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4/04 14:13:23瀏覽644|回應0|推薦0 | |
前言: 從「青春鐵馬向前行」、「返聯公投」,到Long Stay(長住計畫),看似散彈打鳥,凌亂紛雜,其實馬英九已然佈局出相當綿密「空陸聯防」的整套策略。 「老馬(指馬英九)這個人啊,形象太正面了,『防守』才是他的強項,『攻擊』反而讓人不適應,要攻擊的話,就交給別人,例如我們這些『十八銅人陣』來處理就夠了!」 身為馬英九的好友兼長期戰友,台中市長胡志強一語道破馬英九在攻頂之路中,角色分工的訣竅。胡志強舉例,去年「紅潮」時,馬英九一句「槍已經上膛」、「會死得很難看!」馬上被各界痛打到體無完膚,就因馬英九表現出和他本質不同的語言,注定是反效果。 殷鑒不遠,面對二○○八年總統大選,所有參與馬英九選舉布局的各路人馬,也有了基本共識,馬英九在整體戰術布局上,主採「防守」,而且是密不透風的綿密防守,是他第一階段布局的核心原則。 綿密布防》》 從擺脫「特別費被起訴」的心理陰霾後,馬英九不論是展開「青春鐵馬向前行」、或是挑選副手、推出「新本土論述」、「跟在阿扁背後」之「返聯公投」、甚至是最近已跑了快三一九鄉鎮的「Long Stay(長住計畫)」,一切看似散彈打鳥,凌亂紛雜,其實這是一整套相當綿密「空陸聯防」的策略。 同時,馬英九的競選辦公室已經在密集策畫「第二階段」的「反攻計畫」,預計十一月底,馬英九就會開闢出「新戰場」,繼續攻頂,並且搭配「十八路諸侯」的「游擊策應」,轉而搶攻選舉態勢的主導權。 這是因為經盤點「戰果」後確認,在過去不到六個月的時間內,馬英九已悄悄地布好了猶似天羅地網的防守線,「馬其諾防線」已遍佈台灣各地。 「防守」已完成,下一步當然是「攻擊」了。 但,卻和在大台北冷氣房內的國民黨中央那些八大公、九大老的「逢扁必反」就是「攻擊」之「認知」不同,也和窩在立法院裡那些天天以為只要搶佔媒體版面,就叫作掌握「議題主導權」的立院諸公、諸婆看法不同。 因為,馬英九只相信「由下而上」,「從地方包圍中央」的戰術應用,才是唯一能夠和陳水扁一決勝負最有力的屏障。 從○開始》》 其實,對於那個老邁的國民黨機器,馬英九基本上並不完全放心把命運交給他們。從春節過後到啟動「青春鐵馬向前行」之前,馬英九曾花了近一個月時間,進行每次不到十人的各方面人士的長談、以小規模遍詢看法的「學習之旅」。之後,馬英九就打定了「自己的戰場自己開」,不依靠台北「舊勢力」的念頭。 當時,在三月下旬的一場下午茶上,馬英九就曾表示:既然民進黨已經執政了這麼多年,他不能自欺欺人,還在相信那種「泛藍大於泛綠」的「舊印象」。馬英九認為不必去計算泛藍還有多少力量,應該用「就算是歸 ○,也要一步一步扳回來」,以「獨立參選人」的身段與姿態,一步一腳印進行重整和爭取,並認為必須是以「逆勢仰攻」落後方姿態自居進行布局,才是務實的態度。 內外交迫》》 正因為馬英九已有這種把國民黨勢力「歸○」的自我心理建設,所以,一改過去國民黨參選人把國民黨當成「發動機」之布局邏輯,這半年以來,馬英九擺明了他自己才是「主體」、「發動機」,黨中央是「配合」的「客體」。 這種「主客易位」的邏輯,其實也讓馬英九因而陷入了「內外交迫」的窘困之中,不但要面對陳水扁與民進黨當頭之槍林彈雨,背後,馬英九還須應付來自國民黨舊勢力「暗箭難防」之隱憂。 