是扶助補貼快要活不下去的中低收入人民。 》》政府褲帶需勒得比人民更緊 錢從哪裡來?政府更要宣示絕不減少而且還要擴大「社會福利」與「經建計畫」的預算。而是政府全面總檢討政府的日常支出,大規模的Cost Down。 政府一年總預算約一兆七千億元。其中有七到八成以上是「經常門」支出,是人事費用、業物費用、辦公費用‧‧‧政府可以下達「節用令」,要求各部門全面減少辦公費用兩成。不必立刻修的辦公廳室就先不修、不該開的冷氣就不該、不必請的茶水就不必請、不必用兩張公文的傳真就改成用在一張‧‧‧ 各部門可以責成主任秘書和總務會計單位成專案小組,馬英九親自主持「節用競賽」,要求各部門重新檢視習以為常的浪費支出,讓人民看到,政府要人民勒緊褲帶過苦日子,政府的褲帶勒得比人民更緊。 異想天開嗎?看看民間企業是如何過經濟寒冬的,哪一個不是立刻在「非生產支出」進行大緊縮,挪出更多預算到「生產」部門。甚至,還高層減薪、基層加薪鼓舞士氣。 》》企業能,政府為什麼不能? 不要再拘泥在官僚體制的條條框框了,人民都可以想盡辦法縮衣節食了,政府只要願意想,哪裡可能會省不出兩千億? 例如,不要再搞「外交密帳」、檢討國防預算中那些將軍吃吃喝喝的龐大津貼、公務車還能開就不要依法更換買新車?辦公室的電腦還能用就不要買比民間貴好幾成的新電腦、會議記錄就不要每次都影印數百張紙、公務員島內出差就搭高鐵,一日能來回就不要給兩天的差旅費‧‧‧ 一個願意展現比人民更苦、政府縮衣節食、讓人民多一點錢的政府,人民,才會願意給更多的耐心,同舟共濟度難關。 ============================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