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8/06/11 14:18:21瀏覽12130|回應27|推薦18 | |
「江陳會」將是歷史性會談、兩岸「談判」再交鋒?
哎!總是喜愛夸夸而談,自欺欺人。 將登場的「江陳會」哪有那麼多的爾虞我詐空間?就是一場「按表操課、行禮如儀」的序幕曲吧了。 正如同呂秀蓮點破的,「江陳會」就是一場兩岸「互取所需」的戲瑪而已。 對馬英九而言,實質上,馬英九需要靠「兩岸煙火」,帶動一些陸客來台、周末包機的「強心針」,讓台灣疲軟的經濟信心多那麼一點點信心。 對胡錦濤而言,面對四川大地震的善後、 此次的「江陳會」,兩岸之間,哪有那麼多「競爭」?周末包機、陸客來台,細節,老早就談好了。目前的陣仗,就是一場前戲嘛!接下來,會不會如膠似漆、彼此高潮?現在談,都還太早了。 未來兩岸會怎麼樣?仍是個動態且多變數的過程。 七月四日演場戲,你到我家來,我送你朵花,燈光好、氣氛佳,就是讓過去十幾年越繃越緊的「對抗螺旋」鬆鬆綁,讓彼此不要再劍拔弩張。 此時此刻,哪有麼國家主權、政治協商、誰勝誰敗的問題?別說馬英九不想碰,胡錦濤也不想碰,都不是當務之急! 哪有笨蛋會自己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那些什麼「輸台灣」、「退讓」、或是「歷史性的一步」、「春暖花開」‧‧‧貶之、褒之者,都乃自欺與欺人,蒙上眼睛,故意不看現實,不願意面對真相。只是想夸夸而談,想要證明自己的影響力是否還在? 真正的測溫計,是等到奧運秀後,今年的APEC。已經表達願多給台灣「國際空間」的胡錦濤,會容許台灣的領袖代表有何種突破?馬英九又會派誰去測溫?還是兩岸水乳交融,馬英九和胡錦濤就此「馬胡會」了?到那時,怎麼談?談什麼?才是真正的肉博戰。 APEC的果實,才有可能去預測年底之前,馬英九希望的「包機常態化」、「陸客觀光一萬人」、「陸資投入愛台12建設」‧‧‧等等。 在後續的賽局中,馬英九也該「感謝」陳水扁,陳水扁搞了一個被人民「否決」的「入聯」公投,也讓國民黨的「返聯」公投被否決。既然有「民意」當「後盾」,對於「聯合國大會」的往年戲碼,馬英九已經有了「疏洪道」,拿出「依法」就可以說嘴了。 也就是說,聯合國大會,今年,不會是兩岸賽局的另一主戰場。 真正的戰場,將是明年五月的WHO,胡錦濤如何兌現他的承諾、馬英九會拿出怎樣的名字申請入WHO?一年後,將是下一個測溫計。 至於兩岸的「和平協定」?那就更久了,馬、胡能不能會、何時會?都還說不準呢?「和平協定」沒啟動,飛彈撤不撤,更是談了都是白談。 時間還早的很,真正的好戲與激情戲還在後頭,江陳會,哪有那麼地需要窮緊張與過度期待? 更重要的是,時間,怎麼會在胡錦濤那一邊?是在馬英九這一邊。更何況,政治議題,胡錦濤急,馬英九目前反而不必急。 胡錦濤的任期只剩下四年了,他需要在最後四年任,創造「歷史定位與功業」,既然已經很難「出兵平定台灣」,就只能締造兩岸和平互榮了。胡錦濤的壓力是,四年不搞個成果出來,就可能讓接任呼聲最高的李克強或習近平「不勞而獲」。 馬英九呢?理論上當然要爭取連任,這四年內,他不必急也不會急,對馬英九而言,這四年內,他當然只談經濟不談政治,免得觸動敏感族群神經線,馬英九當然知道,四年後,沒有陳水扁助選了,要爭取選民,當然不會「傾中」、「偏統」,最佳的戰略選擇,當然就是繼續界定在「特殊的國與國關係」與「連胡共識」當中的「馬英九路線」了。 政治議題,四年後能連任再說吧! 一個只剩下四年的胡錦濤,一個可能有八年的馬英九,誰在時間上占優勢?當然是馬英九。應該這樣說,實力、胡錦濤大於馬英九;時勢,馬英九勝於胡錦濤。 誰更急著要趕快談政治,經濟的不必太計較?當然是胡錦濤。 兩岸賽局中,馬英九反而是優勢地位,趁機先拿經濟利益,應付應付胡錦濤的政治需求,更是好整以遐。 那些不論統的,或獨的,反而拚命要在陳江會時就要逼馬英九放棄現有的優勢地位,非要開始談政治。不是腦袋不清楚,恐怕就是在幫胡錦濤助陣,威逼台灣與馬英九了。 《推薦文章》 ----------------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