正因為,國民黨的八大公、九大老們,並不認同馬英九方面「緊跟」在阿扁背後的「空中作戰防線」觀點,他們心中總是認為,如果這麼「貼近」民進黨,那就沒有「市場區隔」了,沒有了「區隔」,他們更擔心,他們的「存在的意義和價值」了。 表面上,這些大老們強迫自己說服自己是「選舉需求」,但心中總認為馬英九被他的幕僚們「帶壞了」,總擔心馬英九會「離經叛道」,當羽翼豐滿之後,就可能會冷血地把八大公、九大老當成「牌位」,送到「太廟」供著,吃「冷豬肉」了…。 這種心境,不但是連戰為了一個於黨內程序低位階的「中心任務」少了幾個字就借題發揮,表露得一覽無遺,其實,連一般認為最「挺馬」的副主席關中,有時也會不經意被觸發。 不論是返聯亦或是刪除九二共識,都曾在黨內引發不快,刪除九二共識惹毛了連戰;返聯,據瞭解也觸怒過那位看似「最支持」的副主席關中。 約莫在九月時,國民黨曾宴請學者諮詢返聯議題,據指出,那場宴席美其名是「諮詢」,其實還是向學者推銷國民黨的返聯。只是,關中當場似乎沒弄清楚返聯的「內容」,經人提醒,返聯的文字「玄妙」處,是在強調「不侷限於單一名稱或固定模式,無論是以中華民國名義,或以台灣名義,或以其他助於成功並兼顧尊嚴的名稱皆可」時,據了解,關中臉色變了。主要是,這與他所理解的、決定以「中華民國」名義返聯的版本有出入。與宴人士指,關中那時像是覺得被人「唬弄」般,現場感覺得出他的「怒氣」。 事實上,打從馬英九採取「緊貼在阿扁背後」的策略之後,國民黨黨中央的八大公、九大老們就已普遍反對,幸好有黨主席吳伯雄力抗眾議,認為要尊重「坐轎者」,可是,關中、詹春柏這些被視為是「馬核心」的長輩們,還是心如吊桶,七上八下。 直到七月多的民調出爐,在一次的「中山會報」上,這些叔叔伯伯看到民調數據,才「勉為其難」地接受「小朋友」(指馬辦那些策士)的看法,他們拍拍一位堪稱是「馬英九分身」的幕僚肩膀講:「你們是對的,後面的事,交給我們來擺平」。關中,是在此之後,自告奮勇為馬英九挑起「安撫」深藍的重擔,其實,就算是關中,也不是一開始就贊成馬英九的戰略的。 但是,他們仍以為馬英九不至於「離經叛道」只是「虛晃一招」,一直誤以為是「中華民國返回聯合國」,沒想到最後文字,「馬辦」竟悄悄修到「各種名義」都開放的態度,乍聽之下,關中因此愕然、有點轉不過腦筋了。 連關中都如此了,可以想像那個在「太廟」中的連爺爺及他身旁的那些蒼蒼白頭的「總管」、「長老」們,對於馬英九的「走自己的路」,心中是如何的「點滴在心頭」、「悶在心頭口難開」,何時發難,不得而知! 抵銷戰略》》 難道回到那個過去已經兩度被證明「必輸」的道路嗎?當然不行!僅管八大公、九大老們難搞,馬英九方面仍選擇繼續往「不歸路」上匍匐前行。 在防範陳水扁與民進黨的「扣帽子」防線上,馬英九擺明了就是「緊貼」以求「抵銷」殺傷力的戰略。但國民黨內從榮譽主席連戰到副主席關中,都對馬陣營迎戰民進黨的國家認同戰術有意見,成了這條防線上最可能裂解的隱憂。 儘管如此,馬英九方面大概會不顧大老們的不滿,馬陣營硬著幹,因為他們評估,在討不到便宜的統獨戰場上,這種空中戰場,馬英九只能打「抵銷戰」,這是惟一的選擇。 至於黨內雜音,頂著點、挨些罵也就算了,至少,在「勝選」為最高前提下,大老們發發牢騷,唸一唸,最後,還是會為『兒孫』的幸福,接受現實啦!一位稍外圍的馬營人士如此自我安慰著。 以返聯為例,國民黨能有多少選擇?跟著民進黨「入聯」無疑承認對方是對的;但一味反對到底,過去的交戰記錄卻又是「血跡斑斑」;於是只能選擇「貼近」,拿香跟著拜又何妨,對手不易找到著力點,也抵減對方就此攻擊的得分。 