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4/04 14:16:11瀏覽569|回應0|推薦1 | |
過去一向把國民黨吃到死死的,在執政的驕縱濫權上,總是表現出與選票實力並不相符的霸氣的陳水扁和民進黨,現在,已經在生死存亡的邊緣在掙扎了,對內,對外,都在內外交迫的窘局中難以自拔。 陷入這麼難堪的境地,內部因素就是政風敗壞,近幾日的新聞發展中,第一家庭和陳哲男所陷入的風暴,加深了台灣被描述成了有兩個A錢大結構的普遍印象:一個是被媒體統稱是「漢來幫」,靠著公共工程而瓜分利益;另一個被稱呼叫「新扶輪社」──當然不是在說那個企業人士所組織的工商團體,而是指那個「推著和扶著輪椅的皇親國戚以及親信人物所形成的巨大幫派」,被描述成是利用政治權力,把政府的公共工程,以及各類採購,加上委外、補助‧‧‧等朋分花用。 所謂的兩A錢大結構頻出事,造成了陳水扁和民進黨身陷重圍。對內,已如此焦頭爛額,對外,連戰、胡錦濤再度會面,雖然去年「連胡會」後的六大共識,在民進黨抵制,加上國民黨和馬英九祇會躲在貓熊身後,雖然是國會多數黨,但除了噴口水外,毫無作為,致使一年下來繳了白卷。但統戰專家的胡錦濤,勢必仍會再拋出一些新招,對台灣內部進行收攬與干擾。 「連胡再會」後,四月二十日,胡錦濤還要和美國總統小布希會面,先前,還有三月下旬的國民黨主席馬英九的訪美之行,美國也刻意哄抬馬英九身價。都對照出,接連拋出「兩岸積極管理」、「終統論」,讓小布希不快的陳水扁,在「連胡再會」、「布胡會」的接連攻勢中,勢必還要再承受到美、中尚未出手的更沉重壓力。 在這種局面中,陳水扁的低迷窘境自不待多言,但需要注意的是,以陳水扁從政二十多年以來的歷史看,陳水扁最自豪的就是「韌性」,越是逆境,陳水扁更可能挺而走險,以求製造其它紛擾來緩和抵銷他本身正受到的壓力,因此,國人恐怕更要小心在兩岸關係變化上,更多難測的變化因子可能會爆發。 陳水扁會幹嘛呢?想要突圍,陳水扁選擇了升高敵對來化解壓力的機率必定持續增高,他的反撲之道,就是更緊密地將他的命運和台獨基本教義派綁在一塊兒,形成鞏固的權力堡壘。這發展也將讓有心競逐二○○八年大位的綠軍領袖「四大天王」們,因此陷入新的困局之中,因為如果要順利獲得民進黨內初選的勝出,他們面對著陳水扁勢必會不斷拋出的緊縮論,都祇能暫時隱忍,甚至唱和。 所以,面對可能更激化的發展下,連胡再會,兩岸關係未必就能因此春暖花開;阿扁被圍勦,不見得就會因此幡然醒悟,而是更可能更加的專橫獨斷。 最重要的是,兩岸要是再度緊張,將是兩千三百萬人同樣被拖入生死存亡邊緣的困局,這時,正如同世界名著《一九八四》所描寫的「戰爭理論」的操作一般,掌權者脫困的最有效法門,一向就是透過外在危機的緊急感,以化解內部的壓力,甚至,掌權者還可以在危機狀態下,趁機擴大自己的權力和權威。 阿扁極可能會走這樣的反撲之道,去年年底縣市長大選重挫後,陳水扁一個月「閉門思過」,不就是典型的「思他人之過」嗎?元旦他不就是拋出兩岸經貿「積極管理」的緊縮之道,春節更是拋出「廢統論」,讓台灣的新春時節充滿了不確定的風雨之中嗎。 在這樣的局面中,台灣的政局不會向上提升,向下沉淪的可能性更高。在這樣台灣政局未來中,另一個重要關鍵的重要性也因此升高,就是馬英九自己對於新地位、新角色是不是真的有所認知,而且,有決心和方法去加以實踐。 馬英九需要體認的是,他現在除了原本台北市長、國民黨主席的責任外,還多了更重要的思考:「未來執政候選者」,這項艱鉅的任務,加上有這麼多角色堆疊在一個人身上,考驗的,是如何衡量緩急輕重的智慧了。該有多少心思放在市政上,多少心思放在改革國民黨黨務,還要有多少心思拿來處理有效對抗陳水扁的反撲,這些都還是要占去馬英九很多的時間。 不過,值得提醒的是,更迫切需要的是馬英九須要先調整自己,他須要多做思考多費力氣的,應該是台灣國家發展的願景與策略。這不是權力的僭越,相反地,這是民主架構下的權力責任。民進黨在當反對黨時,就開始積極培養「權力的飢渴」,他們天天想,時時說,使得他們的支持者,許多人早明白民進黨如果取得權力,他們要拿權力怎麼用,相對地,今天馬英九和國民黨的支持者,多少人有把握說如果「再輪替」,國民黨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執政黨,會要把台灣帶到哪裡去嗎? 馬英九要解釋的是,他所帶領的國民黨,是什麼樣的國民黨?和過去的國民黨,有什麼不同?這個黨,如果希望人民將政治權力讓渡給它,理由是什麼?對於台灣國家發展,國民黨能提出什麼樣的方向、主軸、規畫,乃至承諾嗎? 在民進黨走下坡,而且可能還沒滑落到谷底的發展中,國民黨與馬英九既然已經統一了泛藍,已經更確立將會正式成為台灣的「執政選項」,馬英九就該承認自己有對國民說清楚講明白大方向大路線的責任和義務,特別是像謝文定案中的「失控」與「意外」,馬英九都不應該讓這些濫事繼續被發生,更不該以「國會自主」當作託辭。 但馬英九身邊,至今仍沒有以國政思考見長的幕僚,這些,都需要盡快改變。建立有國政思考能力的團隊,從國際全球高度重新定位台灣,都是刻不容緩;整合泛藍力量,加強內部溝通,也都要積極強化。 任何想要成為「執政選項」的政治勢力,都須要負責任地甩開內部的瑣碎奸詐的鬥爭,什麼立委的「北南之爭」,這是何其無聊!國民黨應該要放開眼光進行思想策略競爭,不必等到取得中央執政權再規畫,從今天開始,馬英九及國民黨就可以實質貢獻於讓台灣重燃起希望來,不然,在阿扁反撲之中,難道國人都祇能默默忍耐,只看到馬英九,看不到馬主席,也看不到有能力改變現狀的國民黨,所以冷眼看著阿扁繼續硬搞下去,然後,等到二○○八年,才再來做「災後重建」嗎?!
原發表於2006/04/14《中時電子報》網路主筆室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