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妙法蓮華經序品第一淺釋0019(宣化上人)
2011/10/10 14:41:18瀏覽173|回應0|推薦0

(本文轉載自:http://book.bfnn.org/

從前有位羅漢,帶著新收的徒弟去遊歷,他這個徒弟一路上揹著衣單行李,而想:「行菩薩道是最無上的,我一定要發心修菩薩道,來度一切眾生。」徒弟這麼一想,羅漢立刻就知道。

 

「啊!」他想:「徒弟現在發菩薩心了,而我只是個羅漢,我應該來揹著行李。」於是就把徒弟所揹荷的行李全都自己來揹著。走了一段路,徒弟又想:「舍利弗剛行菩薩道,就有人向他化眼睛,挖出左眼,人家反而不要,還說不對,說要的是右眼。唉!菩薩道真是難行難忍,我還是不要修菩薩道好,還是去修阿羅漢法,做個自了漢算了。」羅漢師父又即刻知道徒弟的心念已從大退小,故把行李全都交還徒弟揹著。這徒弟揹著行李沒多久,又發起菩薩心來,羅漢知道,又把行李衣單接過來揹著。這麼一接一給,把徒弟弄得莫名其妙,而問道:「師父!您一下子要揹,一下子又交給我,現在您又拿回去揹,這不是很麻煩嗎?」羅漢答道:「一路上,你先發菩薩心,迴小向大,所以行李應由我行羅漢法的人揹負。過一陣子,你又迴大向小,不修菩薩道而想羅漢法,所以行李仍應交由你揹負。現在你又發起大心,這些行李又應該我來揹負。」徒弟聽了之後,知道自己的師父是真有來歷的,於是他就發大菩提心,行菩薩道。

 

在阿難尊者結集經藏的時候,因他還未證得四果,沒有得到漏盡通。結集經藏的人,大家開會講明只能證得四果阿羅漢的人才可以參加。而阿難只證到三果地位,所以大家不讓他進去。他站在門外焦急萬分的想:「怎麼辦?所有佛所說的經典,我都記得。但現在只因我未證得四果,而不能參加結集經藏法會,這怎麼辦?」就在這一著急之下,他即刻證得四果阿羅漢。於是他喊道:「我現在已證得四果了,你們可以開門讓我進來了吧!」裡面的大羅漢們就說:「你若證得四果,又何必要開門才進得來呢?從鑰匙孔就可以鑽進來嘛!」阿難一聽,想:「對啊!何必要開門呢?」於是他就運用神通從鑰匙孔鑽身到裡面去。所以證得阿羅漢果的人,進出是不需要開門的。若有人說已證果,但要開門才可以進得來,就可知道那人是打大妄語,說假話。

 

證得四果阿羅漢才能夠諸漏已盡,煩惱就是漏,有八萬四千種煩惱,就有八萬四千種漏。生出煩惱即是向下漏,名有漏,漏到欲界、色界、無色界裡去。所有一切的毛病、欲念心、貪戀美味、悅音、洋房、汽車等等,都叫漏。你所喜愛貪著的,或放不下的,都叫漏。所有的惡習氣怪毛病,如喜歡抽煙、喝酒、賭博、找女人,這都叫漏。女人喜歡找男人也一樣是漏,女人每月都有月經來,所以女人漏得更多。男女放不下淫慾心,這叫最大的漏。我們人的身體就叫有漏身,眼、耳、鼻、口、大小便處都叫漏。明白的講,你心裡打妄想,保持不住自己的精氣神,這就叫漏。這些漏就好像瓶子的底有洞孔,裝多少水就漏掉多少,做了多少功德就漏多少。諸漏是太多了,數也數不盡,其實還不只八萬四千種。可是阿羅漢諸漏已盡,「已盡」不是說已經漏完;而是已經完全沒有漏了。不是說漏完了,就叫盡;而是根本已沒有漏,根本就不漏了,這才叫「漏盡」。所以大家看經文要特別清楚明瞭這個意思。漏盡通就是諸漏已盡,要證到四果的羅漢才能得到。現在這些萬二千大羅漢們,都是諸漏已盡,沒有一點習氣毛病的聖人。

 

這些大阿羅漢們,因為都已得到漏盡通,所以無復煩惱。「無復」即是不會再有的意思。他們所作已辦,不受後有。生死已了,所以無煩惱。煩惱究竟有多少呢?有八萬四千那麼多,八萬四千種是太多了,故把它們總括起來即是無明。無明生出所有的煩惱,分類成三種,就是貪、瞋、癡三毒。這三毒把所有人的佛性都遮蓋住。我們從無始到現在,所以還未成佛的原因,就因有這三種煩惱。三毒把人毒得醉生夢死,總也不能返本還原,恢復本來的真面目。但是若修三無漏學——戒、定、慧,就可以滅除這三毒,恢復清淨。

 

戒:玫就是止惡防非,對治貪心。貪心就是貪而無厭,不知滿足。野心大的當政者總想吞併掠奪別國的土地資產。貪婪的人則常希望世界所有的物質都歸為己有。有了貪心就會生出邪念,而去貪不應得的財寶物質。為何會生出貪?即是不懂得戒。戒是止惡防非,叫你知足知止,不要妄貪。你能守持戒律,就可以戰勝這個貪心。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abocha&aid=5696993