選舉的「空中作戰」─文宣戰,馬陣營就最容易被襲擊、防守吃力的國家認同弱點,以「抵銷戰」設防;事實上,儘管深藍哀哀怨怨,但不論馬辦和國民黨中央的追蹤民調都顯示,這樣的「空防」,效果依然頗為可觀。 由下而上》》 「地面作戰」─組織戰,馬英九方面則是寄望於十八路諸侯,由十八位國民黨籍縣市長構築出「十八銅人陣」應戰。(編按:國民黨執政的十八縣市分別為-台北市、台北縣、基隆市、桃園縣、新竹縣、新竹市、苗栗縣、台中市、台中縣、彰化縣、南投縣、嘉義市、宜蘭縣、花蓮縣、台東縣、澎湖縣、金門縣、連江縣。) 曾經,地方派系與組織動員,是國民黨最強力的選舉機器,但經過政黨輪替,加上國民黨與親民黨的分裂,國民黨組織屢屢呈現師老兵疲之態,甚至已成了馬英九部署選戰的致命傷。馬英九早就意識到自己必須另外成立一支部隊,那些與他一起打過仗、也必須為他與自己政治生命一搏的縣市長們,便成了馬英九新的寄望。 國民黨第十七屆第二次全代會在桃園確定了「馬蕭配」的提名後,幾天之內,馬英九就輕車簡從,一個司機、一個秘書,加上他自己,一台小車,從桃園開始,沿途南下,不到三天就陸續造訪了將幫他打天下的「兄弟們」。 打點了十八諸王後,馬英九緊接著開啟long-stay長住計畫,對十八路兵馬做了第一次校閱。 「馬英九每到一個地方,行程都會通知縣市長」,台中市長胡志強這麼說。桃園縣長朱立倫也點出,「你以為long-stay 在幹什麼?long-stay跑完一圈暖身後;接下來會以幫助七十三個選區(立委選舉)的名義再跑一圈;立委選完到總統大選間,以二十五縣市成立競選總部的方式,再long-stay一次。」,連鄭永金、劉政鴻或卓伯源、黃仲生……等各路兵馬,都知道馬蹄達達響,馬英九將要來踩樁布防了。 深入敵營》》 long-stay其實不是馬英九的新戰法,1998年馬英九選台北市長就用過,當時馬英九幕僚研究過台北市每個票匭的投票記錄,分成好幾波的「深入」計畫,當時但看馬英九似乎只會穿條短褲,台北街頭亂竄,其實是綿密的「另類掃街」,穩定票區,去一次就好,可爭取票區,可能就走過兩三次,不可能的票區,也要深入一趟,鞏固其中支持者的信任……。 這種直取選區、直搗綠營票倉的戰術,曾在當時馬營掀起兩派意見,被習慣於樁角政治的老國黨譏為「散彈打鳥」,但施行的結果卻相當有效,甚至那時陳水扁的輔選要角之一林嘉誠(現任考選部長),都曾在敗選後私下的一次餐會中,承認馬如此戰術對綠營的破壞力。 同樣的戰術用到此次總統大選,朱立倫指出,馬英九long-stay的行程,有些看似非常無聊,但其實都搭配了「立委選舉的需求」。也就是說,馬英九一邊「擠牛奶」體驗民生打造形象的同時;在攝影機不特別注意的地方,馬也因應了立委選舉的需要,去幫他們造勢、站台。 這麼做下來,朱立倫分析,如果說大諸侯是縣市長、中諸侯是立委、小諸侯是鄉鎮市長,第一回合long-stay把319鄉鎮跑一圈,親近小諸侯;第二回合走七十三選區,搏挼中諸侯;總統大選前,再以二十五個縣市為單位,由各「軍區指揮官」、大諸侯們發揮「勤王」的能耐,搭配馬英九衝刺最高戰力。 馬英九藉由「十八銅人」陣擺脫嘎吱作響的黨組織系統、發揮攻擊效力;另一方面,十八銅人陣還具有消極的「防禦」功能。朱立倫指:「中央有權、有錢,但『兵將』在地方。」他意在言外:「大溫暖、大投資、治安、民生改善、造勢、集會遊行、入聯慢跑……,哪一項不是地方負責執行。」