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以期待的心,迎接新生命的到來
2007/03/02 20:40:05瀏覽766|回應1|推薦8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多麼熟悉的一句醒世格言!

但隨著時過境遷,試想在現代的社會中,這句醒世格言仍是那般顛撲不破嗎?現今社會真的都沒有不是的父母嗎?這個問題的答案不用我多說,只要翻開報紙、鈕開電視,層出不窮的棄嬰、虐子、家暴事件,在在都可以為這個問題作最佳的說明。

    因此,在選擇成為父母親前, 個人認為想要成為一名稱職又有效能的父親或母親,有幾個重要的問題應先問問自己:

一、何要生小孩,為何要選擇成為父母?

Hoffman認為人想要生育子女,成為父母的動機可歸納為下列九項:

(一)獲得成人的地位和家族及社會的認同:生育子女之後,個人才能像個大人,並為社會所接受。

(二)傳宗接代:生育子女才能使個人的生命與自我得以「延續」,家族得以延續。

(三)道德上的價值:生育子女成為父母可提高個人在社會大眾心目中的道德性,包括勤奮工作、服從規範,表示個人不自私、能自我犧牲奉獻。

(四)親密情感的聯繫:與子女建立親子關係,能滿足為人父母的心理情感需求。

(五)子女可帶來愉悅和滿足。

(六)創造性及成就感。

(七)權力與影響力:個人可以塑造自己想像中的孩子,有子女可以提高個人地位和影響力。

(八)社會比較及光宗耀祖:生育子女可以提昇個人之競爭能力與名譽。

(九)經濟價值:生育子女以期未來在生產與經濟方面得到幫助,並養兒防老。

    反觀我們自己的動機,究竟生育子女,成為父母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的選擇?抑或是一時貪歡之後,從天上掉下來一個意外的禮物?

 

二、生理、心理和生活能力方面是否都已經成熟到適合生育小孩的情況?

就以未成年父母而言,在生理、心理和生活能力方面都還未成熟的情況下生育子女,不僅會對父母本身,也會對所生的子女帶來許多負面的影響。

因此,在生育子女之前應先審慎衡量自己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成熟程度,也需要考量自己是否已具備生活的能力?否則,在各方面都未臻成熟的情況下生育子女,不僅對父母和孩子帶來負面影響,就連社會都會因此而增加許多負擔。

 

三、是否已做好準備,迎接這新生命可能對婚姻帶來的一切「挑戰」和「衝擊」?

婚姻生活原本就是一連串的調適過程。尤其是在新婚階段,更是許多生活習慣和生活態度近距離摩合的開始。假如在兩人婚姻生活的初始階段還未完全調適過來,此時又來了這婚姻生活中的不速之客,那原本就充滿不確定的婚姻,就可能更加危險。而因此所衍生出的問題又更加難以處理。因此,個人認為在婚姻生活的初始階段已經適應,並且對於新生命的誕生可能對婚姻帶來的一切「挑戰」和「衝擊」有心理上的準備,我想此時就可以以一種期待的心理狀態來迎接第一個孩子的誕生。

再者,在「好朋友、好情人、好夫妻、好父母」的直線關係上並非都可以畫上等號,亦即其間並沒有絕對的因果關係。而在這兒我想說的就是,一對恩愛的夫妻未必能成為稱職的父母。但若是夫妻倆都能在心態上做好為人父母的準備,以一種期待新生命誕生的心情來迎接孩子的出世,並能接受孩子可能帶來的一切「挑戰」和「衝擊」,我相信,他們已經開啟了最重要的一扇門。因為只要有心,只要有想要成為好父母的信念,在過程中他們將會以喜樂的心去享受當中的酸甜苦辣!

   常聽說這麼一句話「每個男人都是當了爸爸之後才開始學做爸爸!」雖說這句話沒有強調事前準備的重要性,但這句話其實也隱約帶著正面的價值,因為至少這當了爸爸的男人,他還「有心」要學做爸爸。

    在結婚半年後,和老婆仔細考量各方面的條件後,發現彼此在婚姻生活中都調適的不錯,身體和心理狀況都很理想,工作也漸次穩定,再加上銀行裡頭的存款似乎已足夠養一個小孩,因此我們決定不再避孕,順其自然,並以期待的心情,迎接第一個孩子的到來。

    但我們也沒有立刻獲得上天的眷顧,每當老婆告訴我「它來了!」的時候,我們的臉上都難掩失望的神情,可是期待的心情始終沒改變。在結婚後的第十一個月,「她終於來了!」您知道「我要當爸爸了!」這樣的心情多麼令人興奮嗎?而在接下來三十八週的孕期中,我們開始產檢、買相關圖書和音樂CD、報名並全程參加醫院辦的「父母教室」、不辭艱辛困苦或熬夜失眠為老婆買她想吃的東西……一切的一切,只為迎接新成員的到來。雖然這過程是頗累人的,但我們的心是快樂的!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ao601217&aid=784038

 回應文章

Arch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有家真好
2007/03/04 10:49

恭喜為人父了

生命又是另一章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