他說:「指揮交通的絕對不是警政署長吧,是地方警察呀!」 於是,民進黨要入聯慢跑,台北市長郝龍斌可以「未申請」、「不守法」為由嗆聲,後為怕激化反讓人撿便宜收手,但一來一往之間,「至少沒有輸」;公投綁大選到底是「一階段」還是「二階段」領票未定,但藍營執政十八縣市丟出的「技術問題」、並以地方首長的執行權堅守「二階段」領票,也暫時創造了牽制綠營制訂遊戲規則優勢的空間。 攻擊、防守外,十八路諸侯還可相互馳援。「胡志強可以去屏東辦辦音樂會;朱立倫能去台北縣賣賣水蜜桃;鄭永金(新竹縣長)、劉政鴻(苗栗縣長)也可以四處去『看看』客家鄉親啊……。」愈接近選舉,十八路諸侯將跨越各山頭,由各自的特色與實力將火網綿密交織、擴充起來。 藍色憂鬱》》 「十八銅人」陣的上陣,讓馬英九有一支可進攻、退守的部隊,不過,國民黨內部還是有不少人不懂得這支隊伍的運用奧妙。 朱立倫指,「馬英九本身有認知必須與縣市長做更緊密的結合」;但胡志強不諱言地說:「縣市長在國民黨的傳統裡被忽視掉了。」 就拿所謂的「圓桌會議」,即「縣市長會報」來說,一位與會的重量級縣市長表示:「現在又流於形式了。」 馬英九擔任黨主席的時代,曾把過去大拜拜式的縣市長會報,改成具有實質討論與決策影響的會議,馬本身也藉此與「諸王」培養革命情感。但吳伯雄接任黨主席、吳敦義擔任黨秘書長後,「又變成吃吃飯、聊聊天了」,「我看有的縣市長已經開始不去了」,該重量級縣市首長說。 黨部對縣市長的能量掌握有異,於是十八諸王便以私人交情「與馬英九個人往來」,朱立倫亦直指,十八諸侯「統帥就是馬英九本人,沒有別人可以代勞。」 胡志強說,這支部隊,像是擁有各自教練、隊員的籃球隊,大家在自己的場域訓練、贏球,「我們還不是把大家集合起來一起打球的棒球隊。」「沒有經過集訓。」 由於未經「集訓」,因此十八諸王間也就有戰力的落差,例如施政頻惹爭議的台北縣,甚至民進黨因此也盯上縣長周錫瑋,後面準備了好幾道「菜」準備伺候他,綠營打的算盤是,「台北縣本來就未必會贏,但是打周拉馬,讓本來要投給馬的票投不下去,『少輸就是贏』。」 台北縣幾乎被視為是「藍色憂鬱」,long-stay行程會議中,有一次,台北縣還被工作人員戲稱是「補破網之旅」。 但朱立倫不認為這麼悲觀,他指,台北縣已經大到不是一個諸侯可以處理的,光是板橋市就比很多縣市都大,他說:「馬英九自己跟北縣很多鄉鎮首長熟,因此會『很有戰力』。」 遍地地雷》》 可以看出,空中作戰上,馬英九在最弱的國家認同議題上「貼近」民進黨以減弱對手力道,己方「大老」的反彈亦視為「小地震的能量釋出」;地面作戰,則以「十八銅人陣」揮舞過去取勝過對手的long-stay戰術。由空中到地面,自中央到地方,從這山頭到那嶺,馬英九的馬其諾防線已然成形。 問題是,最堅強的堡壘往往是從內部被突破,隨著馬英九努力想甩開那個待在大台北宮廷的「八大公、九大老」的宰制,自己走出自己的一條路,但看看一個「九二共識」的「不列文字,未修黨綱」的曖眛測試,就碰到了連爺爺與深藍的熊熊怒火。 馬英九的「防線」真穩固嗎?恐怕,那些不甘「吃冷豬肉」的「神主牌」們,加上那些已被忽視多時的「深藍」基本教義派,隨時都可能成為「地雷」,再怎樣綿密的「防線」,仍可能有隨時崩塌之虞!
本文為和楊舒媚共同撰寫,已發表於2007/11/06中時電子報《政治午餐》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